谷城縣盛康三中七(1)班 劉 卉
這就是愛的味道
谷城縣盛康三中七(1)班 劉 卉
【花季語錄】有一種情感,不同于父母的給予,但同樣出自真心,足以溫暖我們一輩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祖孫情”。你的生命中,有沒有這樣一份真情讓你感懷至深、無法忘記?讓我們透過你的筆觸,好好感受這份濃濃的“祖孫情”吧!
小時候,我嘗過一種很特別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酸酸的,它是一種來自奶奶身上的特殊味道。我一直都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形容這種味道,后來我長大了,才知道這是愛的味道。還是讓我從頭說起吧——
一天,奶奶從菜園里摘回一個小小的老葫蘆。我問奶奶:“您摘這個老葫蘆干什么?”奶奶用手在我的鼻尖上輕輕刮了一下,神秘地說:“給你做個寶貝。”
我很好奇:一個老葫蘆能做什么?于是便跟在奶奶身后轉悠,想看看奶奶到底能用它給我做個什么樣的寶貝。
只見奶奶拿來鋸子,先把老葫蘆鋸開,然后把葫蘆籽掏出來,不一會兒,一個小巧的葫蘆瓢就做好了。我剛開了一會兒小差,不知奶奶怎么弄了一下,小瓢就成了漂亮的紅色。小瓢結實小巧又好看,我打心眼兒里喜歡它。
自從有了這個小瓢,我的小嘴就沒閑過。昨天里面裝滿了黃豆豆,今天又裝滿了蠶豆豆,可能明天又會裝滿豌豆豆……總之,它從來就沒有空過。這不,
后來,奶奶離開了我,我好難過,我把心愛的小瓢抱在懷里,哭了很久,大滴的眼淚都滴在小瓢里。奶奶去世后,我的小瓢便空了。
奶奶今天又把放牛帶回來的山果果放進了我的小瓢里。
這種山果果特別好吃,我美滋滋地拿一顆放進嘴里,好甜呀!我朝奶奶甜甜地一笑,然后撲進她懷里。奶奶也喜滋滋的,眼睛笑得瞇成一條縫兒。我和奶奶鬧夠了,端起小瓢,用小手從里面抓出滿滿一把山果果,小心翼翼地走到奶奶身邊:“奶奶,給您吃。”奶奶先拿一顆塞進我嘴里,再拿一顆塞進自己嘴里,嚼一嚼,夸張地說:“好甜啊!”
你瞧,小瓢給我和奶奶帶來了多少甜蜜與快樂呀!
村里的小伙伴們常常望著我那盛滿豆豆或野果的小瓢,羨慕地“嘖嘖”咂嘴。奶奶總會讓我把瓢里的豆豆、野果分給別人,她說與人分享,不管吃什么都是甜的。
后來,奶奶離開了我,我好難過,我把心愛的小瓢抱在懷里,哭了很久,大滴的眼淚都滴在小瓢里。奶奶去世后,我的小瓢便空了。
今年夏天,我去小姨家摘甜瓜。我拿著我的小瓢東跑西竄,卻只能摘最小的瓜,因為那些瓜都太大了,我抱不動,小瓢也裝不下。大人們看到我這個樣子,都笑話我。
我突然想起了奶奶,如果她還在,肯定會憐愛地對我說:“小傻瓜,小瓢怎么裝得下甜瓜呢?讓奶奶幫你拿吧!”我又想起她給我裝的那些炒豆豆,想起和她一起吃的山果果,那酸酸甜甜的滋味,讓我又一次淚流滿面……
指導老師:李貴菊蔡紅艷
小編點評:文章用一個奶奶做的葫蘆瓢做主線貫穿全文,讓人眼前一亮。奶奶對“我”的愛,“我”對奶奶的愛,全部匯聚到這一個小小的葫蘆瓢里,情感所到之處,讓人感同身受,不失為一篇佳作,值得大家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