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凱,張運山,張 敬
(1.海南醫學院,海南 海口 570102;2.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海南 海口 570102)
氣象因素與腦卒中發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張 凱1,張運山1,張 敬2
(1.海南醫學院,海南 海口 570102;2.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海南 海口 570102)
腦卒中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和較高的致死率,是當今世界上危害人類生命健康最主要疾病之一。影響腦卒中發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氣象因素與腦卒中發病之間的關系受到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腦卒中發病存在季節性趨勢,并與氣溫、氣壓和濕度等氣候因素有著密切聯系,這些聯系的梳理為探討氣象因素對腦卒中的發病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腦卒中;氣象因素;氣溫;氣壓;空氣濕度
在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在地理上分布呈現“北高南低”的特點;南方地區的發病率為0.12%~0.2%,北方的發病率為0.356%。許多人認為氣候因素與腦卒中的發病有關。隨著人們對生存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舒適的環境,所以溫暖的氣候成為許多老年人的選擇。據報道每年秋冬季節約有20萬哈爾濱人口遷徙至海南過冬,同時這種遷徙有日趨增多的趨勢,而環境變化后這種遷徙對腦卒中患病的構成比是否相關。本文對近四年主要氣象因素:氣溫、氣壓、濕度以及季節趨勢與腦卒中發病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1.1 氣溫對腦卒中的影響 關于氣溫與腦卒中發病關系的研究中,許多學者認為其對腦卒中的影響要大于季節本身[1]。氣溫這一最貼近患者實際情況的指標與腦卒中發病呈“U”、“V”或“J”字形關系,即當氣溫低于或高于某一臨界溫度時,隨著氣溫的降低或升高,腦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漸升高[2]。Coelho等[1]在巴西圣保羅研究發現:氣溫在20oC以下時,腦卒中患者住院率較低;隨著氣溫的增加,達到23oC~24oC時最高,隨后又再次下降。當平均氣溫在(22.52±4.44)oC時,圣保羅當地腦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病率相對平時明顯增加。但曾賢翠等[3]對甘肅白銀市腦卒中發病的研究發現,該地區冬季為發病高峰期,約占全年的28.5%,氣溫與腦卒中發病呈負相關。
1.1.1 腦卒中的類型不同,氣溫對其影響也不同 氣溫與不同類型的腦卒中關系也有所不同。目前普遍認為:腦出血的發病明顯受到氣溫的影響,并與氣溫呈負相關[4];Hori等[5]統計數據得出:平均溫度每減少1°C,腦出血發病率(就)增加35.57%,而腦梗死發病率則增加11.71%。對于腦梗死與氣溫之間的關系,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如波士頓的一項研究回顧了1705年某地區醫療記錄缺血性中風住院治療的患者在癥狀出現的時間、抽象數據和臨床特點,認為在暖和與涼爽的季節中較低的溫度會提高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6]。也有學者研究發現:高溫對缺血性腦卒中的影響特點是高緯度地區略大于低緯度地區,如首爾、仁川[4]。而有學者則否定了腦梗死與氣溫之間的關系。Goggins等[7]研究認為腦梗死不像腦出血那樣受溫度影響明顯,其發生在各種天氣條件是相當均勻的。對這些不同的結果有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研究的氣候區域不同。歐洲人可能會更加適應寒冷的天氣和調整生活方式,而在亞熱帶地區的人能更好地處理熱應力。
1.1.2 每日氣溫變化與腦卒中的關系 目前大部分學者采用的是季、月、旬或周發病資料,用日甚至不同時段的發病資料進行研究的不是很多。Lebedev等[8]通過對漢特曼西斯克5年期間標準氣象因素與腦卒中的相關分析,發現腦卒中和日常溫度振幅的頻率之間有著重要的關系,即腦卒中發病的頻率與一天期間3 h內氣溫和氣壓的變化成正相關。每日氣溫變化對腦卒中的影響在統計學上可以獨立于寒冷或熱,腦卒中與日溫度的變化呈正相關[1,9-10]。
1.1.3 極端天氣與腦卒中的關系 腦出血與月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可能呈負相關。腦出血與平均氣溫、月平均最低氣溫呈可能負相關;而腦梗塞與月平均最高氣溫有關。張大輝等[11]通過對河北保定9370例患者進一步研究顯示,當最低溫度以及最高氣溫都降低時,腦梗死發病率增加;當最低溫度與最高溫度升高時,腦出血增加。
1.2 氣壓對腦卒中的影響 目前多數研究表明氣壓與腦卒中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如焦云芳[12]認為腦卒中的發病率與月平均氣壓、月平均最高氣壓、月平均最低氣壓呈正相關。盛光進學者則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比分析了氣溫、濕度、氣壓等氣象因素后,得出氣壓對于腦卒中發病率是影響最大的結果。然而俄羅斯學者Shaposhnikov等[13]的研究表明腦卒中隨著日平均氣壓的升高而穩定下降,與氣壓的變化成反比關系,這與焦云芳[12]的研究結果完全不同。這可能與地理氣候條件不同、地域不同等因素差異有關,也有可能與各自的研究方法有關。晉守博等[14]的研究發現當氣壓在1015~1025百帕時,腦卒中更容易發病,發病率也比較高,從而可知氣壓過低或過高時腦卒中更容易發病。也有日本Hori等[5]提出氣壓每減少1 Pa,腦出血發病率就會以3.25%增加。然而在西班牙的一項研究發現氣壓的增加會提高腦出血發病率。可能是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個變量的滯后效應,也有可能是氣壓的變化可能導致整個血管壁壓力的變化,從而導致破裂,然而這并沒有得到實驗證實[8]。但是也有一些文獻資料表明氣壓與腦卒中的發病率沒有多大的關系,如畢淑珍[15]對長治地區的研究中發現24 h壓差變化與腦卒中的發患者數無關。
1.3 濕度對腦卒中的影響 目前普遍認為相對濕度與腦卒中發病有顯著相關,同時也普遍認為兩者成負相關關系,即相對濕度越低,腦梗塞發病率越高。例如畢淑珍[15]通過將各組間病例的日發病數與各氣候因子逐日對照分析,其差異經過單因素方差檢驗得出相對濕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急性腦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黃仁發[10]認為當相對濕度為90%及以上時,腦出血和腦梗塞發病危險越大;當相對濕度變化在30%及以上時,腦出血發病危險越大,而腦梗塞發病與相對濕度變化關系不明顯。然而目前很多地區研究認為腦卒中發病率與相對濕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16],方寧[17]研究氣象因素對山西省長治市五種常見疾病的急診狀態發生的影響中就發現腦卒中的發病率與濕度變化關系不明顯。
氣象因素是綜合對人體產生作用的,且在一定條件下各氣象因素又相互影響。為進一步探索多種氣象因素綜合作用對腦卒中發病的影響,在研究氣象與腦卒中的關系時,不宜只用單一氣象要素的變化找其相關關系,而應相互聯系。大量文獻資料表明腦卒中的發病率是溫度、氣壓、濕度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氣象因素對腦卒中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是氣壓、溫度、相對濕度[18]。有研究表明由于各季節的自然環境不同,溫度、相對濕度最低,氣壓最高,發病率較低;溫度、最低濕度最高,氣壓最低發病率較高;在氣溫驟降,氣壓與相對濕度上升時,發病率較高;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單獨升降時,發病率無明顯差異[19]。多因素對不同類型腦卒中的影響,不同的研究差異很大。山西地區研究表明氣壓高、濕度小、氣溫低,常與腦出血有關;氣壓低、濕度大、氣溫高,易發生腦血栓。此外,在長治地區的研究表明急性腦梗死的發病與高氣壓、低溫度顯著相關;高氣壓、低氣壓及低氣溫可能與腦出血發病有關[15]。
四季的更換,主要反映為溫度、濕度、氣壓等方面的變化,因而不同的季節導致腦卒中的發病率有所增減。
3.1 不同地域,季節變化對腦卒中影響不同 各地關于季節變化與腦卒中發病率關系的報道結果基本一致,普遍認為腦卒中冬夏季節多發,而春秋季節則少,如晉守博等[14]學者。但由于不同國家甚至地區的氣候、地理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研究結果存在地區性差異,如各地腦卒中發病的旺季就表現地有所不同:在日本是春天,土耳其是夏天,香港則是冬天[7]。
然而也有一些文獻報道腦卒中春冬季節發病率高,夏秋季節發病率相對較低[20]。如殷冬琴[18]通過對某地連續4年腦卒中月發病率與地區氣象之間關系的研究認為:該地區腦卒中發病率在在季節交替春入夏和秋入冬時達到最高。Lebedev等[8]在俄羅斯漢特曼西斯克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觀點,認為腦卒中在12月、4月、5月和7月發病率最多,而在1月、6月、8月和9月最少。有一些學者則否定了季節性變化與腦卒中發病的關系,如美國的Cowperthwaite等[21]對美國20個州的醫院5年期間腦卒中數據分析得出:季節性變化和中風之間的聯系很少,實際上并不存在;Giua等[22]的結論也同樣支持這種觀點。
以上文獻中季節變遷時各種氣象因素變化與腦卒中發病的關系體現出來的差異,可能與各地地理氣候條件,月份對應的季節劃分,社會因素、人種基因等因素差異有關[11];也不排除各自研究方法的差異。
3.2 季節性變化對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影響不同
3.2.1 腦出血隨季節性變化而變化 有文獻還指出了季節性變化對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影響不同:許多地方報道稱腦出血為冬季高發,夏季低發[11]。Goggins等[7]在香港的一家醫院研究也發現了:出血性腦卒中與低溫度及冬天有關,隨著溫度的升高反而降低。然而有學者也得出了相反的結果,如Giua等[22]的團隊收集了埃及南部腦出血數據后顯示:腦出血春夏季高達47.7%,而秋冬季則為31%。其中蛛網膜下腔出血與季節性變化的關系目前尚未達成明確的共識,唯有美國學者回顧性分析的結果表明,季節和天氣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發病率具有顯著影響[2]。
3.2.2 腦梗死發病無季節性變化 對于腦梗死,國內外的研究基本一致認為其與季節性變化無明顯聯系,如香港一項針對上市醫院7年的回歸性研究認為季節變化對于缺血性腦卒中的影響不大,腦梗死日發病率從1月份39.2%的高峰,到9月份的34.4%為止,波動不大[8];結論與Lim等[4]一致,認為腦梗死發病無季節性變化。
綜上所述,現已有大量的數據證實,腦卒中的發病與氣溫、氣壓、濕度等密切相關,當然也有尚不支持上述結論的研究。由于我國土地寬廣,南北緯度差別巨大,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習慣、飲食結構、文化背景、危險因素的控制等都影響著腦卒中的發病;秋冬季節我國北方老人為規避寒冷氣候到南方過冬,遷徙后環境變化對腦卒中患病的構成比產生著影響,為遷徙后腦卒中的發病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1]Coelho FM,Santos BF,Cendoroglo Neto M,et al.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the24 hours before the initial symptoms of stroke[J].Arq Neuropsiquiatr,2010,68(2):242-245.
[2]Ye X,Wolff R,Yu W,et al.Ambient temperature and morbidity: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2,120(1):19-28
[3]曾賢翠,王文彥,顧克繁,等.白銀市氣象因素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2,25(7):55-56.
[4]Lim YH,Kim H,Hong YC.Variation in mortality of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s in relation to high temperature[J].Int J Biometeorol,2013,57(1):145-153.
[5]Hori A,Hashizume M,Tsuda Y,et al.Effects of weather variability and air pollutants on emergency admissions f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2,120 (1):19-28.
[6]Mostofsky E,Wilker EH,Schwartz J,et al.Short-term change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 Dis Extra,2014,4(1):9-18.
[7]Goggins WB,Woo J,Ho S,et al.Weather,season,and dailystrokeadmissions in HongKong[J].Int J Biometeorol,2012,56(5):865-872.
[8]Lebedev IA,Gilvanov VA,Akinina SA,et al.Meteorological risk factors of stroke[J].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2013,113(9 Pt2):28-32.
[9]Lim YH,Kim H.Effects of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on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hospital admissions in Korea[J].Epidemiology,2011,22(1):S13-S14.
[10]黃仁發.南昌市氣象因素與腦卒中發病關系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
[11]張大輝,高 霞.心腦血管疾病與氣象條件關系分析[J].河北醫學,2012,2:161-163
[12]焦云芳.腦卒中發病環境因素分析模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3,31(1):51-56.
[13]Shaposhnikov D,Revich B,Gurfinkel Y,et al.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factors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brain stroke in Moscow,Russia[J].Int J Biometeorol,2014,58 (5):799-808.
[14]晉守博,石 卉,沈 進.腦卒中與氣候因素關系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3,30(3):83-87.
[15]畢淑珍.長治地區急性腦血管病發病與氣候條件關系的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0.
[16]繆 隼,李新建,程旻娜,等.上海世界博覽會期間氣象因素對腦卒中發病的影響[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3,30(9):694-698.
[17]方 寧.氣象因素對山西省長治市五種常見疾病的急診狀態發生的影響[D].長沙:中南大學碩士,2011.
[18]殷冬琴.氣象因素對腦卒中發病率影響的灰色關聯分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13,27(4):18-21.
[19]竇新英,方婷婷.腦卒中發病規律與氣象因素的關系及預測模型的建立[J].職業與健康,2010,26(23):2721-2724.
[20]劉小偉,徐向陽.關于腦卒中發病環境因素的分析及干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34(3):6-9.
[21]Cowperthwaite MC,Burnett MG.An analysis of admissions from155UnitedStateshospital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on strokeincidence[J].J ClinNeurosci,2011,18(5):618-623.
[22]Giua A,Abbas MA,Murgia N,et al.Climate and stroke:a controversialassociation[J].Int J Biometeorol,2010,54(1):1-3.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valence of strok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ZHANG Kai1, ZHANG Yun-shan1,ZHANG Jing2.1.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570102,Hainan,CHINA;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570102,Hainan,CHINA
Stroke,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threaten human’s life,has an extremely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stroke,including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which attracts great attention from experts and scholars.Many researche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s season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stroke,and such weather factors as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humidity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troke.These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s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stroke.
Stroke;Meteorological factors;Temperature;Pressure;Humidity
R743.3
A
1003—6350(2015)16—2420—03
2014-1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6.0872
海南省衛生廳科學研究課題(編號:瓊衛2011-49);海南醫學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編號:HYCX201222)
張 敬。E-mail:zhangjing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