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穩增長
金融業是北京CBD的支柱產業之一,2015年9月17日,2015北京CBD國際金融圓桌會在北京奧運塔舉行,并將焦點集中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當前的經濟形勢比較復雜,金融業面對的形勢較為嚴峻。在此情況下,經濟穩增長對金融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在圓桌會上提出,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雙創新政策措施的出臺,將會對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等方面,與經濟同步增長的目標都會得以實現。他強調,務必要高度重視國際國內金融風險相互傳遞的影響,特別是進入市場波動產生的風險,跨境延伸、蔓延,這一點不可低估。防范金融風險,特別是防范系統性風險,對于成本代價要有預先的測算,要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做到各種風險的預判和政策的儲備,多措并舉,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和水平。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17081.98億元,同比增長了19.79%。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增長10.56%,人身保險保費增長21.64%,保險業總資產已經達到112757.44億元,同比增長較年初增長了10.99%。同時凈資產也增長比較客觀,增長8.61%,凈資產額度是14396.91億元,預期的利潤比較可觀,是2390.77億元,同比增長了117.59%,經濟效益情況比較好。
周延禮指出,首先,要高度重視經濟下行壓力對保險業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財產保險領域,汽車的銷量出現近年來少有的負增長,導致上半年車險保費增速下滑大約8.7%,創2012年以來最低的半年增速。雖然7月份車險增速有所回升,但仍處于近年來較低的水平。其次,高度重視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保險資產配制的影響。第三,高度重視長期持續降息周期可能會帶來的新的利差的影響。
澳洲聯邦銀行集團總部國際業務CEO詹姆斯·里克沃德在圓桌會上發言,介紹了澳大利亞金融業在支持經濟增長方面的經驗,并表示亞洲經濟、尤其是中國宏觀經濟對澳大利亞經濟影響巨大。
里克沃德指出,亞洲對于澳大利亞經濟非常重要。傳統上,澳大利亞經濟更多地受到歐美的影響,但在過去十年,隨著亞洲經濟的強勁增長,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增長,現在亞洲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更大了,主要是幾個因素造成的。
首先,最重要的因素是澳大利亞的經濟主要是以農業和采礦業為支柱,我們的商品,包括油氣、礦業,主要的客戶都在亞洲,尤其是中國。
其次,澳大利亞也是進口產品的市場,因為國內制造業的競爭力在下降,進口也主要來自亞洲,其中中國占到澳大利亞國際貿易25%的份額。
第三,亞洲是很重要的投資來源地,澳大利亞也是中國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累計達到600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的10%。澳大利亞只是中國對外投資的第二大目的地,以前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主要是采礦業,過去三年,投資更加多樣化,進入農業、房地產、市政,包括基礎設施,預期這一趨勢將會繼續下去。
里克沃德稱,澳洲聯邦銀行在亞洲七個國家有辦事處和分支機構,跟中國交通銀行在中國有一個合資企業??蛻舻膽鹇允莾蓪樱谝环矫媸羌心骋恍┬袠I,國內有專業的經驗,能夠用于國際市場。另外是支持客戶能夠切實地進入澳新的市場,支持澳新的客戶進入亞洲市場,或支持外國的公司在澳新市場的相關貿易,也幫助中國的客戶進入澳大利亞的行業。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李曉鵬出席圓桌會并發言表示,產融結合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是金融結構要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二是實體經濟內部,通過產業和金融的融合促進企業的發展。

李曉鵬認為,產融結合大體存在三種形式。第一要在機構進行融合,金融牌照根據不同情況去創辦金融機構,這是前提,如果沒有金融機構融合,產融結合很難實行。第二是產品融合,僅有機構還談不上產融結合,因為中國有不少產業都有機構,但是跟自身所在的產業沒有聯系,辦了銀行、辦了證券僅僅是投資,沒有戰略投資的意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融結合。
第三是公眾融合,當企業融資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幾個問題,一個是資產擴展率比較高,一味地增長銀行貸款,負債率很高,需要有特殊功能的金融產品,比如金融租賃幫助優化資產負債表,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僅僅從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中獲得傳統的金融服務是不夠的,需要有創新基金、風險基金的支持,這樣才能支持企業在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在圓桌會上,李曉鵬對產融結合提出了建議。首先,加快金融機構綜合性經營的步伐,經濟發展、企業發展需要多種金融服務,特別是在一個集團內部需要金融產品,綜合化不僅是市場發展的趨勢,也是產融結合的內在要求。其次,建立培育一批基礎良好、有一定規模、善于創新的產業型金融控股公司,通過金融控股公司來隔離風險,提高集團內部的競爭力。第三,在當前國家批準的自貿區內,形成以產融結合為核心的創新機制。
中信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子民出席圓桌會議并發言指出,信托公司開展金融業務,支持實體經濟有著比較鮮明的特點。
首先,可以利用信托制度的獨特優勢來盤活存量的資產,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這在當前重視調整結構,盤活內生資源的新常態經濟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受法律財務和經營模式的種種限制,很多企業難以將優質的資產單獨剝離為合格的主體從而進行上市或者其他形式的融資。而信托的SPV的特性以及它的靈活性,可以包容財產權力在內的各種資產形態,即企業可以繼續擁有資產的所有權,而將資產的收益權等分離出來的權利進行讓渡,這樣就通過信托公司來實現證券化或者流動化獲得融資。
信托還能夠提供分層、分級的結構化設計,滿足不同風險投資者的需求。而且信托制度還提供了可以整合各項專業化服務的開放性大平臺,各個專業機構都可以在信托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上整合在一起各自發揮專業特長,既能夠實現專業分工,又很好地發揮了智慧疊加的功能。
此外,信托公司是金融普惠鑒定的踐行者。僅在過去一年,信托行業就為受益人分配了4500多億元的收益,作為綠色金融的倡導者,與其他金融機構不同,信托公司省掉了龐大的分支機構的物理占用,依靠科技進步,通過提高效能的方式,使創造這些收益的成本只有1/10。
李子民表示,信托公司作為一個沒有專屬業務的行業,其生命力就在于通過創新來挖掘社會經濟中的隱性聯系和潛在需求。以中信信托為例,近年來先后推出過全國第一支土地流轉信托,第一支消費信托,第一支養老信托,第一支保險金信托,第一支互聯網消費信托,力求探索出一條發揮信托活力來助力產融結合的道路。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資本市場結構融資部全球主管左仂思在圓桌會上發言指出,從市場、投資和政策等多角度來分析,通過資產證券化的形式來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都大有可為。
左仂思指出,證券化作為一個金融產品,在中國市場已經不陌生,但總體規模還比較小。從2013年開始,國內面臨著證券化發展的爆發期,從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來講,資產證券化大有可為。資產證券化重要的作用就是存量資產對增量資產的盤活,可以對信貸資源進行優化的配制。從融資方的角度來講,可以擴展融資渠道,通過一些證券化的安排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融資的成本,從而達到服務實體經濟的目的。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目前國內投資市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相對而言投資的產品選擇比較單一,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手段,可以安排出一些投資價值相對比較高的產品,給機構投資人,甚至現在很多投資大眾一些安全性比較好的投資產品。
從資本市場投資的角度來講,銀行信貸是社會融資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產生了巨量的銀行信貸資產,沒有什么二級市場。從投資人市場角度來講,有巨量的可用于投資的,證券化作為結構性安排,可以做出一批風險可控,針對不同投資人需求的投資產品,證券化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來講還大有可為。
左仂思還指出,從商業活動而言,資產證券化可以盤活銀行的存量資產,把信貸規模釋放出來,重點投向一些優先要發展的領域,如中小企業、農業經濟等。因此,有很多事情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的形式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在圓桌會上發言指出,應大力發展金融業,有效服務消費升級,消費結構的升級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根本出路。
王國剛指出,產業結構涉及三大產業,有兩個很基本的原理,一是在國民經濟中無論有多少產業,如何劃分,其最終產品和服務是滿足消費。因此,討論產業結構時需要把握消費結構,消費結構的升級制約著產業結構升級的根本出路。第二,消費本身是一種需求,產業是一種供給。市場是由供給和需求構成的,當討論產業結構調整時,不是簡單地在現有的產業中去發展。
如何解決消費問題?王國剛建議,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城鎮化。城鎮化不是那么簡單,不是農村人口往城市轉移,還需要解決醫療、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從中國的角度而言,要去掉一些非首都的功能,有效地解決教育、文化、醫療、通訊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讓金融業能夠有效服務消費升級,這是我國迫切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