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新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540)
全球金融危機使全球的實體經濟受到了波及,石化企業作為一種經濟實體,也難以避免受到影響,加上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導致石化業的競爭逐漸激烈。控制成本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石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而石化產品物流成本是石化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石化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物流是產品從企業走向客戶的主要途徑,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給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物流也成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所謂的物流成本,就是企業在物流活動過程中的所有花費,包括資金、材料等資源。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物流業逐漸發展起來,物流成本也逐漸成為企業成本的重點。根據近幾十年的文獻資料統計,運輸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點,運輸成本控制也成為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的主要著力點。企業運輸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公共成本、變動成本、聯合成本共同組成。
關于石化產品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論有很多,其中以“冰山”理論以及總成本與效益背反等理論為主。日本著名學者西哲修基于企業管理實踐將企業物流成本特征反映出來,并為物流成本控制的范圍劃定指明了方向;早在19世紀60年代,霍華德·T·萊維斯等就對物流成本與運輸效益的背反特征進行了深度剖析,分析采用航空運輸反而導致企業整體成本下降的原因;在19世紀70年代,愛德華等將這一理論進行了總結,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概念,對物流功能成本之間的背反關系進行了詳細分析[1]。之后,物流成本控制理論逐漸引入到石化企業中,被不斷的優化與完善,支撐著石化企業成本管理工作。
石化企業在物流成本控制的過程中,不能準確的抓住控制重點,沒有認清運輸成本在物流總成本中占有的比重。運輸成本控制是石化企業在競爭逐漸激烈的背景下才逐漸開始引起關注,此前石化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重視石化產品生產成本,忽視了石化產品的物流成本。由于對石化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不重視,導致石化產品運輸控制力度不足,加上在石化企業會計核算過程中并沒有將運輸成本作為一個獨立的項目,導致石化產品物流環節缺少必要的核算監督,致使石化產品物流成本管理缺失,物流成本逐漸增加,給石化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石化產品的運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對于其他產品來說,石化產品對運輸工具、運輸方式等要求相對較高,還需要加強對石化產品運輸的管理工作。然而,現階段石化企業對于石化產品運輸的管理還不夠完善,導致諸多不合理現象發生。一方面,在選擇石化產品運輸工具過程中,一些石化企業選擇自由運輸,而不是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另一方面,在運輸方式選擇上,一些企業由于缺少必要的成本預算,不能根據運輸距離以及運輸方式、成本效益等,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對石化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影響。
根據現有的石化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一些企業并沒有將物流成本作為一個獨立的核算項目,導致物流成本核算不夠及時,對于物流成本的范圍也相對混淆。在這種情況下,石化產品物流成本往往夾雜在石化企業銷售成本或生產成本中,給物流成本控制帶來諸多困難,不利于石化產品物流成本結構的優化。
根據產品運輸成本的結構劃分,可以將石化產品運輸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公共成本以及聯合成本。然而,除變動成本容易有效區分外,石化產品運輸的其他成本都很難界定,正是由于對相關成本核算的困難,導致無法對每一次運輸成本進行評價,也給石化企業物流成本監督工作造成制約。
所謂運輸成本控制五要素,主要包括運輸距離、運輸環節、運輸工具、運輸時間以及運輸費用[2]。
運輸距離是保證石化產品運輸合理的前提條件。在石化產品運輸前,應該對運輸距離進行統籌安排,盡量采用近產近銷的模式,堅持就近原則,嚴禁出現舍近求遠的現象。
運輸環節是石化產品物流工作中的主要環節。在石化產品物流過程中,對于構成直接運輸條件的產品,盡量組織產品直接調撥運輸,避免產品進入中間中轉站,簡化物流運輸流程,避免二次運輸。
運輸工具是石化產品物流的硬件支持,現階段有多種石化產品的運輸工具,每一種運輸工具都有優劣,還需要根據具體的運輸距離、途徑、方式等進行合理選擇,也可以是幾種運輸工具并存的模式。選擇最佳的運輸路線,同時通過合理的裝載方式,提高載重量,提升石化產品的運輸效率。
運輸時間一方面決定了石化企業產品運輸的效率,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另一方面,運輸時間也能影響客戶對產品以及企業的滿意程度。因此,在石化產品物流階段,需要加強對運輸時間的控制,盡可能對運期進行壓縮,避免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停留過長的時間。
運輸費用是石化產品物流成本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物流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在石化產品運輸過程中,應該將盡可能的節省費用當成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
石化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物流成本控制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石化產品物流成本管理,注意管理細節,優化管理流程[3]。在石化產品物流成本管理中,有諸多基礎性的工作,包括物流信息記錄、原材料采購、物資核算、盤算資產等,優化這些基礎工作,保證物流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物流成本控制的效率,為石化企業節約更多的成本,提升石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石化企業必須加強對石化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視,將物流成本控制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基于現階段我國石化企業物流成本現狀,筆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經驗,現提出幾點建議。
石化企業物資采購環節也存在物流成本,并且在整體的物流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能夠節約大量的物資采購成本,石化企業物資市場十分豐富,物資的采購量也相對較大,因此可以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采購,石化企業可以設立專門的招標委員會,邀請行業專家參加,對報價進行評估,最終選擇最佳的物資供應商[4]。此外,一些石化企業所在地區較為偏遠,加上一些物資材料市場價格波動較為頻繁,且價格變化沒有明顯的規律,在有多家商家報價的情況下,可以從產品質量、服務、價格等幾個方面進行對比,最終確定供應商。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石化產品市場逐漸成熟,各種各樣的現代化高科技產品涌現出來,還需要采用更加靈活的產品購買與儲備方式,改變過去單一的采購方式,強化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降低石化企業物資采購環節的物流成本。
對石化企業組織機構以及業務流程進行合理的優化,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在整合石化產品物流流程的過程中,堅持合理布點、專業分工明確以及區域性特征等原則,整合一二級供應點業務,重組石化產品供應機構。具體來說,即將原來的物資總部建設為物資配送站,相當于石化產品物資總部;同時撤銷與合并原來的二級物資供應部,根據專業、區域等具體情況,建立連鎖供應站(配送中心),直接與總部對接,成為總部的分支機構。在各個連鎖供應站的運營過程中,一定要采用靈活的物流供貨方式,不斷提升石化企業的物流服務質量[5]。
由一級配送中心負責石化生產產地對外的采購與供應工作,為各個二級連鎖店配送產品,然后由連鎖店為本區域內的客戶提供配送,同時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與記錄。
第一,現代化的石化企業物資供應部門,在做好物流服務的同時,應該加強工作創新,不斷的開拓新的物流服務市場。石化企業物資供應部門本身具有大規模的資產,同時作業范圍一般較廣,所涉獵的市場也具有較大的面積,實際上具有了開拓社會外部市場的能力。但是石油生產作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導致石化企業物資供應部門的資產會出現閑置或超負荷運行現象。基于這些不平衡的生產周期特點,就需要建立現代化的貨運信息網絡結構,有效地調動調運物流工作量,更好的開闊社會市場,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6]。
第二,現階段石化企業的物資供應部門應該積極聯合,采用請進來的舉措,聯合社會中具有實力和技術的物流企業,彌補自身物流業務中的不足,同時發揮自身物流供應連鎖的優勢,發展全新的石化產品物流模式,取長補短,為石化產品物流積累更多的經驗。
供應鏈是物流業務必然形成的產物,加強石化產品供應鏈管理,整合與優化石化產品物流業務流程,將多余的物流環節及時的清除出去,同時制定更加完善的物流業務章程。將石化企業物資采購與物流計劃分開管理,對計劃、采購、質檢、銷售、結算整個過程進行合理管理與監督,各個環節之間也需要加強配合,形成相互配合與制約的有效機制。在計劃與采購分開后,安排專業的人員對物資計劃編制負責,對物資需求、價格走向等進行合理的預測,同時探查社會中石化產品消耗的規律,為石化企業物資采購招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相關部門的人員還應該對石化產品生產新技術、新工藝動態提高關注程度,了解新工藝的應用標準與具體情況[7]。
在信息化技術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物流技術也從傳統的模式中走出來,逐漸形成了現代化的物流技術模式,而現代化物流技術主要依靠信息化管理支撐。石化企業物流成本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物流技術,消除物流信息孤島現象,充分借鑒與利用信息化技術以及網絡技術,構建石化企業物流網絡平臺,將物流供應鏈上下信息系統進行有效的集成,實現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信息的生成與傳播速度,以提升石化產品物流業務的整體效率。
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對石化產品物流環節中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通過物流日志對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并自動的進行定期數據與信息采集,根據物流業務衡量指標進行實時跟蹤,切實做出正確的診斷,有利于對石化產品物流整個過程的監督與控制,極大地降低石化產品物流成本,保證石化產品物流業務有序進行[8]。
長期以來,物流成本都是石化企業的第三利潤源,對石化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以及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市場化經濟盤活了石化產品市場,導致石化業競爭力不斷增加,石化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加強產品物流成本控制。對于石化產品物流成本來說,不僅需要加強業務創新,整合物流供應鏈結構,同時也需要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優化石化產品物流模式,加強會計審核與監督,降低石化產品物流成本,提升石化企業市場競爭力。
[1]劉振江.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有效途徑探討[J].石油石化物資采購,2015,21(2):124-125.
[2]張睿.石化企業的物流成本控制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5(12):99-100.
[3]與連勝.吉林石化公司采購物流管理及成本控制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0,18(2):144-145.
[4]高蓉.淺談金融危機環境下石化企業的物流運輸成本控制[J].商情,2013,28(2):152-153.
[5]呂新月,李慧穎,陳紅蓮.石油物資供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探討[J].科技風,2010,(13).
[6]易凡峰.荊門石化供應物流管理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3,25(8):71-72.
[7]王志東.石化企業物流發展戰略研究—上海石化儲運系統整合改造[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3.
[8]袁潔.揚子石油企業物流管理創新構思[J].東南大學學報,2014,17(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