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驗之開封
2015年以來,開封市畜牧局堅持“提高質量、穩步發展、強化管控、安全至上”的原則,把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作為工作重點,精心謀劃、切實行動,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2015年,開封市畜牧局完善了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進一步明確監管責任,突出開展重點工作,強化各項措施落實。在投入品環節,全面落實飼料原料評價制度,嚴格執行獸藥GMP后續動態監管制度,對飼料獸藥實施二維碼追溯管理,嚴格規范飼料、獸藥生產經營使用行為;在檢疫監管環節,規范產地檢疫,嚴格屠宰檢疫,加強“瘦肉精”監測;在畜產品檢測環節,加大抽檢力度,推進對龍頭企業、無公害企業、奶企常年定點監測;同時,針對突出問題,重點開展了“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經營使用、生豬屠宰、飼料原料、畜牧業投入品打假等專項整治。
1.1加快推進機制建設,強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今年以來,侯紅市長、牛春堡副市長先后多次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的建設做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建設工作列入市重點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市政府出臺了《開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意見》,對開封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建設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5個病死畜禽專業無害化處理廠年底前建設完成,市財政以先建后補形式對每個廠補助50萬元,要求縣區財政也要對無害化處理廠建設拿出相應補助資金。文件還對財政80元無害化處理補貼資金分配進行了明確,40元撥付處理廠、10元用于收集運輸環節、30元補貼給養殖戶。今年元月份在全市畜牧工作會上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建設和育肥豬保險作為今年畜牧重點工作,6月24日召開了各縣區副縣長、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的開封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暨育肥豬保險工作推進會,市局又多次組織各縣區畜牧部門負責人到外地考察,目前,通許縣和祥符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正在建設中,杞縣征地已經平整完畢、正在洽談處理設備事宜,尉氏縣正在環評論證,開封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正在穩步建立。
1.2全力推進職能劃轉,強化畜禽屠宰監管
開封市畜牧局積極主動爭取市領導和市編辦等有關部門支持,去年12月市編委印發了《關于職責編制和人員劃轉有關事項的通知》,今年2月印發了《開封市畜牧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將市商務局畜禽屠宰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市畜牧局,成立市畜禽屠宰管理辦公室,并增加3名行政編制,完成市級的畜禽屠宰監管職能移交。開封市畜牧局人員已經到位,與市商務局建立縣級工作聯動管理機制,協調督導縣、區做好相關工作。各縣工作也有序開展,杞縣、通許、鼓樓、順河已經下文,明確將這項監管職責劃入畜牧部門,取得了較大進展。同時,畜禽屠宰監管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市級辦理違反畜禽屠宰法律法規案件3起、督辦群眾舉報6起,嚴厲打擊違反畜禽屠宰法律法規和私屠濫宰違法行為,努力確保肉品質量安全。
1.3加強基礎建設,強化畜產品風險監測
一是深化技術支撐能力建設。開展質檢中心技術培訓,先后參與農業部、省局、計量協會舉辦各類技術培訓7次,聘請專家開展四次全員培訓,提升大家的業務素質和檢測技能、科研能力。目前正在創建開封市重點實驗室,加強實驗室科研能力建設,進一步發揮技術支撐功能。二是完善監測制度。開封市畜牧局制定了《開封市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辦法》,成立了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組,進一步將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實施了《2015年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2015年全市畜產品獸藥飼料質量安全監測計劃》。三是按時、保質保量開展檢測工作。完成畜產品、獸藥、飼料產品檢驗461批次,風險監測116批次,首次承擔農業部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抽樣任務500批次,完成省畜牧局畜產品例行監測、獸藥品質檢測和飼料安全監測任務共計241批次,有效加強安全監管,努力確保公眾消費安全。
2.1產地檢疫開展不平衡
個別縣(區)生豬檢疫數量偏低,牛羊檢疫工作滯后。
2.2縣級畜禽屠宰監管職責調整滯后
部分縣級畜禽屠宰管理工作尚未移交,與市級管理體制不同步,造成職責調整期的管理真空,市級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缺少縣級部門支撐,相關工作落實乏力。
2.3執法辦案數量少、質量不高
個別縣(區)存在本年度辦案數量為0或辦案質量低、執法文書制作、執法印章使用不規范等問題。
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引導涉牧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省局組織力量統一編制《畜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手冊》,供廣大畜牧從業人員學習、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