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傳統
(固始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固始 465200)
固始縣畜牧業轉型升級路徑探索
祁傳統
(固始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固始465200)
固始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河南省畜牧業發展重點縣。固始縣畜牧業發展堅持抓產業、抓項目促轉型、促發展,破解轉型發展瓶頸,保持畜牧業生態發展定力,努力探索畜牧業轉型升級路徑,進一步促進全縣畜牧業提質增效。
1.1品牌創建風生水起
固始縣始終注重畜禽品牌創建。2011年,固始縣成功舉辦了農業部“送良種惠百姓”河南固始行活動暨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經驗交流會議,宣傳和推介了固始雞、豫南黑豬和固始鵝等優質畜禽品牌。繼河南省第一個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家級地方畜禽新品種豫南黑豬之后,2013年三高“青腳黃雞3號”配套系又通過國家評審發布。2015年7月,“豫粉1號”蛋雞配套系順利通過國家新品種現場檢測審定。這些品牌的培育創建,進一步增強了固始縣畜牧業美譽度和影響力。
1.2規模養殖蓬勃發展
近年來,由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全縣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年飼養2 000只以上家禽的場區有600多家,畜禽養殖規?;潭韧黄?0%。
1.3生產方式轉變加快
開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改造,促進全縣畜牧業生產向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發展,推動畜牧業生產方式向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轉變。目前,固始縣共爭取到73家生豬場、7家蛋雞場、1家肉牛場進行標準化改造,爭取上級資金1 600余萬元。
1.4合作組織悄然興起
通過扶持,固始縣共有8家畜牧企業分別成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產業化龍頭。全縣已發展培育各類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100多個,使得養殖場戶的整體入社率達到52%,其中生豬養殖場戶入社率超過60%。
1.5產后加工初具規模
深挖優質畜禽資源,依托南京農大食品科技學院技術支撐,河南三高農牧百福居食品公司把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與特色風味美食工藝相結合,引入現代化、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模式,成功生產出風味制品、醬鹵制品、蔬菜制品三大系列10多個品種,填補固始縣農產品特別是畜禽產品精深加工空白,拉長產業鏈條,有效解決廣大畜禽養殖戶銷售難題。
2.1集群化成效不佳
經過多年努力,固始縣初步具有豫南黑豬、固始雞、固始鵝等產業集群,但由于區域內部發展不平衡,地方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并不突出,尚未真正發揮產業集群效應。
2.2科技化亟待提高
固始縣畜牧業科研、教育、推廣銜接不緊,畜禽新品種培育能力有待提升,產學研聯盟與聯合育種機制還未真正建立。畜產品加工技術含量低,自主研發的先進畜牧機械設備少,公益性服務投入仍然不足,畜牧市場化服務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先進科技成果和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應用效果不明顯。
2.3產業化仍需提升
固始縣畜牧產業化的規模、勢頭,與畜牧業現代化目標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畜牧產業化經營還處于較低階段,畜產品生產與加工各自為戰的局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難以形成規模特色、難以支撐加工項目、難以做大做強產品品牌。
2.4標準化有待升級
畜牧業標準化技術推廣隊伍不健全,標準化管理人員匱乏,造成標準化貫徹落實較難。固始縣建成全省一流縣級實驗室,但完整畜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還沒有形成,相應的檢測監測功能不完善,消費者得不到誠信保證,導致按標準化生產的產品價格優勢不能充分凸現。
2.5可持續發展任務艱巨
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給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威脅,成為固始縣畜牧業轉型升級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全縣畜牧業快速發展,環境資源約束趨緊,實現畜牧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共贏的任務艱巨。
3.1打造集群,推動畜牧業轉型發展
積極強化政策扶持導向,整合各類發展畜牧業的政策資金,重點打造地方良種豫南黑豬、固始雞、固始鵝等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數鎮一品、聯鎮一色”的格局,彰顯區域集群效應,推動畜牧業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3.2注重科技,為實現畜牧業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3.2.1選育地方名優品種進一步加強豫南黑豬、固始雞、固始鵝、槐山羊的選育研究,繼續和南京農大、河南農大、信陽農林學院等合作,研究培育優質、高效、適應市場需求、適合規?;曫B的新品系,支持龍頭企業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方品種。
3.2.2服務基地建設以畜禽基地擴量提質為目標,引進、推廣優質高產奶牛、肉牛、瘦肉型豬、良種蛋雞品種和優質高產牧草種植、秸稈青貯氨化技術,結合固始實際促其“落地生根”。
3.2.3加強服務指導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龍頭企業、養殖小區和養殖密集區,做好技術培訓、養殖小區規劃設計,主動為養殖場戶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
3.3壯大龍頭,促進畜牧產業化上臺階
大力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生產經營水平高的畜牧龍頭企業,以現代化的大型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新型畜牧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鼓勵支持重點龍頭企業開展產業整合或跨區域并購重組,不斷提升畜牧業產業化水平。
3.4多管齊下,堅定不移地走畜牧業生態發展之路
3.4.1加大治污力度落實縣、鄉政府職責,聯合環保、農業、發改、國土、規劃等部門,整合污染防治和沼氣建設等項目資金,統籌規劃,建立相應的糞污處理、糞肥返田、制取沼氣等設施。
3.4.2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全力爭取縣政府支持,依托龍頭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建成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等各環節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和一、二、三級病死畜禽收集場,盡快建成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
3.4.3力促農林牧漁大聯合積極探索養殖大戶升級版“家庭農場”式生態種養循環模式,示范推出頤昇公司“高效生態示范養殖園區”、三高“茶園雞”和牧富“萬頭生豬水產綜合養殖”等模式,鼓勵養殖場區就近流轉土地,走“養殖+沼氣+種植+水產”生態循環路子。
S81
B
1004-5090(2015)10-0035-02
201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