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申軍偉
在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紅線”多了、規矩嚴了,還有方方面面的監督目光,讓各級干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映照出了不同的心態和狀態。
不少黨員干部積極主動,把作風建設當成自我凈化的契機。煙酒味變淡了,官架子放下了,辦事效率提升了,群眾的大拇指也豎起來了,這是“化壓力為動力”的正能量。
“好酒沒得喝了,山珍海味沒得吃了,高檔餐館不敢去了”,有的黨員干部就感嘆“為官不易”,以“要求嚴了”為借口,宣稱“干事就難免犯錯,不干事才不會違規”,抱著“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的心態,平時做敲鐘和尚,遇事當甩手掌柜,敷衍了事,為官不為。
習近平總書記曾嚴詞告誡“為官不為”者:“當前,所謂‘為官不易’‘為官不為’問題引起社會關注,要深入分析,搞好正面引導,加強責任追究。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如果組織上管得嚴一點、群眾監督多一點就感到受不了,就要‘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負責任的表現。這一點,要向廣大干部講清楚。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應該予以嚴肅批評。”
當干部必須做好吃苦的準備。習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時經常騎著自行車下鄉,從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得扛著自行車走。回憶起這段工作,他說:“我認為認認真真地當好共產黨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沒有聽到哪一個稱職的領導人說過當官真舒服。”
當干部就要真干,“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當干部就要實干,不能干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每年都是重復昨天的故事;當干部就要苦干,在領導崗位上即使工作苦些、累些,心里是充實的。
為官避事平生恥。不作為是作風問題,庸政懶政就是瀆職。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一再強調“三嚴三實”,正是為了正本清源,引導干部爭做既干凈又干事的好官。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干凈是為了更好地干事,把握了這里面的辯證法,為官才能走正道,任事才會有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