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留學美國:現實比想象骨感
記者 趙維莉
從上語言班、提高班,然后通過各類考試,再經過繁瑣的申請學校、辦理簽證,郭巍終于在2014年秋季開學的時候,站在了自己心儀已久的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的校門前,心里除了興奮,還有忐忑,接下來的兩年留學生活會是怎樣?經過幾個月的學習生活,他是否已經適應了新環境?咱們來聽聽他講述自己留學“第一天”的感受吧。

其實郭巍在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有計劃要出國留學,所以在讀大學期間已經開始準備起來,“學語言、背單詞,我覺得都需要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所以我建議有留學計劃的同學要早做準備,不要期望臨時抱佛腳。”
此外,他還自己去搜集整理自己感興趣的學校資料,然后在一些留學論壇里就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求助,“這樣的做法會讓你更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把這些都推給中介公司,畢竟最了解你的是自己。”在一系列的準備之后,當他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也拿到了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提到出國前的準備時,小郭開玩笑說,終于知道平時總是“嫌棄”自己的老媽是親媽了——
伴隨他一起到達美國的還有兩個幾乎超重的行李箱,這里裝滿的不僅是家當,更是媽媽對兒子遠游的掛念。
在臨走之前,他媽媽的手機總是處于“連線”狀態,向別人吸取經驗,聽到別人的建議就去商場一趟,甚至有時候一天就跑兩三趟,就怕忘了給他帶什么東西,“總之,她把能想到的東西都給我帶上了,從指甲刀、針線包,甚至鍋碗瓢盆,面面俱到,就別提衣服什么的了。”他還不好意思地表示,媽媽考慮到他比較懶惰,不愛洗襪子,給他帶了幾十雙運動襪……
不過當他腳踏美國土地的時候才發現,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有賣的,買起來也是很方便的,也不見得比國內貴,所以他提醒同學們,在帶行李的時候一定要合理規劃,畢竟咱們要去的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并不是蠻夷之地,所以有一些東西就沒必要“遠渡重洋”打“飛的”了。
初來乍到,郭巍也像其他“菜鳥”留學生一樣興奮,充滿新鮮感。不過,重重困難也撲面而來,美國或許并沒有想象中美好。
抵美第二天,郭巍就跟著學長去了銀行和手機店。在美國,沒有銀行卡是很麻煩的,但是要申請銀行卡,其條件可規矩也很多。而在國內人對有“腎6”之稱的蘋果手機趨之若鶩的時候,美國的iPhone也不是說你想買就買得到的,面對五花八門的銀行卡和電話卡套餐,郭巍暈菜了,只好向學長求助。
他表示自己在辦理第一張美國銀行卡的時候,過程也不是很順利,因為對方告訴他沒有辦法當天拿到銀行卡,這對他來說會比較影響生活。沒辦法,好在咱有“萬能”的學長。在學長的積極溝通下,他還是第一時間拿到了自己的銀行卡。
對此,他很有感觸,在國外的時候才更能感受到祖國、親人的溫暖,“遇到困難不要急,每所大學都會有中國留學生聯誼會這類的團體,你去求助一定會得到幫助的。”現在的他已經度過了“菜鳥”期,他也希望把這份中國人獨有的溫暖繼續傳遞下去。
獨到異鄉求學,思鄉的情緒在所難免,對于郭巍來說如果能吃到一頓地道的東北菜,是對這種情緒的最好慰藉,這從采訪中的一個小對話就感受得到。我們的采訪是通過網絡聊天軟件進行的,當彼此還有些陌生的時候,郭巍的一句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來自遼寧撫順的他問記者:姐,你們家酸菜出缸沒?
他表示,原來在國內的時候,覺得漢堡,披薩都挺好吃,可是到了美國上頓接下頓地吃,也可以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形容——“真是醉了”!前面咱不是說到韓媽媽給他帶了全套廚房用具了嗎?此時就派上了用場,原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郭巍現在已經能將從中國城買來的食材簡單地做成一頓中餐了,甚至最近還打算“挑戰”一下頗有難度的東北名菜“鍋包肉”!
他說,既然在國外,就要學會獨立,這也是很多中國年輕人從小就欠缺的,希望自己能及時補上,他也建議要出國的同學不妨和家長學幾道簡單的家常菜,來安慰一下自己思鄉情緒。不過,他說自己現在除了想念家人,還最惦記熱騰騰的“酸菜燉粉條”。
對于很多人想象中很高大上的美國,小郭回了記者“呵呵”兩個字,他解釋說畢竟美國很大,各地的發展程度也不同,東西海岸也存在差距,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被美劇、電影還有留學中介的宣傳所迷惑,要自己多搜集資料,多向前輩求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留學方式。
從適應到習慣,小郭表示自己進入狀態還挺快,他對未來的留學生活也充滿了期待。祝福他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