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林
甘肅省審計廳投資一處(730000)
工程造價審計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李方林
甘肅省審計廳投資一處(730000)
工程造價審計是發揮建設項目投資效益、杜絕資源浪費的有效方法,其對整個工程造價以及工程投資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把搞好工程造價審計擺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文章主要介紹了當前工程造價審計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其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工程;造價審計;問題
工程造價審計主要是指對工程價格結算與實際完成投資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進行審查與監督,從而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是否存在虛列工程、弄虛作假、套取資金以及高估冒算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控制管理。工程造價審計作為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也是貫徹國家相關投資政策,維護建設單位以及施工單位合法權益的有效措施。因此,強化工程造價審計管理,提高項目建設投資效益,規避投資風險問題的發生,已經成為當前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推動我國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規范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程造價審計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一是對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概算的審計,二是對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圖預算的審計,三是對工程項目建設合同價的審計,四是對工程建設項目結算的審計。建設工程造價審計依據的主要資料有:審核過的項目概算、有關設計圖紙和設備材料清單、招投標文件、合同、工程款支付文件、工程變更文件、工程索賠文件等。
1)違背招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簽訂合同
招標文件是發包方在對各個欲參與投標的承包單位進行資格預審以后,讓通過了資格預審的欲參與投標的承包單位對自己在本項目中的建設思路、造價、人員選派、工程進度安排進行書面陳述的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0條后段規定,有關合同的價款、履行期限、違約責任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此條規定雖是針對要約內容實質性變更的規定,但不可否認的是,該條對確定何謂“合同的實質性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合同的實質性內容是由要約的實質性內容決定的。根據該條的規定,有關合同的價款、履行期限和違約責任的約定都是要約的實質性內容。據此可以認定,合同中有關價款、履行期限和違約責任的約定屬于合同的實質性內容,對這些內容的變更屬于對合同的實質性變更無疑。在建設工程承發包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在招投標文件中規定,工程款的結算方式是據實結算,但在承、發包雙方簽訂建設工程合同中,發包方卻迫使承包方同意在結算工程款時向發包方提供優惠。這不僅嚴重違反了招投標的規定,破壞了建設工程市場的正常秩序,也導致出現了許多豆腐渣工程,甚至滋生出一些腐敗問題。
2)混淆施工圖與竣工圖
施工圖是表示工程項目總體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結構構造、內外裝修、材料作法以及設備、施工等要求的圖樣。施工圖具有圖紙齊全、表達準確、要求具體的特點,是進行工程施工、編制施工圖預算和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是工程項目招標的依據和工程施工的基礎。
竣工圖是工程竣工后由承包方繪制的,并加蓋承包方和工程監理方印章的圖紙。可見,竣工圖是特定建設工程的真實記載,應該反映建設工程的全貌。由于在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三邊”現象,即所謂的“邊設計、邊修改、邊施工”。這很容易導致竣工圖與施工圖不一致。在此種情況下,承包方就應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在原施工圖上作出變更,或者重新繪制竣工圖。但在實踐中,承包方不遵守竣工圖繪制規程的情況較為常見。
3)現場簽證不規范
現場簽證是指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由于報批需要時間,所以在施工現場由現場負責人當場審批的一個過程,本質上屬于由承包人根據承包合同約定而提出的關于零星用工量、零星用機械量、設計變更或工程洽商所引致返工量、合同外新增零星工程量的確認。現場簽證的要求是,所有工程量必須經現場測量后填寫,到場人員必須當場在現場簽證單上簽字或當場在記錄的原始數據上簽字后補簽簽證單;現場簽證單一式四份,發包工程部、預算部、監理單位和承包方各留一份;現場簽證單必須在一個星期內四方簽字蓋章完畢,有特殊情況的可以順延一個星期,否則簽證單視同無效。但在實踐中,承、發包雙方有時并未按照該程序操作。
4)建設工程造價審計風險較高
所謂建設工程造價審計風險是指從事工程造價審計的人員在對特定工程項目進行造價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當前,這種審計風險較大,究其原因,兼具客觀性和主觀性。審計機關委托從事工程造價審計的社會中介機構完成部分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本無可厚非,但由于審計機關未能嚴格監督其委托的社會中介機構,致使不斷出現審計風險。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審計存在的風險較大,主要受審計環境、審計技術、審計內容、審計人員的職業和道德素質等四個方面的因素影響。工程造價審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它所面對的被審計主體經濟成分復雜,一個建設項目有多個建設單位、多個施工單位和多個中介組織,內容繁雜,范圍廣泛,專業性強。因此,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的根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工程建設項目造價審計缺乏全過程的控制管理。由于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如果造價審計僅僅是在工程竣工后進行審計,沒有在工程建設項目的項目決策、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以及施工建設階段過程中實施系統的跟蹤審計,勢必導致難以發現這些階段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造成工程審計結算過程中出現各種糾紛,甚至造成投資成本增加或損失。
2)工程建設設計質量不高,施工過程中變更頻繁。如建筑材料的造價應該在設計階段確定,但由于設計人員自身職業素養不高,設計不完善,而建設單位為追求高標準在施工過程中隨意更改設計,使得工程造價失去控制,給投資成本控制帶來風險。
3)審計部門管理制度不健全,沒有內部質量控制制度。當前,由于我國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對于工程造價審計的作用認識不全面,因而對于工程項目建設造價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了工程項目建設造價審計管理體系建設不完善,存在制度缺失以及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導致工程造價審計工作在開展上缺乏相應的指導。
4)工程造價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對于審計人員的工程造價理論知識以及工程建設基礎知識的要求也較高。但是現階段,我國部分工程造價審計人員項目建設管理經驗缺乏,業務理論知識涵養不高,業務工作能力較差,因而工程造價審計工作開展困難,導致工程造價審計工作質量較差。
1)做好工程項目跟蹤審計。利用在投資決策至竣工實施階段的全面審查與監督,及時地動態總結分析項目建設過程中在造價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為相關管理部門調整項目管理提供決策。在工程項目建設開始之前,應該及時掌握項目工程規模、工程主要施工內容、資金來源渠道、工程技術資料等內容,進而詳細地制定跟蹤審計方案,同時組織造價跟蹤審計部門與工程建設參與單位的接觸協調,確保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實現對于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動態審計管理,提高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實時性。
2)對送審的資料嚴格把關,優化工程項目建設階段工程造價審計流程,提高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水平。建設工程審計部門在審查結算資料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審計,在將與工程造價有關的文件資料收集、整理完畢后,應對其進行分析、核實,確保送審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堅決杜絕補簽資料現象。
3)高度重視工程造價審計的四個環節,認真審核工程量、取費標準、材料價格、工程定額套價。
4)健全工程造價審計管理體系的建設。一是工程造價審計人員要熟悉相關的審計法規和建筑造價法規,加大對審計工作的指導監督。二是吸收和引進國外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手段,同時采取合理的審計方法,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改進完善,適應出現的新情況。采用工程全面審計手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全面審計,提高審計效率。三是通過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措施,督促工程造價審計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開展審計工作,重點針對施工現場的造價審計進行監督管理,以便及時發現工程項目建設階段造價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有重點地制定完善措施,進而提高工程造價審計效果。四是改善審計隊伍的專業結構,提高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養,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投資審計專業隊伍。
5)規范工程項目建設造價審計報告的編制。工程造價審計報告作為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書面說明,是能夠直觀反映審計工作結果的文件。首先應該針對工程審計報告工作制定相應的模板,通過模板的方式來明確工程造價審計報告的結構以及內容形式。在工程造價審計報告上應該涵蓋工程造價報告書、項目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表、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工程量清單、投標報價標底、投標報價、工程結算、工程決算表以及工程造價表等內容。通過規范的工程造價審計報告編制,將各種具有實用價值的信息納入到工程造價審計報告之中,以提高工程造價整體審計質量。
[1]唐連鈺.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M].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1.
[2]范容.淺析工程造價審計風險與預防對策[J].財會研究, 2007.
[3]李傲凡.土建工程預算審計方法及有效控制[J].價值工程,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