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肖偉才
近段以來,股市可謂跌宕起伏,一些人借股市發家致富的夢想破滅,一些人因沒有涉足股票市場而隔岸觀火,股市的暴漲暴跌也令局外人噓唏不已。無論是涉足市場者,還是沒有涉足者,經過此番股票市場的升降沉浮,讓我們該記住一個常識:勤勞仍是致富法寶。
較之歐美發達國家,中國開通現代股票市場可謂年輕,盡管此市場已經歷二十多年的風雨錘煉,但股票市場有待走向成熟。二十多年的成長史,其實也透視著國民對待股票市場的復雜情感,進入股票市場者,大都把發財致富的夢想維系于此,致使許多人為此瘋狂。
瘋狂的背后,是夢幻的破滅。
其實,寄望于炒股發家,本身就是荒謬的。我們況且先不論設立股票市場的初衷,也不論股市這個汪洋大海里水有多深,忘記了致富之本,而去想當然地夢幻財富,亦即無異于水中撈月。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是人人皆知之道理。天下沒有掉餡餅的好事,沒有耕耘就不會有收獲。然而,進入股市賭命運的,多少是懷著撿餡餅的心理,又有多少人是抱著投機的心理,還有多少人是有不勞而獲的心理。當股市大跌之時,謠言盛行,不滿情緒彌漫社會,發財之夢如風如云,縹緲虛無。當股市大漲之時,眾人喜形于色,好像人人都抱著閃閃發光的金子,好像人人都是一個成熟而又成功的投資家。
回到現實中來,當世上盛產投資家時,其實人人都該反思一下投資家并不是夢想家。“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我們該記住農民的那份喜悅,他們收獲之后笑得那么燦爛,因為他們更懂得收獲是自己的心血澆灌出來的;我們該記住工人的那份滿足,他們對待自己生產的產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時時欣賞,因為他們知道欣賞的背后是對產品的精細打磨。農民和工人是傳統行業最典型的代表,也是支撐我們前行的兩支主體力量。這兩支主體力量,都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都相信不付出哪有收獲的道理。不論是種田,還是生產產品都需要一絲不茍的精神,都需要實在的行動,而他們,正是勤勞的實踐者。
然而,現實卻讓人茫然。越來越多的人看不起種瓜得瓜的農民,看不起那些靠技術吃飯老實過日子的工人。社會上相信創業神話,羨慕投資家,敬仰股神。當大眾都懷有投機心理時,很少有人去深入地思考靠什么創造財富。財富積累的過程,其實多是艱辛勞作的過程??看蚱闯鰜淼某晒侵档谜湎У墓麑?,靠運氣撿到的果實,不僅不知道珍惜,可能還會促使人們形成新的幻想。
令人擔憂的是,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許多人有許多新奇的想法和生活的本領,但在一些人眼里,勤勞成為一個落伍的代名詞。如今誰去老老實實做事,可能被人譏笑為傻子,誰去實實在在地干活,可能被人認為不會取巧,不會順應潮流而干“笨”活。
誠然,時代需要我們摒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需要我們開動腦筋適應潮流。但是,一些東西是應該固守的,那就是勤勞、勤奮、勤儉。這“三勤”,是致富之本、持家之基。在當下,更應視“三勤”為致富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