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書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3)
淺談電腦游戲發展與電腦藝術設計水平提升的相適應性
龔書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3)
本文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綜述了電腦游戲的發展史,從而闡明了電腦游戲發展對電腦藝術設計理念及設計方式的促進作用,討論了電腦游戲發展與電腦藝術設計水平提升的相關性。為引導學生從癡迷游戲轉向游戲設計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電腦游戲;視頻游戲;2D;3D;電腦藝術設計
自從有了電腦,便有了電腦游戲。電腦游戲的萌芽期可追溯指1958年,世界上第一圖形顯示的視頻游戲"雙人網球"問世,但它是利用物理學原理在一臺示波器上展示的游戲。隨后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Steve Russell利用編程設計出了"太空大戰",它是第一款真正在電腦運行上的游戲。1967年,第一款可以在電視機上玩的用槍的視頻互動游戲誕生。1971年,第一款街機游戲“電腦空間”發布。1975年,Al Alcorn的電視游戲“Pong"成為第一款可四人同時參與的游戲。始于1989年的“波斯王子”系列是電腦游戲的一個里程碑,體現了當時電腦設計的最高水平。 “仙劍奇俠傳”系列也是國產游戲的經典代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電腦游戲產業開始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設計師可以充分發揮想象給玩家營造更逼真的游戲世界。“魔獸爭霸”、“星際爭霸”以相當好的畫面、聲音把人們帶入“與人斗其樂無窮”的境界,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沉迷其中。1995年隨著Windows95系統的推出,3D游戲大量涌現,“古墓麗影”系列,“極品飛車”系列更是一次次地表達這電腦藝術設計水平的提高帶來的超強視覺效果。當前最火熱的“英雄聯盟”,更是影響著一代人。
總體來說,電腦游戲的發展從最初的黑白到彩色,從2D 到3D,從視覺到內涵,游戲的震撼效果越來越強烈,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也越來越大。
2.1電腦游戲本身就是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
電腦藝術設計是電子游戲從一出生就有了藝術的特性,雖然超級瑪麗,俄羅斯方塊等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單純性娛樂感受,但是它們又都具備了基本的藝術語言,當游戲發展到RPG時代,游戲的藝術特質更豐滿起來。國產的“仙劍奇俠傳”,除了操作更便捷,其藝術特征也不斷完善,游戲中把音樂,繪畫,文學完美結合起來,不僅有完美真實的3D畫面,更有典型的人物對話和古樸的民族音樂,大到一個城堡,小到一束野花,畫面優美,各種角色活靈活現,無不彰顯其中的藝術設計理念。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你操縱并且飾演其中的主角,讓你在另一個虛幻的世界中充當了另一個自己。“帝國時代”把你帶到另一個戰爭的世界,在游戲畫面里你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身處的國家,音樂,建筑無不顯現這這個國家的特質。你作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不但要發展農業工業,更要壯大軍事力量,對外交戰。完成游戲的創造就是藝術設計的結果。
2.2電腦游戲的發展帶動藝術設計的理念提升
人類愛玩的天性是電腦藝術設計發展的驅動力。而電腦游戲設計是藝術設計、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當前歐美日韓的游戲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各大游戲公司都在不停地研發新技術,在游戲的藝術方面探究中,不再停留在視覺和界面上,開始探索創作風格和內涵,根據藝術本身的特點,由現象到本質,不斷實踐探索,結合游戲本身的設計原則,確定游戲藝術的概念和外延。早期的2D游戲,不能做出復雜變化,到3D時代,用三維動畫顯示了交互過程,再通過VR系統使玩家視覺感受了整個過程,體驗感更強。RPG的出現,更使人沉浸感增強,玩家甚至能感受到虛擬世界里的喜怒哀樂。游戲帶給我們沉浸感,美感,競爭,社交,解決問題,驚險刺激,體育運動,愛,創造,權利,探索發現,操作等。
2.3電腦設計藝術發展水平決定了游戲視覺效果
游戲的開發離不開藝術設計人員的努力,他們是第一批接觸電腦游戲世界的人,視覺表達離不開原畫的創作,游戲中的道具,場景,角色設置都由他們完成,后續的三維制作主要由原畫設計完成,憑著電腦軟件的強大功能,大量素材的適當使用以及高效的設計過程促使游戲原畫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征,也為游戲的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光影造型讓玩家感受游戲中的體積感和空間感,把握好光影表現是游戲視覺表現完美的重要因素。而游戲的可預視化可以像電影一樣,使用繪畫或者數字化手段來簡明的表達設計意圖,比如使用word文檔,繪圖軟件Photoshop,三維工具3DMAX等。“極品飛車”大量使用了這種手段。
總之,游戲的發展促進電腦藝術設計理念的提升,帶動了電腦設計的技術進步,電腦藝術設計也使得游戲得以更新發展。作為電腦藝術設計課程的科任老師,我們在探尋游戲設計與藝術設計關系的同時,可以思考如何把癡迷游戲的青年學生引導上游戲設計之路。
本文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科技產業中心課題項目:
項目名稱:電腦藝術設計課程對癡迷網游中職學生的教育功能研究(YBZYSC15-15)
G643
A
1003-5168(2015)11-177-01
龔書(1980- ),四川宜賓人,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藝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