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雯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50)
動漫專業在近十年來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動漫專業的發展以成百上千的速度增長,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首先,近年來動漫專業,在各大網站上的招聘薪資較高,普通應屆畢業生都是月薪5千起,進入游戲公司、廣告公司工作1-2年,優秀的動畫師就能年薪達到10萬至30萬,相比其他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工資起平線和提升速度較快,再加上學習動漫專業所選擇的方向較多,例如動畫設計、廣告設計、新媒體技術、網頁設計、插畫設計等等,讓學生對學習動畫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看好。動畫成為熱門的、新興的專業,各大院校為了跟上這股熱流,紛紛開設動漫專業或者動畫學院;其次,出生于改革開放之后,新世紀的新一代生力軍,年輕人從小都是看動漫長大,內心對于動漫事業有著一腔熱血,雖然有一大部分學生畢業后不一定成為職業漫畫家、動畫師或者動漫產業鏈當中的相關工作,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報考動畫專業,即使是沒有基礎的非藝術生源,也認為報考此類院校能讓自己更加接近自己的夢想,對于學習動漫需要具備的能力和成為動漫人的過程并沒有很直接的認知。
相比其他藝術類專業,多以接受過美術藝考學生的訓練為主,相對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動漫專業學生當中,非藝術生源占據很大比例。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近3年動漫設計專業的學生為例,其中接受過正規美術訓練的藝術生,12級48人中占6%、13級49人中占6%、14級49人中占8%,15級70人中占10%……雖然藝術生比例增加,卻還沒有達到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所以,針對非藝術生源的教學是高職院校動漫設計專任教師需要攻克的難題。
非藝術生源報考動漫專業的學生雖然學習興趣濃厚,但始終缺乏正規的美術訓練,包括繪畫用具的認識和使用、物體造型比例的正確理解、顏色的搭配和色彩感覺等。很多學生雖然有一腔熱血、充滿興趣,但是對于動漫產業和動漫專業的構成、未來就業方向并不是很清楚,在教學當中老師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僅僅要給學生系統的梳理,打造基本專業修養,還需要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他們擁有基本的就業能力。普通的藝考生,在美術修養方面已經具備了基礎,在教學當中,教師只需要闡述重點以及示范步驟,具體的實踐大部分藝考生都能獨立完成,在專業課程上也能更快地理解,入門較快、專業能力能夠穩步提升。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教學上不能夠以美術藝考升大班的模式來進行教學,首先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時間有限,學生在畫室的學習時間大大縮短,不可能做到長期的進行一個課題的繪制,保證學生能很扎實的掌握每個階段課程。再次,對于高職院校的動漫專業學生來說,美術基礎課并不是唯一核心的專業課,學生學習的專業方向相對較多,大一的學生還面臨著繁重的格文化課程,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必須集中有重點,還要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是一般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學生在30-50人左右,如果只有一位專業老師去指導,會有一部分學生并不能跟上整體的進度,雖然許多本科高校動漫專業的學生也是30人左右,但是作為接受過至少2-3年的美術升大班培訓的學生,基本上只要老師示范一次,就基本能知道繪制的步驟和效果的表現,教師在課堂上再稍加指點,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覺得難度很大,上手很快。針對非藝術生源的動漫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在教學當中摸索出幾種可行的方法:
局限于教師和教學資源和現實情況,仿照研究生小班教學的模式在高校當中還無法廣泛推廣,所以,怎樣能讓非藝術生源的學生更好的、更快地提升美術基礎能力是我教學兩年以來的思考方向,通過對2屆學生的觀察,我在動畫素描和色彩構成這樣的基礎課采取項目組的方法,每一次課程按照5-6個同學為一組課題,課題難找不同難易程度以及對基礎的要求,繪制同一個主題,這樣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興趣和能力的課題,參與起來更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吸取各自所長,老師在講解作業的時候通過對比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因為每個學生在繪畫基本功和色彩感知上各有不同,通過這樣的訓練,能發現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長之處,也能讓同學之間的課堂交流更為活躍。不同難易程度的課題,能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逐漸提升,能力提高快的同學可以自覺選擇加入新的項目組,不同項目組之間的作品也能增加課堂的內容的多樣性。
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師對于本班學生的整體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長來做一些分享交流,甚至是示范,這對于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自我能力的肯定以及班級內的交流都有很大益處。教師可以根據成績拔尖或者有某部分突出特長,例如素描形體關系準確、線條的繪制技法、色彩的搭配或者是在做色彩構成課程作業填色過程當中的細致、均勻,都可以成為學生示范的主題。根據階段性的訓練,適當的選擇一些學生,利用20-45分鐘的時間,讓優秀學生當堂示范,這樣也便于老師更好地了解學,同學之間可以互取所長達到共同進步,上課氛圍也會更加生動。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互相學習、增進教學經驗的好途徑。
非藝術生由于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訓練,對于形體的理解能力、顏色的感知與調色能力都有所欠佳,教師在課堂上不可能每一位同學都能手把手的指導,特別是教師在示范過程當中不能保證每個同學的都能理解步驟,所以在教學訓練當中加入臨摹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如果在一開始就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完成能力,容易養成不正規的繪畫習慣,久而久之學生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操作,教師在進行調整就顯得難度更大,所以培養良好、正規的作畫流程是相當有必要的,那么在課程上就應該寫生與臨摹相結合。入學初期,針對他們基礎較弱素描課程從幾何形體入手,讓學生按照圍繞靜物坐好,30個學生大概5組,每一組都是相同的石膏靜物或者靜物組合,然后在幻燈片上投影出已經畫好的作品圖片。這樣學生可以邊觀察靜物邊思考繪制出來的效果,老師進行一次步驟的示范,學生邊寫生、邊參照,培養主動性,在教學進程上也可以大大提高,授課教師也可以避免出現工作強度過大的情況。
那么,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示范,還需要從書本上或者網絡上找到步驟清晰的作品圖片,方便學生的理解與把握,通過規范作畫的一個步驟,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以及經常思考的主動性,對于學生課后的復習也是多有益處。當然,這是針對于沒有美術基礎的非藝術生源,本身接受過藝考的學生,老師應該根據他們的作業情況適當的提升作品的要求,讓他們以做更長期、更深入、更細致的作品為發展方向。
動漫專業在各大高校發展時間畢竟尚短,學校的師資和教學資源有限,部分高校甚至缺乏動畫科班出身的教師隊伍,加上學校課程設置較多,每門課的時間有限,全靠在課堂上的學習并不能真正達到未來畢業求職能力。面對這樣的情況,學生除了在課堂上了解動漫專業的基本構造、學科分類、基礎技法,還應該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長,這就需要在一邊學習的基礎上一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磨練自己的技術。從一個僅僅是熱愛動漫的高中生,轉變為擁有技術的動漫人才。通過大一、大二各類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更多的去尋找實踐的機會。如果是想從事設計師或者動畫師職業的,積極參加網絡上各式的動漫大賽、設計大賽,通過參加比賽提前培養針對項目、課題去完成作品的能力,一般動漫征集作品的比賽都會有主題和時間的限制,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有計劃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卡通造型設計》這門課程當中,我就要求每個學生找一個吉祥物設計比賽去參與,每個同學都要參加,可以多個同學參加同一個比賽、同一個主題,這樣在課堂上大家可以了解吉祥物設計的流程,同時也可以與課程結合,老師也能進行當堂指導,比賽結束后還可以一起探討獲獎作品的優秀之處,可見與市場相結合才是最好的教學方向。如果是基礎較好,擅長于漫畫繪制的同學,除了每天批量的練習速寫之外,可以嘗試向漫畫社投稿,如果初期覺得自己的能力水平還打不到的同學,可以建一個個人博客,在網上進行連載,假期去尋找一些漫畫工作室或者申請成為專業漫畫家的助手,這屆都有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作為高職學生這才是比較明智的學習方法。
非藝術生學習動漫專業并不是說沒有閃光點,熱愛動漫的學生思維更活躍、靈感也比較豐富,對于進行動畫創作來說是非常有益處的。但是,如果要將動畫作為自己的職業,將興趣上升為專業,制作出自己的動漫作品,必然要比藝術類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僅僅局限于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老師的課堂指導是遠遠不夠的,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動畫行業內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閱讀多的書籍、增加專業練習、參加更多實踐,才能學好動漫設計,獲得更好的發展!
[1]王景、牛曉勃. 民辦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美術基礎課改革探索[J].教育界.2012年14期
[2]張五常.吾意獨憐才——五常談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