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規范規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觀”創新探討之二

2015-03-23 22:28:38
關鍵詞:思想教育

張 澍 軍

(東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部,吉林 長春 130024)

論“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規范規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觀”創新探討之二

張 澍 軍

(東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部,吉林 長春 130024)

“思想政治教育觀”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元問題元理論研究的最重要課題之一。探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概念及其與階級及階級社會的關系,對于創新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觀”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及其歷史的“上線”、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如何建構。確證“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管”立場、觀點、方向、原則等規范、整合和主導作用,以政治的根本、長遠、全局性的高端視域,去規約、統領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內涵和職責范圍,就要極為注重“根本性原則”教育。這是踐行“思想政治教育觀”不可或缺的。

思想政治教育觀;政治概念內涵;根本性原則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觀”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元問題元理論研究的最重要課題之一。

2011年我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創新探討“思想政治教育觀”的任務,并做了宏觀性的初步解讀,承諾“另文闡釋”*張澍軍:《試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的若干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1期。我的初步解讀是:(一)就其終極意義而言,它是教育者“主觀故意”地運用各類各種傳播介體以及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影響受教育者的精神傳導運動,是人的思想政治素養形成、發展、走向完善的助力,是惠及人的精神世界健康、進步、和諧、愉悅的行為實踐活動;(二)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被納入階級關系運行的軌道,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定社會集團主流(主導)思想文化、特別是基本價值觀念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運作載體和實現形式,是“一定階級、政黨、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 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走向,將經過若干過渡形態、經過人類世界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回歸它的本真形態或者終極意義。。因為,這一“解讀”如果要講得通,如果說還有些道理,那么,與先前較為流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相比對,它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短板”,這就是如何解讀其中內含的“政治”概念。這一問題的要害,是政治與階級及階級社會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上述“木桶”就很難有較高“水準”。此其一。其二,這個“短板”還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及其歷史的“上線”,可說是“史”的拓展研究不可逾越的“瓶頸”問題。其三,它也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究竟如何建構,究竟涵蓋哪些內容,因為“論”從“史”出,這是理論研究的“鐵律”。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論建構,沒有“史”的支撐,是不能想象的,等等。

更明確一點說,如果政治與階級及階級社會是同進退的一體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只存在于階級社會,那么,上述思想政治教育觀就是不周延的,無階級社會包括原始社會和未來共產主義社會至少不存在完整形態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政治與階級及階級社會有分有合,而是與人類社會共始終的,那么,不僅上述思想政治教育觀是成立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歷史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整個學科體系也會有很大不同。顯然,這對于創新和深一層次解讀思想政治教育觀而言,既是重大社會背景條件,又是題中應有之義,必須做出明確回答。

一、思想政治教育觀中“政治”概念的含義

究竟什么是政治?在無階級社會人們究竟有無政治生活?究竟怎樣理解和把握人類社會的政治現象,尤其是政治現象與階級現象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2006年武漢大學劉德厚教授出版一本專著《廣義政治論》,獨到地回答了這一問題?,F擇其與本文直接相關的觀點輯錄如下:(1)政治起源于社會,社會利益關系是形成政治的基礎。原始社會已有政治現象,政治生活是與人類社會同生共存的。(2)政治首先是人勞動生存的需求,政治生活追根究底是人的生存、發展的內在基本要求。階級社會的政治成為特殊利益集團對社會的統治力量,政治關系國家化,公共權威權力化,是特殊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但不是政治生活的永恒現象,更不是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一般規律。(3)原始氏族制度的形成,是人類社會政治生活方式形成的起點。母系氏族制是人類原初社會體制,也是原初社會的政治體制。(4)政治實踐是以調控社會成員之間的根本性利益關系為內容,以公共權力(權威)的形式為核心建構起來的政治活動實體。原始社會的政治體制,被恩格斯稱為“自然形成的原始民主制”和“共同體權力”形式。(5)廣義政治由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一般本質性和共同要素構成,與狹義的階級政治相對應[1]3-32。與此相關,國內有些學者的論文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不一一例舉。

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重視和深入探討的。我大體贊成劉德厚先生的觀點。事實上,廣義政治與狹義政治的關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一個歷史過程,因為,廣義政治在原始氏族社會是以一種獨立形態存在的;另一方面,進入階級社會后廣義政治便被納入階級運行的軌道,被賦予了階級內涵,從而成為所謂狹義的階級政治。盡管在抽象的意義上廣義政治依然存在,但它已不是一種本真的獨立的現實形態了,因為在階級社會不可能有離開階級政治獨立存在的廣義政治。這類似于恩格斯所闡述的階級道德與道德某種“共同的東西”的關系:“……現代社會的三個階級即封建貴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那么我們由此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但是在上述三種道德論中還是有一些對所有這三者來說都是共同的東西”,但“社會直到現在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2]434-435。因此總體說,關于政治現象的理解,我的基本看法或認同的觀點是:第一,政治發端于“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管理的需要;人類有了公共生活,也就發生了政治現象?!叭祟惿鐣辈煌凇叭祟悺保鼜娜祟惖摹巴饣橹啤遍_始,即從母系氏族制度形成開始。第二,政治的基本功能和價值,在于以公共權力和習俗權威規范、調節與整合人們的全局性的核心利益關系。比如,臺灣、西藏問題,作為政治現實就是關乎當代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第三,在社會常規性穩態運行時期*關于“社會常規性穩態運行時期”,參見本文第三部分。,政治的基本形式是人類生活有序運行的組織管理體制和體系。第四,在階級社會,政治基本被納入了階級軌道,被納入了階級性的矛盾、沖突、斗爭以及緩和、調節的軌道,“政治”充滿了階級的內容。第五,階級乃至國家消亡以后,政治應當回歸它的非階級形態。第六,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治現象如同國家一樣,應有雙重屬性,應具有過渡性質。就是說,政治在階級社會中的某些特質,即總是與階級問題聯系在一起的性質,依然存在。理由很簡單,國外依然存在階級及其斗爭;在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之后,盡管還是“初級階段”,盡管“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還將長期存在”[3],但大量的社會現象已不具有階級的性質。從階級解放與人類解放的關系看,現實政治無疑也具有過渡性質和雙重價值。這一點,對于理解中國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及其歷史走過的路,也極為重要。

就此,我們著重探討兩個問題。

一是,在階級社會中,政治與階級的基本關系。應當指出,階級的本體是經濟的,通常叫做:階級是與一定生產關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集團。列寧講,“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盵4]145因此,階級的根本指向是基本經濟利益對抗的社會集團。此外的階級差別,是階級外延性的非本質的東西。這一事實規定了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政治與階級的基本關系。第一,政治被賦予了階級對抗內涵,呈現為階級關系的高級形式。邏輯根據是,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實質是經濟利益關系的集中表現;在階級社會中,階級存在本身標示的就是社會集團間的基本經濟利益對抗,因而政治也必然是階級關系的集中表現及其高級形式。第二,政治被賦予了階級統治內涵,它以國家為中介,呈現為社會管理的階級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曾這樣寫道:“因為國家是統治階級的各個個人借以實現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所以……一切共同的規章都是以國家為中介的,都獲得了政治形式?!币姟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32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人類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以后,伴隨階級矛盾不可調和而又必須緩和的態勢,國家隨即產生。國家的本質要求是,當它成為政治統治的工具時,它實際已經在起著管理社會生活的作用;當國家在管理社會生活時,它并沒有失去其階級統治的性質[5]。就是說,階級統治與社會管理相融合,產生政治國家;以政治國家為中介物,社會管理采取了階級統治的形式。所以,階級統治的根本指向與政治的基本功能和價值、與政治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吻合的。第三,政治被賦予了斗爭工具的內涵,政治斗爭呈現為階級斗爭的高級階段。例如,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在工人階級的解放斗爭中,為什么不能局限于經濟主義、工團主義?為什么工人階級解放斗爭的最高形式是政治斗爭?就是因為政治的基本規定性——無論在無階級社會,還是在階級社會——都呈現為關乎社會有序運行的根本、長遠、全局性的高端規范和管理形式,呈現為經濟利益關系的集中表現。經濟主義、工團主義局限于具體的經濟斗爭,不能解決高端問題,只有政治大革命才能實現社會形態的躍遷,才能真正實現階級解放。在其他階級社會,政治的斗爭工具作用也大體如此。

由此可見,政治在階級社會中與階級問題是內在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非常值得說明的是:必須確證階級斗爭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之一。馬克思清楚地說明了自己關于階級斗爭學說的“新內容”[6],馬克思、恩格斯也曾鄭重聲明:決不能和那些想把階級斗爭從運動中勾銷的人一道走[2]685。列寧、毛澤東、鄧小平都強調過這一點。徑直地說,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現實不強調階級斗爭了,就否定階級斗爭學說的理論地位,因為馬克思主義不是專門為中國制定的。

二是,怎樣認識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大量地將政治與階級聯系起來的論述。

對于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這一現象,我的基本理解是:第一,他們的大量論述主要是針對階級社會的政治而言的,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與政治的關系而言的。誠如列寧所說,“馬克思認為經濟制度是政治上層建筑借以樹立起來的基礎,……馬克思的主要著作《資本論》就是專門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的?!盵4]69第二,就無產階級斗爭的迫切需要而言,那時,關于原始社會有無政治、以及政治與階級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是否有某種分離,是無關宏旨的。第三,在馬克思生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原始社會史的情況還不夠清楚,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工作也較少專門涉獵這個領域。直至19世紀七八十年代,才“加以探討”。對此,恩格斯對《共產黨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即“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在1888年英文版中加的一個注解,就說明了這種情況。他說:“在1847年,社會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會組織,幾乎還沒有人知道。后來,哈克斯特豪森發現了俄國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證明了這種公有制是一切條頓族的歷史起源的社會基礎,而且人們逐漸發現,村社是或者曾經是從印度到愛爾蘭的各地社會的原始形態。最后,摩爾根發現了氏族的真正本質及其對部落的關系,這一卓絕發現把這種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內部組織的典型形式揭示出來了。隨著這種原始公社的解體,社會開始分裂為各個獨特的、終于彼此對立的階級。關于這個解體過程,我曾經試圖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6年斯圖加特第2版)中加以探討?!盵7]第四,馬克思恩格斯也有一些超越“階級政治”的關于政治的論述。如認為“國家形式的政治,也不是永恒的存在。一種非國家形式的政治生活,在史前社會和未來共產主義新社會是一種必然。他們以人類社會政治生活歷史的整體觀,對無階級、無國家社會的共同體權力、原初社會的‘民主’生活方式所作的系統考察,為對階級、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作出新的解釋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因此,恩格斯在他晚年的幾封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信中強調,要從總體上把握社會的經濟與政治的內在聯系;提出經濟對政治的最終決定作用,經濟同政治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法,國家權力說到底是經濟力和經濟運動的政治。到了階級后社會的完全階段,政治就是一種自由人聯合體式的、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盵1]67-68

列寧、毛澤東、鄧小平都有許多關于政治與階級相互聯系的深刻論述,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他們也有一些“廣義政治”意義上的,至少是“狹義政治”與“廣義政治”雙重意義上的,或者說是由前者向后者過渡性質的關于政治規定性的闡發。我以為,這里的量度準則即是政治與階級的相關性或相關度。例如,列寧曾明確指出:“把強制權力當作國家的特征是完全不對的,因為在人類的任何共同生活中,無論在氏族制度或家庭中都有強制權力,但在那里并沒有國家?!盵8]列寧還認為,當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都會使斗爭的重心轉向經濟方面的政治”[9],他指出:“現在我們主要的政治應當是:從事國家的經濟建設,收獲更多的糧食,開采更多的煤炭,解決更恰當地利用這些糧食和煤炭問題,消除饑荒,這就是我們的政治?!盵4]176-177毛澤東在1958年1月寫的《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曾意味深長地說:建成社會主義之后,“將來政治這個名詞還是會有的,但是內容變了”,“現在一方面有社會主義世界同帝國主義世界的嚴重的階級斗爭;另一方面,就我國內部來說,階級還沒有最后消滅,階級斗爭還是存在的。這兩點必須充分估計到。同階級敵人的斗爭,這是過去政治的基本內容。但是,在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權以后,這個政權同人民的關系,就基本上是人民內部的關系了,采用的方法不是壓服而是說服。這是一種新的政治關系?!^渡時期完結、徹底消滅了階級以后,單就國內情況來說,政治就完全是人民內部的關系。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斗爭、政治斗爭以及革命一定還是會有的,并且不可能沒有。”[10]顯然,在我國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澤東至少從理論上已經看到現實“政治”在逐步向“廣義政治”復歸。鄧小平也曾多次反復講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1]162-163,“經濟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經濟問題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問題”[11]194,“就我們國內來說,什么是中國最大的政治?四個現代化就是中國最大的政治”[11]234,等等。這里,除毛澤東有非常明確的闡述之外,列寧和鄧小平的論述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指向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特別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政治。須知,在先期階級社會中的政治,雖然源于并反作用于經濟,但政治本身是直接指向階級關系的,是直接呈現為政治國家及其權力結構的。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已經基本消滅,先前充斥階級內涵的政治已經開始向“廣義政治”過渡;經濟建設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心和根本任務,因而政治便轉向了經濟方面,“經濟工作”才能成為“中國最大的政治”。當然,如前所述,由于國外依然存在階級及其斗爭,國內“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還將長期存在”,所以政治依然具有階級性的一面。但盡管如此,這已足夠證明政治并不是階級社會獨有的現象,而是伴隨人類社會始終的。

總之,如果可以大致這樣理解“政治”及其與階級以及階級社會的關系,那么,人類的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是貫穿人類歷史的始終的。過去,我們曾批評孫中山的政治定義,即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批評他的政治概念缺乏階級分析,這是對的。就是說,孫中山的政治定義的問題是,將這樣一個政治概念放到階級社會的政治問題解讀上,是不對的。因為,階級社會的政治充滿了階級性。但問題在于,孫中山對于中外古人的政治概念的理解是符合原意的;孫中山對政治概念的理解,在無階級社會中也許是有道理的。因此,我們可否給予政治概念這樣一種基本理解:(1)政治是由氏族、部族、民族、國家乃至人類世界等人的公共性生存發展需要、特別是它的核心利益關系決定的,是關乎社會有序運行的根本、長遠、全局性的高端規范和管理形式。這一規定,無論對于階級社會、還是無階級社會,都是適用的。(2)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貫穿于人類生活始終的、把握和處理社會重大事項的上層建筑范疇。這一屬性,對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運行特征,具有重要指導意義。(3)政治在不同社會條件下具有不同的歷史形態。在階級社會,具有強烈的階級性。這一點,在社會意識形態中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完全一致的;而在無階級社會,政治則恰恰呈現了它的本真形態*從唯物史觀看來,有些社會現象是階級社會所獨有的,如剝削階級、國家、社會革命等,它們將由于階級及階級社會的消滅而如青銅器一樣被送入歷史博物館。有些社會現象則是貫穿于人類歷史始終的,如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也包括政治現象——進入階級社會后,這些現象便被納入了階級運行的軌道,披染上階級色彩;但隨著階級及階級社會的消滅,它們將蛻去階級性質,獲得否定之否定性質的“復歸”,如同列寧說的“仿佛是向舊東西的復歸”、實質“是在更高基礎上的重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本文提出“政治”在無階級社會,恰恰是祛除了階級色彩而呈現了它的本真形態。。

二、“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規范規約作用的要義解讀

通常人們講,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著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乃至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元素的規范性教育,這一般說來,也許是對的。但問題在于:其中的各種教育元素是否單擺浮擱、各行其是,是否有著內在聯系、相互作用,是一個統一的精神生產過程?回答應當是肯定的。

我以為,依據本文關于“政治”本身的“基本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應當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而且,“政”者,正也,“政治”概念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12]。過去說政治是“統帥”、是“靈魂”,在不同前提條件下、不同意義上顯然有對有錯,需要具體分析,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無疑是有道理的。對此,列寧曾確認:“對人民進行政治教育——這就是我們的旗幟”[13]。也就是說,政治及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管”立場、觀點、方向、原則等規范規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占有“統攝”地位,從而規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質是“管”人的精神世界中較大的事情的,是以政治(包括廣義政治、狹義階級政治及其歷史過程)的意義規范規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乃至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內涵邊界的。具體說,政治的這種規范規約作用,可做三方面解讀:(1)整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會或國家或政黨等的政治需求為宗旨、為基本價值取向,服從和服務于其中心任務和重大目標。比如,在我國新時期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堅持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偉大復興服務的政治方向。這是政治的規范規約作用的第一要義。(2)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精神世界建設問題。政治及其教育在這方面的規范規約作用,就在于發揮一種統合作用,就是以其“根本、長遠、全局”一般性內蘊奠定人精神世界的基礎、框架和原點價值導向。通俗一點說,就是規范規約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總體上是一個什么樣子。對此,人們常見的思想政治道德標識是:他是一個偉人的氣度還是一個好人或常人的品格,是“圣人”還是君子甚或是一個“小人”。用現代術語說,是一個普通公民、優秀公民乃至英雄模范,還是一個社會后進者;是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還是持有一種得過且過、抱殘守缺、甚或頹廢悲戚的精神狀態,等等。應當說,人的精神世界是極為復雜的,但其總體上、原點性的價值導向,如同以美的視點看世界、世界處處是美,以基督教的視點看世界、世界到處有上帝一樣,規定著人們看問題、做事情的基本傾向和走向。僅從這一點,亦可看出政治及其教育規范規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極端重要性。(3)以政治及其教育規范規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越俎代庖”,以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近代以來愈益重要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以政治規范為樞紐,對其他幾個方面教育進行某種選擇、篩定,從而對這幾個方面的教育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意義上的規范建設。再明確一點說,處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并不完全是它們本身的一般意義或泛義的,而是以政治及其教育為規范規約的一種選擇性存在和狀態。我以為,與其泛泛而做,不如自覺找到自己的“田”,精心深耕細作,這樣才是真正的加強建設。舉一例證來說吧。1999年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組編的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教材寫了這樣一段話:“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疊加、融合。這樣理解,就可恰當規定思想政治工作領域,既不把政治工作中的許多內容如武裝、保衛、紀檢、人事等工作拉到思想政治工作領域,也不把非政治性思想工作扯到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凡確屬非政治性的具體思想,如純屬生產、技術領域內的具體見解和思想,純屬個人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具體思想和行為,一般都不應列入思想政治工作領域,思想政治工作者應不予干預,應當由人們根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經驗去判斷、選擇、解決?!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應特別注意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從而正確而恰當地規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域?!盵14]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形態*這里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上一“引文”的理解,顯然不是政治工作與思想工作的簡單相加。我贊成這一觀點。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形態”命題,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范疇是對政治工作與思想工作交互區域的選擇;反過來說,思想政治教育范疇不能、也不必要包括政治工作與思想工作的全部內容。。將思想政治工作通約于思想政治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規范性教育職責,就應當是關于政治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中的政治性部分交互整合的教育。這是很有見地的。同樣道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被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疇,它們與政治教育的關系也應當是類似的情形。

三、“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規范規約作用的價值指向

實在說,我在這里談論“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規范規約作用,是試圖提出一個問題:現今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要管什么、能管什么、能管好什么?或者謹慎一點說,它的主要責任和任務到底是什么?或者也可以從另一方面提出問題:現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投入大量成本,主流教育媒介基本在我們手中,解決問題的辦法已想到了極致,但如同《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所說,“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中共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指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從一個側面說明,目前國人的思想道德素養不容樂觀,甚至已逼近思想道德底線。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中國人這是怎么了?這原因當然極為復雜。其中之一,就是沒有把握好現今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究竟具有怎樣的使命和擔當,究竟如何恰當、合理、科學地給定思想政治教育一個相對明了的職責范圍。這無疑需要一個探索、研討、逐漸形成共識的過程,但可提出一些思路性見解。

第一,就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而言,一是,革命戰爭年代的大包大攬、事無巨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現在已行不通。那時,可說是“戰爭期間無小事”,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要的?,F在,包括整個和平建設時期、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為什么?因為已沒有外敵壓境的環境,也不是直接面對高度組織化的革命隊伍內部,而是面對社會復雜的各色人等、各種人群;同時,戰爭年代革命根據地人們的社會生活極為單一,第一是革命,第二是革命,第三還是革命,“一切為了前線”,革命熱情極為高漲,有了當時的“供給制”就可應對,無暇顧及其他;而和平建設時期,人們的社會生活狀態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1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什么都大包大攬。就此,我曾經提出一個社會兩種運行狀態的觀點。主要是認為:就歷史過程而言,人類總是交替經歷社會動蕩變革與社會穩態運行兩種狀態。整個人類社會歷史就是在這兩種狀態的交替運行中發展的。本來,新中國的建立,或者至少在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我國社會便進入了常規性穩態運行時期。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略并未持續穩定地落實下來,因而我國社會真正進入常規性穩定運行狀態,事實上是從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始的。社會運行狀態不同,社會發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客觀要求也就不同,黨和國家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著眼點和著重點也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對象的德性需求和接受狀況也就不同[16]。二是,計劃經濟時期的一統天下、一呼百應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維,也不會行得通。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精神生活和思維理路的最大特點,就是“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15]。在國家的大目標下,叫做“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要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而不可能壟斷管理人們的全部思想道德生活,更不用說社會精神生活的細節方面。如同計劃經濟時期的經濟管理模式,高度集中,什么都管,許多方面就管不好。新時期的經驗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依據它的本性和政治的規范規約作用,劃定自己的職責范圍,管好自己應當管好的事情。

第二,就我國現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趨勢和走向,一是,更多地要進行關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體系、方向前途、基本道路、大政方針方面的教育。事實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等,都是這樣。所以,它將日益成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社會主流文化傳導以及人的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載體、主要形式和實現方式之一。當然,實施操作過程、尤其教育形式是要具體化的,是要結合思想實際、生活實際和業務工作進行的。二是,以做個合格的好的公民為“底線”、為基本立足點,以前者引領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發揮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實現科學發展。就此,是否也可以說,有些傳統上管慣了的事,如前述“凡確屬非政治性的具體思想,如純屬生產、技術領域內的具體見解和思想,純屬個人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具體思想和行為”,也許就不要去管了;特別是要慎入、直至逐步淡出個人的隱私領域。這恐怕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要求。

綜上可說,發揮“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規范作用、整合作用和主導作用,就是要以政治的根本、長遠、全局性的高端視域,去規約、統領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內涵和職責范圍。這勢必要極為注重“大道理”即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各領域中的“主要觀點、根本原則、基本理念”教育。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之稱為“根本性原則”教育。也許有人會擔心,大道理教育是否有效?其實不然,一則,按照毛澤東的意見,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二則,按照列寧的說法,“只有廣泛的具有原則性的政策才是真正實際的政策”,“如果不先解決一般的問題,就去解決個別的問題,那末,隨時隨地都必然會不自覺地‘碰上’這些一般的問題?!盵17]三則,關鍵是教育要得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觀的視域下,發揮“政治”的規范規約作用,可以合乎邏輯地確證四條重要原理。(1)思想交流、思想對話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有一定的“大道理”即根本性原則作基礎。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性原則”,必須是普遍認同的。這很重要?!案拘栽瓌t”,不在于它出自哪里,也不在于它是邏輯形式存在,還是慣例形式存在,而在于它的社會認同度。國外有個“合法性”理論,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話語權當然十分重要,但是,凡屬“剛性”的東西,如果與“合法性”相沖突,只能在一段時期內具有作用,從長遠看,人心向背終究是不可抗拒的。就像我們古人所說的,一時之功在于力,亙古千秋在于理。當然,依據唯物史觀,“理”的背后是利益關系問題。但無論如何,一切思想政治教育乃至一切權力的深刻基礎是民眾的認同度。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德治國”是有道理的。(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性原則”,必須源出于人的生存論需要,是對于人類“原初自明”的生活原生態進行理論思維過濾的結果,因而是可分析、可審視、可批判的。按照恩格斯所贊許的摩爾根的研究方法,即根據親屬稱謂追溯婚姻制度的辦法,它可以追溯到父權強勢的父系氏族社會原生生活形態。列寧曾經談到概念、思想等作為一種邏輯的“格”即思維規范,作為人們認識、思考問題的支撐點、“網紐”,實際是人們千百年反復實踐的結晶。這當然已經經過理論思維的過濾。這種“過濾”有雙重意義:一是一種文化進步;二是思想或理論脫開實際。但經過理論思維的過濾,其結果是極為復雜的。因為它要告知人們的觀點、論斷和結論,內涵著自身的理想性追求,是既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其根源深深地埋藏在經濟事實當中,反映了“主張者”基本的信仰和信念。這啟示我們,作為主流思想文化或意識形態“傳導”、“承續”的基本載體和實現形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要進行“大道理”即一種“根本性原則”教育的絕對必要性;同時,也必須以審視和發展的眼界對待“大道理”式的“根本性原則”,以防止脫離不斷進步的人類生活原生態自身的必然邏輯。(4)依據政治的規范規約作用,必須將“根本性原則”教育溶于具體生活實踐之中。加強“根本性原則”教育,絕不是主張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進行直通通的填鴨式的硬性灌輸(雖然這在某種條件下是必要的),恰恰相反,而是要將“根本性原則”教育溶于具體實際、具體情境、具體問題之中。據我看,就其自身的價值目標追求而言,在中國思想政治教育歷史上有兩大典型成功案例: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中國古代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試問,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的共產主義信仰、反對“三座大山”等教育,中國古代儒家的“三綱”、“五?!敝惖慕逃皇恰按蟮览怼苯逃龁??那么,它們“成功”的奧秘在哪里呢?且不去說我們黨的成功之路,因為這是大家較熟悉的;僅就中國古代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原因當然極為復雜,也是多方面的,但其特點和“奧妙”之一,就是教育的最重要進路——將理論轉化為思想、將思想轉換為具體文化樣態,將“大道理”的東西轉化為思想文化的形式——通俗化、故事化、榜樣化、經典化,而后進行長期的大眾化教育。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進行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如此。所以,能否有效,并不在于是什么樣的“道理”的教育,關鍵在于教育是否得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以為,只要堅定信念,不斷探索,求真務實,勇于創新,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總之,關于政治及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規范規約作用問題,意義重大。它將以“反推”的思維理路,為清晰地梳理人類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的基本脈絡提供一條紅線;它將以反思和重構思想政治教育觀為牽引,推動學界進一步探討和框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疇、基本原理乃至學科邊界;它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主流思想文化或主流意識形態“傳導”、“承續”的基本載體和實現形式之一,獲取堅實的價值依歸和理論依據;同時,它也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成效及學科建設得失,并通過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建設,影響及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等重大問題。時不待我,我輩應當持續前行。

[1] 劉德厚.廣義政治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報告.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人民出版社,1987:10.

[4] 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張澍軍,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8] 列寧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96.

[9] 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10]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03-804.

[11]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張澍軍.試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的若干重大問題[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1).

[13] 列寧全集: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69.

[14] 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1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2004-08-26.

[16] 張澍軍.論新時期德育思維的視角轉換[N].中國教育報:理論版,2001-10-03.

[17] 列寧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76.

The Research on the Stipulating Function of “Politic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discuss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Shu-jun

(Faculty of Marxism,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f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meta-theoretical research areas.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polit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ass and the class society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significant for updating and grasping “the conce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rigin and 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rectly, as well as how to 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justify the functions of normalizing, integrating and leading about the “politics” in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s, viewpoints, directions, principles, etc.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needs to put great emphasis on “fundamental-principle” education. Meanwhile, to stipulate and command the scope of connotations and official du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damental, long-term and overall politics needs to put great emphasis on “fundamental-principle” education too. It is essential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ce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olitical Concept; Fundamental-principle Education

2014-10-20

國家“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211部協辦[2008]6號)。

張澍軍(1950- ),東北師范大學思想理論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G41

A

1001-6201(2015)01-0001-08

[責任編輯:何宏儉]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1.001

猜你喜歡
思想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手机在线看| 少妇精品网站|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色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无码久看视频|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性爱网站| 亚洲无限乱码| 激情午夜婷婷|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第一页|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九九九国产| 亚洲第一黄色网|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在线观看99|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亚洲天堂视频网| aaa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网站|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三级|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美女啪啪无遮挡|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狠狠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主播| 无码内射在线| 亚洲性网站|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亚洲视频二| 久久青草热| 激情综合图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激情乱人伦|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激情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喷水视频|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区一区|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