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洲
超聲造影檢查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王渝洲
目的 探討超聲造影檢查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37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的超聲造影檢查資料,觀察聲像學特征及診斷正確率情況。結果 本組37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的超聲造影檢查診斷正確率為94.6%,時間-強度曲線分析發現病灶始增時間為(9.4±1.5)s,達峰時間為(19.7±4.4)s,消退時間為(16.2±3.1)s。結論 超聲造影檢查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超聲造影;診斷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指甲狀腺癌原發灶最大直徑≤1.0 cm的乳頭狀癌[1]。PTMC的病灶較為隱匿,因此早期難以發現,臨床診斷正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延誤了患者的手術治療,對預后有不利的影響。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37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的超聲造影檢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的聲像資料,將對超聲造影檢查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2010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7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女26例,男11例,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45.7±2.4)歲。
1.2 設備與方法
1.2.1 檢查設備 選用Philips iU 22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頻率14 MHz,機械指數(MI)0.06~0.08,造影成像幀頻為12幀/s,增益調至僅顯示甲狀腺被膜。
1.2.2 造影劑 使用Bracco公司生產的 SonoVue(SF 6) 59 mg造影劑,使用前向瓶內注射5 mL生理鹽水,反復震蕩,混勻。
1.2.3 檢查方法 先采用常規彩色多普勒超聲(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對甲狀腺結節的位置、數目、邊界、形態內部回聲及周圍淋巴結情況進行全面的掃查。然后選擇長軸切面并固定探頭,保證能夠顯示結節全貌及周圍甲狀腺實質,切換至超聲造影模式,單點聚焦置于病灶所在部位以下水平。用20 G套管針穿刺患者肘部淺靜脈建立通道,快速團注2.4 mL造影劑,然后用5.0 mL生理鹽水沖管,保持觀察切面不變,連續實時觀察給藥后3 min 動態圖像,并存入儀器內置硬盤中。由3名工作5年以上經驗豐富的超聲科醫師對聲像圖結果進行分析評價。采用時間-強度曲線(TIC)分析病灶始增時間、達峰時間和消退時間。
本組37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經超聲造影檢查確診35例,診斷正確率為94.6%。超聲發現結節大小0.4~0.9 cm,結節位于左側12例,右側20例,峽部3例。CEUS圖像特征:結節表現為弱灌注或無增強,形態不規則,無明顯包膜,緩慢向心性填充,周邊呈環狀增強并逐漸向心性填充。TIC曲線表現為慢進,緩慢達峰,始增時間為(9.4±1.5)s,達峰時間為(19.7±4.4)s,消退時間為(16.2±3.1)s。
甲狀腺微小癌是甲狀腺癌的一種類型,其發病較為隱匿、不易觸及,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據美國國立癌癥治療網統計甲狀腺癌中乳頭狀癌約占80%[2]。因此臨床一直在尋求一種敏感、高效早期檢測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手段,以便早期確診,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改善患者預后。
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超聲檢查作為診斷和鑒別診斷甲狀腺癌的依據,其中超聲造影檢查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超聲診斷技術,該技術是利用背向散射原理,通過反映組織微血管的灌注而為診斷提供依據[3-5]。超聲造影檢查不僅可以顯示周圍甲狀腺組織的灌注狀態,還可以顯示病灶區域的灌注強度及灌注和消退的順序,通過時間-強度曲線反映始增時間、達峰時間、峰值強度等參數[6-7]。超聲造影增強模式表現為快速從周邊呈環狀增強并逐漸向心性填充,達峰時間的灌注模式為中央缺失,呈現不均勻性,消退時呈離心狀,快于周圍正常的甲狀腺組織[8]。張志文[9]等人的研究認為:惡性結節的超聲造影主要表現為無增強和點狀增強,增強的表面與病變的大小而非組織學特征有關,<1.0 cm的結節主要表現為無灌注,而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灌注強度尤其低。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檢查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穎嫻.聯合常規超聲及超聲造影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中的診斷價值[D].遵義醫學院,2014:22-30.
[2] 唐平章.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2010年版甲狀腺腫瘤治療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10):856-858.
[3] 曾敏霞,王燕,欒艷艷,等.CEUS與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28(6):1081-1084.
[4] 李逢生,韓琴芳,徐榮,等.超聲造影在甲狀腺乳頭癌診斷中的初步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1):1-3.
[5] 褚潔,楊麗春.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超聲診斷及進展[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10):1996-1998.
[6] 白寶艷,張妮妮,白志珍,等.超聲造影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診斷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7):920-921.
[7] 施唯.原發性乳頭狀甲狀腺癌的超聲表現[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7):1110.
[8] 鄭笑娟,張永奎,彭敏霞,等.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超聲造影表現[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19(4):364-365.
[9] 張志文.高頻超聲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臨床診斷價值的探討[D].山東大學,2011:21-3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n diagnosis of papillary microcareinoma of the thyroi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bout ultrasound imaging data of 37 cases with papillary microcareinoma of the thyroid was operated, observed the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Results The rate of diagnostic accuracy in 37 cases by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94.6%, the time-intensity curve showed that lesions enhancement beginning time was (9.4±1.5) s, the peak time was (19.7±4.4) s, regression time was (16.2±3.1) s. Conclusion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has important value in diagnosis of papillary microcareinoma of the thyroi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ing.
Papillary microcareinoma of the thyroid;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Diagnosis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49
四川 641000 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科(王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