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平
摘 要: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加入WTO,知識產權這個話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討論。按照中國特色的常規判斷:越是強調一個主題,越意味著缺少這個主題!目前,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產生、保護能力的薄弱,與的基礎有關;同時,也反映了國家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環境尚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在此,針對知識產權對企業的影響,企業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案例分析等四大內容進行剖析,希望可以為中國企業尤其是大中型國有控股企業提供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關鍵詞: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6-0016-02
一、知識產權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這個名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已不再陌生。知識產權管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引起了大多企業的重視,因為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知識產權可以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大多數的競爭企業在經濟實力方面都大同小異。企業生命力的競爭的關鍵就在于專利技術和品牌,而一個企業如果擁有自身的核心技術,懂得保護自身企業的知識產權,就可以讓自己的企業能夠明顯地領先于同類競爭企業,有一句俗語說得好:“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就是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作用。
2.知識產權保障企業的核心技術不被侵害。在現在的經濟市場發展中,由于侵權而發生的事件屢見不鮮,而一些企業由于這種原因,更是使自身的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創造出的核心技術,卻由于不懂得保護知識產權,而使花費的精力付諸東流,這也大大挫傷了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倘若在企業研發之前就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這無疑可以給企業帶來強大的保障,也讓員工可以更加積極地發揮創新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3.知識產權是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一些企業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中叱咤風云,成為市場中的常青樹,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懂得保護自身企業的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發展最強大的財富源泉和發展動力,它為企業上市以后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大多數企業都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明白擁有區別于其他競爭企業的核心技術,對企業競爭的關鍵作用。但是雖然經過長期的發展,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了解了知識產權管理,但是它仍然是企業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項環節,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力度不夠。企業只是認為知識產權會對自身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將它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來看待,由于一直以來的管理習慣,企業仍然是高度重視有形資產。另外由于對知識產權的知識了解并不深入,很多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由于知識產權意識的薄弱,就會引發企業知識產權知識以及人才的缺乏。而一切發生的原因則是由于企業領導者對知識產權在企業中的地位和發揮的影響認識不夠深入。
2.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積極性不高。仔細觀察市場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某一個企業研發出了新技術,在市場中很快就會涌現出大量的類似的仿冒者。可是由于企業沒有及時地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甚至會由于維權費用較高,放棄對自己權利的保護,從而進入惡性循環,導致知識產權侵犯案件不斷滋生,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
案例一:中國——影響知識產權保護及執行的措施案
2007年4月10日美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DSB)提出申訴,指控中國海關處理侵犯知識產權的措施與WTO規則不符,中國懲治盜版和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刑罰門檻規定太高,為此類犯罪行為提供了“避風港”;要求中國修改著作權法第4條第1款(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等。該案主要涉及的是著作權方面的利益,而著作權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財產的一種重要形式。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等在知識經濟時代給很多人帶來了傳統經濟條件下根本帶不來的財富:比爾·蓋茨主要靠windows軟件成為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著名學者易中天和于丹等依靠《百家講壇》及他們出版的與講壇相關的作品,進入中國知識分子中富人行列;趙本山、小沈陽等依賴自己的藝術表演,讓自己也讓許多與己相關的人改變了命運,成為中國最先富起來的人之中的一部分。這些都說明文化產品在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作為獨立的商品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美國基于自己“文化產品”的制造優勢,試圖通過國際制度的實施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該案可見一斑。
3.企業沒有設置健全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眾所周知,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于企業的核心技術是否保護完好,研發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于知識產權,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應該相當重視知識產權管理事務。可是通過調查發現,中國大多數企業只設置兼職機構和配備兼職人員管理知識產權事務,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會設置專門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人員,更有部分企業根本不關注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機構的不完善,無疑會阻礙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解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
環顧眾多企業的發展形勢,多數企業是一味地重視經濟發展速度,而知識產權保護卻普遍滯后,這就導致企業中或者企業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市場經濟發展越來越混亂,給企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因此切實采取解決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1.加強企業對知識產權的認識,轉變對知識產權的原有觀念。企業應該著重教授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使企業上至各層領導人下至普通員工都應對知識產權有著準確的認識。這就需要企業將知識產權知識融入企業員工的日常培訓當中,而且要通過人力資源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將它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去,以此達到實際的效果。另外要著重培養知識產權管理專員,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特點,有效地進行知識產權管理。轉變原有只是重視廠房和設備等有形資產的觀念,加強對知識研究成果以及知名品牌的重視程度。
2.設置科學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至關重要。因此面對眾多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機構,負責企業日常的知識產權管理保護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實施并監督知識產權管理措施的進度,如果出現問題,能夠采取有效的改善辦法,保障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能夠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有效的作用。
當然,不同的企業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用一把鑰匙去開所有的鎖。”不同規模的企業一定要設置與己相適應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比如若是大型多元化集團產業,就適宜采用集權式知識產權管理模式。因此,企業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設置適合自己企業,能夠為企業經濟帶來最大化利潤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
3.優化外部環境中的知識產權制度。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結構的不斷完善,政府也應該在推動知識產權上發揮積極的作用,如果能夠借助于政府的力量,相信也會對企業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在日常的工作中,政府應該即時下發并傳達知識管理制度,讓企業能夠對最新的政策的得以準確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執法力度,增加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夠對企業加以指導,促進各企業的良性發展,保障各企業的良好競爭環境。
四、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發展
隨著企業知識產權經營機制的逐步實施和完善,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的管理模式也將進一步得到發展和完善,知識產權經營效益將成為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不斷生產和銷售產品,也將生產和輸出自主知識產權的高薪技術。
1.企業技術創新的研發模式向第四代轉變。企業在向第四代研發管理改變的進程中要實現五個轉變,提升四個能力。
實現五個轉變:一是經營策略由技術創新支撐企業發展向主導企業發展轉變;二是競爭方式由適應性向破壞性轉變;三是創新活動由以問題、需求驅動為主向以技術引領為主轉變;四是創新評價由以效益衡量為主向以能力貢獻為主轉變;五是創新成果由知識產權管理向知識資產管理轉變。
提升四個能力:一是創新思維能力;二是科技策劃能力,科技策劃能力基于對科技發展信息的綜合研判能力和創新方向的把握程度;三是科技資源國際化能力;四是體系保證能力,企業應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增強體系執行力,通過推行扁平的網絡組織結構,建立獨立的項目團隊組織,持續提升體系的效能和效率;將研發管理由一個部門提升到針對企業整體創新活動的管理。
2.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式向擴展式轉變。隨著企業技術創新模式向第四代轉變,知識產權的管理模式必然要向擴展式管理模式發展。
3.知識產權經營將成為企業利潤增長的加速器。不遠的將來,隨著企業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經營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作為一個真正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企業,不僅要出精品,而且要出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相對于產品收益的增長來說,技術收益增長的速度將逐漸加大,知識產權經營將成為公司利潤增長的加速器。
五、結論
知識產權管理是新形勢下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健全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簡單的核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削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需要企業提高對知識產權概念和法律關系的認識,建立管理機構,健全管理制度,積極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企業效益,這是企業改革的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 宋偉.服務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知識產權管理問題思考[J].中國科技論壇,2008,(1).
[2] 馮曉青.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基本問題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0,(4).
[3] 李重.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策略措施[J].艦船科學技術,2007,(S2).
[4] 周艷.知識產權管理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合作經濟與科學,2011,(6).
[5] 馬忠法.知識經濟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