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巖
(黑龍江中桂制藥有限公司,黑龍江 慶安 152400)
微膠囊是一種直徑約為1~1 000μm的微型的容器,其形狀和它所包含的物體形態相關,一般而言,包含固體的微膠囊的形狀和固體的形狀完全一致,而對于含液體和氣體的微膠囊則完全不一樣,此時微膠囊的形態為球狀。微膠囊技術的材料主要用于壁材和芯材兩部分。其中壁材主要由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以及合成高分子三類材料構成。除了對其材料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我們必須要對各類材料進行細化,對每一類材料所包含的子材料也要有明確的認識,包括其名稱、種類、材質、特點等一系列特性。天然高分子主要的特點是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成模性,完全無毒,不存在什么安全問題,但是它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其機械強度很差,容易導致原料質量不穩定的隱患,這類材料主要由可膠凝的膠體材料組成。而主要以纖維素衍生物為主的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卻和高分子材料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它較高分子材料有一定程度的毒性,但是毒性不是很大。
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微膠囊的制備技術廣泛涉及物理和化學相關領域,主要運用到物理和膠體化學、高分子及物理化學和材料化學等一些理論和技術做指導,是它們綜合作用的產物。除了從大體上對這種技術涉及的學科領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之外,具體的微膠囊制備技術和過程還和所從事的相關領域和專業有著緊密的聯系,要結合專業領域和知識需求進行制備。一般而言,微膠囊制備技術主要分為三類,根據微膠囊的性質、囊壁形成的機制和成囊的條件具體可以分為物理法、物理化學法和化學法三大類,三類方法各有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不足,只有很好地掌握了三種方法各自的原理、優勢以及不足,才能夠在微膠囊制備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才能夠高效、科學、安全地制備出符合要求的微膠囊產品?;瘜W方法主要有細乳液聚合、懸浮聚合、原位聚合、界面聚合及乳液聚合等,化學制備法的主要優勢主要表現在對疏水性的物質或者疏水性大單體的處理方面,它能夠有效包覆這些物質,加之其各種各樣的原料支持,能夠制備出許多種類型的微膠囊。物理制備法需要借助專門的設備來輔助完成制備過程。在專門的設備輔助作用下,主要通過物理機械攪拌的方法對壁材和芯材進行充分攪拌,從而能夠將其粉碎成很小的顆粒,可以使其充分均勻混合在一起,以方便后期壁材和芯材有機的凝聚在一起而形成微膠囊。
隨著人們需求的發展,我國的高分子材料在維生素藥品中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正在以一種良好的態勢向著穩步成熟、安全的水平進軍。這也有效推動了我國微膠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微膠囊技術的快速發展又不斷地滿足人們需求的增長,從而達到一種有機的平衡。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維生素藥物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材質,借助特定的方法對其進行科學的處理和制備。放眼于當前高分子的應用領域,我們可以發現以藥用高分子材料為囊材制備而成的微膠囊維生素類品正在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當中,在食材的制造和加工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現了良好的發展。相信隨著微膠囊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高分子材料在維生素藥物的運用中會有更廣闊的前景,必將發揮出其核心的作用,有效提高我國維生素藥物的生產加工水平。
微膠囊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運用一種微型的膠囊將相關的固態、液態或者氣態的物質封存起來,使被封存的物質完全與外界的空氣環境隔離開來,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和污染,從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好所包含物質最初的形態和其特質,發揮出最原始的性能。而微膠囊技術在維生素中的利用就是為了通過這種途徑防止維生素藥物在加工和儲藏的環節中被外界的環境所感染或者破壞而喪失其原有的藥性,因此,這種技術在維生素藥品中正取得日益廣泛的應用,這必將不斷提高我國維生素藥物的加工和制造水平,為我國藥物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藥物作為一切治療手段的基礎,在保護和維持人們身體健康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對我國藥物質量和發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對被廣泛用于各類病癥的治療過程的維生素藥物而言,更要不斷發現和探索新的材質,進一步加強和深化高分子材料在維生素藥物中的應用,逐步實現微膠囊技術的普及性和成熟性。
[1] 喬吉超,胡小玲,張團紅,等.微膠囊技術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J].高分子通報,2007,(03):192-193.
[2] 黃嘉駟,蘇艷,周軍,等.致病性大腸桿菌微膠囊口服疫苗的制備及對其免疫功能的評價[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11,32(1):31-34.
[3] 孟祥,李保國,齊正,等.微膠囊技術在中藥現代化中的應用[J].食品科技,2006,(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