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聯儒
(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財務資產部,河南 鄭州 450042)
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成本管控措施探索
毛聯儒
(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財務資產部,河南 鄭州 450042)
2012年以來,煤炭市場急轉直下,煤炭價格大幅下挫。雖然煤炭企業紛紛壓縮產能,降價促銷,挖潛增效,但是受多重因素制約,成本控制異常艱難。降本增效是當前經濟形勢下煤炭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唯一出路。煤炭企業可以通過強化責任會計核算、依靠技術創新突破產量瓶頸,通過管理創新挖掘成本潛力、完善考評制度、采用現代成本管理方法等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煤炭企業;成本;成本管理
2012年以來,受國內經濟發展速度降低、國家加大環保治理等因素影響,能源需求迅速下降,煤炭市場急轉直下,煤炭價格大幅下挫,產品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企業虧損額、虧損面不斷擴大。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1104.5億元,同比下降44.4%,煤炭虧損企業虧損683億元,同比增加61.6%;2014年前11個月全國8個省區煤炭整體虧損,企業虧損面在70%以上。[1]面對不利經濟形勢,煤炭企業紛紛壓縮產能、降價促銷、挖潛增效,然而受煤炭行業生產特殊性、成本剛性增長、歷史包袱重等因素限制,企業成本控制異常艱難,成本下降速度遠遠低于煤炭價格下降速度,成本價格倒掛嚴重,有效降低成本成為煤炭企業尋求自救、脫難解困的唯一出路。筆者針對煤炭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工作中對成本管理的幾點認識,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與措施,嘗試探索煤炭企業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徑。
煤炭企業產品成本具有如下特點:生產中消耗材料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成本結構中材料成本比重大,大部分可重復使用;用工多,工資成本大;成本固定消耗比重大,占到60%以上;[2]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當前,煤炭企業的成本管理仍沿襲傳統體制,即根據成本計劃對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考核,基本仍停留在事后算賬的層面,缺少事中監督和事前的風險預測及控制。煤炭企業成本管理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相關人員成本觀念落后、意識淡漠
在傳統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被歸納為成本節約。從現代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極其消極的降低成本的管理方法。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不能再將成本管理簡單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應從資源配置的優化和資本產出的角度出發,加大煤炭科技投入,提高企業安全裝備的現代化,避免傳統成本支出項目的發生,加強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最大限度實現產品的市場化,加快資本周轉。煤炭市場過去的十年,被稱為黃金十年,煤炭價格高位運行,煤炭企業有相對較大的利潤空間,淡化了成本管理與創新意識,煤炭企業上至企業負責人,下至一線職工,對成本的管控都停留在形式上,缺少積極主動的成本管理意識,企業領導受其本人任期限制,管理行為有短期化傾向。這種現象急需轉變,同時成本管理體制和考核機制亟待變革,以適應現代企業管理。
2.煤炭企業降低成本的客觀制約因素多
一是生產條件制約產量的有效提升。多數煤炭企業所屬礦井地質條件復雜,煤層賦存不穩定,瓦斯、水、頂板災害嚴重,產量提升受到嚴重制約。近幾年人力成本、生產投入持續增加,而沒有新增產量與之匹配,成本上升和效益降低就成為必然。二是安全要求提高壓縮降本增效的空間。國家、社會、企業對煤礦安全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各項安全投入不斷增加,材料、折舊等費用剛性上升,產量因安全問題受到限制,約束了降本增效的空間。三是行業生產特點制約成本管理的效用。煤礦生產比較復雜,主要包括開拓、回采、通風、排水、運輸、維修、瓦斯抽放等過程,除回采出煤,其他過程不出煤或出煤很少,固定費用和生產輔助費用比重大。同時煤炭產出受客觀條件影響大,條件好時出力少產出多,條件差時出力多產出少,投入和產出不完全匹配。這對成本控制和績效考核增加了難度。安全為本的理念和多年來的煤炭好形勢從客觀上弱化了成本效益的地位,煤礦開采設計、采掘布局、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對成本效益的考慮相對較少。四是企業負擔重加大成本控制壓力。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企業富余人員和遺留問題多,安置費用負擔重;最近幾年兼并重組礦井和資源獲取投入大,短期內沒有效益,還本付息負擔重。
3.企業的成本項目涵蓋面小,不能反映企業的產品成本全貌
目前,煤炭企業的成本項目與十年前相比基本上沒多大變化,仍有舊的物資生產平衡體系的影子,只重物化消耗的反應,忽視非物質因素如人力資源、商譽等的消耗,導致成本核算方面的缺失。成本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狀態,這會導致企業決策失誤。煤炭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對企業來說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資源枯竭日便是企業終結時,生產成本中沒有一個反映對企業資源枯竭時補償的項目(沉陷治理費作為維簡費的一個子項目已于2008年5月起停止計提,提取了5年,它應是對企業終結后的處置成本的預提)。另外,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環境成本也應列入成本核算的范疇,特別是環境成本,對煤炭企業來說,國家應從立法上確立煤炭企業的這一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另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應在法律層面建立企業的社會成本的理念,以促使企業建立起系統的成本管理概念。在管理理念上,成本控制也不能只限于事后分析而忽視事前預測,使成本管理預防作用缺失。
4.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成本核算分析流于形式,難以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
當前企業成本是以產品為對象進行費用的歸集,它只提供企業當期消耗轉移到產品中的總額,比如材料、薪酬、電力、折舊、修理、塌陷補償等傳統成本項目,而對經濟責任主體不能很明確地認定,不能利用成本信息去反映和評價內部各單位、各部門、區隊、班組乃至個人經濟責任,只能適應外部成本核算的要求,沒有內部管理的責任成本核算,在內部控制方面,沒有可操作性。一言以蔽之,煤炭企業普遍存在內控會計核算方面的嚴重缺乏,成本核算仍是大包大攬式的粗放型的核算,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炭企業生存發展的要求。
煤炭企業雖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及考核的成本管理體系,但是由于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缺乏必要的現代管理會計知識,加之企業領導只是停留在層面上重視,同時企業的各類定額、計劃,或過于老舊,或流于形式,操作困難,所以導致成本管理失效。
實際操作中管理手段落后,賬目設置不健全,報表項目過于寬泛,亂擠亂攤成本現象普遍,致使隱性成本上升,成本失真嚴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國家對能源生產企業的控制會越來越嚴,限于煤炭企業自身的特殊性,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和開采難度的增大,其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煤炭企業為應對日益嚴峻的形勢,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加快現行的單純的算賬式的成本核算向以管理會計為中心的成本核算轉變的速度,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教育,提高企業全員成本意識,建立健全基層成本核算制度,強化責任會計核算
強化成本意識,使企業全員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每個部門、區隊、班組都將成本管理當作自己的事情,樹立正確的成本節約觀和效益觀。降低成本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支出的減少,而是盡可能提高投入產出比,樹立避免成本支出、減支增盈的成本控制觀。各級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正確處理好成本與技術、安全、質量之間的關系,把經濟與技術結合起來,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在日常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中,樹立起牢固的成本意識,優化設計,加強現場施工成本管理,讓工程浪費、技術浪費即是煤炭企業最大的浪費的觀念深深根植于每一個工程技術人員的腦海中。
建立健全區隊、班組的成本核算制度,關鍵是完善和改進各類消耗定額,并在制度上加以保證,制定科學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量化標準,使企業的各項費用都能分解到各基層班組,明確基層核算點的經濟責任,確定相應成本項目的責任主體和利益主體,形成全員自主控制成本管理的群控網絡,以確保企業利益目標的最大化。
2.依靠技術創新突破產量瓶頸,實現成本有效降低
只要煤炭售價大于邊際成本,增加產量就會有效攤薄固定成本而增加效益。煤炭企業地質條件復雜,生產組織困難多,只有靠技術創新,才能有效突破產量瓶頸。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科研與產業無縫對接。重點解決煤炭企業復雜地質條件下如何提高技術手段,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釋放煤炭產能。煤炭企業應根據煤層賦存情況,在保證接替、保證煤質的條件下科學安排生產,確定主采工作面,推進正規循環作業,充分發揮綜采效能。高效集約化組織生產,合理排算工期,產能釋放有序可控,接替主線穩定集中。摸清地質條件,優化采掘布局和工程設計,進行全面經濟技術分析,減少無效巷道和工程費用。采用先進支護技術,推進差異化支護,推廣先進設備工藝,減少維護費用和設備占用,提高單產單進水平。根據各采掘面煤質條件執行分時段分裝、分運,集中出碴,提高煤質。
3.通過管理創新挖掘成本潛力
第一,建立全面預算控制制度,強化目標成本管理。結合煤炭企業實際,根據歷史數據,運用現代統計學的統計模型和統計軟件,構建符合煤炭實際的成本預算模型,測算企業的目標利潤及目標成本、盈虧平衡點,以此作為控制的依據。為充分調動各基層單位管理成本的積極性,根據區隊班組的工作特點,制訂符合實際的分解目標。
建立全面預算控制,關鍵是各類定額的制定。企業要成立主要領導掛帥、各業務職能部門專業人員共同參與的定額管理小組,采用現場試驗法、技術測定法等多種科學方法來測算消耗標準,并經過一定時間的檢驗,符合實際后,確定控制標準和考核標準。
建立全面預算管理,便于對產品成本進行事前控制,從工程設計到材料采購及各類消耗,完善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工程技術人員做每一項設計時,都要樹立成本意識,對各種設計方案要進行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評估,選擇邊際貢獻大的方案,或通過計算設計工序成本及總成本,建立成本否決制,選擇成本最低、技術上可行的方案。
第二,實行全面成本管理。把成本要素控制和過程控制結合起來,拓展成本管理廣度和深度。認真梳理、分析煤炭生產業務流程,從設計、技術、安全、生產、采購、銷售等環節進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控制。按照總量控制、目標分解、分層落實、責任明確的原則建立健全責任成本管理體系,通過縱向和橫向分解成本責任,使每個過程、每個環節、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處于受控狀態。
第三,健全投資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合理控制投資節奏。做好投資前的盡職調查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分析風險,提出防控措施。加強投資項目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等有關規定,實行專人專項監管,確保項目按計劃按進度實施。建立投資項目后評價制度。經過1—2年的運營,要組織評價,對產生效益、投資回收等情況實施考核。
第四,健全指標分析機制。成本指標分析要形成制度化。煤炭企業要定期召開經營分析例會,分析經營管理、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管控措施。各單位、部門、連隊、班組逐月召開成本指標分析會,分析自己負責的成本指標完成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上級單位、部門要派人參加下級的指標分析會議,形成有效的經營信息暢通渠道和管理體系。
3.完善考核和獎懲機制,嚴格節獎超罰的考評制度
成本管理重在對成本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和獎懲,成本控制要與完全、有效的激勵機制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預期目的和結果。如果只有成本預算目標,而相應的考核制度跟不上,成本預算就形同虛設,更談不上避免成本和節約成本。煤炭企業一方面要嚴格考核,另一方面要實行徹底的成本否決制,目標成本一經權力部門批準下達,在一定時期內不做變動。要鼓勵企業全體員工發揮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完成目標成本或有效降低成本的單位和人員要予以重獎,降低成本帶來的效益按照一定的比例計提獎勵基金,給予鼓勵。對完不成目標成本的,其他指標完成得再好,也不能獎勵,并要處罰,真正體現獎罰分明、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讓成本觀念深入企業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的腦海。
4.采用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努力實現從節約成本到避免成本的轉變
傳統的成本降低基本上是通過成本的節約來實現的,這是一種被動的事后控制的管理方法,雖然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它畢竟造成了成本的支出,是一種資源浪費。現代成本管理注重從根源上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其根本在于從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潛力,重視事前預防。它要求企業在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精打細算,科學組織和實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支出,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我國現有煤礦的實際產能在40億噸左右,在建產能10億噸以上,2014年中國煤炭消費量約為35.1億噸,產能過剩嚴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較為明顯,隨著過去幾年政府煤炭審批產能的逐漸釋放,這一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煤炭價格仍會持續下探,煤炭企業競爭也將更為激烈,過剩產能在消化過程中必然導致一批煤炭企業關閉、破產。煤炭企業如何挺過寒冬期,就要看誰的成本管控水平高,誰的成本低,降本增效是當前經濟形勢下煤炭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唯一出路。
[1]我國煤炭產量出現2000年以來首次同比下降[EB/OL].[2015-05-01].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3/content_2809382.htm.
[2]美國管理行政學院.成本控制最佳實務[M].莫正林,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015-05-18
毛聯儒(1979- ),男,河南沈丘人,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資產部成本管理科科長,會計師,鄭州大學2013級工商管理碩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
F275.3
A
1674-3318(2015)03-0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