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是個性化的,應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同時,批改作業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無聲“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數學作業批改模式,從重視、尊重、愛護和關心學生等人文需求出發,進行批改評價的多維化,提高作業批改的有效程度,讓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呈現螺旋向上的良性循環趨勢。
一、作業批改要及時
如果教師能及時評改學生的作業,那不僅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及時肯定,而且會對學生的行為提供及時的反饋,有利于師生改進教與學的方法,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及時評改學生的作業,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工作積極負責的精神。在教師這樣的工作作風下,會使學生潛移默化,有利于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假若學生作業完成后,教師不能及時評改,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就會大打折扣。信息反饋教師不能及時收到,不能全面了解學生,也不知道自己教學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這樣怎能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呢?同時,還會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教師對工作不負責,做事拖拉,我以后做作業也可以隨便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拖欠作業的壞習慣。
二、善于使用各種有意義的符號
傳統批改作業的辦法是:對的打“√”,錯的打“×”。不少教育專家認為,這種做法過于簡單、粗暴,易刺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學生只知道錯了,卻不知道錯在哪里,又不知道如何改正。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我在多年的批改實踐中不斷嘗試,不斷總結,認為有以下幾種符號值得一用。對的仍然打“√”,錯的打“\”,等訂正對了就接著打“/”,整個頁面給人統一的紅色,再沒有刺眼的“×”。這是師生雙方最愿意看到的結果,帶給學生的心理體驗也是非同一般的。漏掉一個空或者是沒有計算得數,沒有寫單位名稱或答等,就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一個小“?”,落下一整道題就打一個大“?”,學生拿到作業本后,就會引起注意,啟發他們認真思考,然后找出原因。解題方法獨特巧妙的就在題上畫個“☆”,這樣,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看到不同表情的小臉或者印章,都會在內心深處產生碰撞,也會覺得老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他們一樣也有一顆充滿童趣的心,這樣一下子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善于使用有意義的評語
數學作業批改中使用評語,從學生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等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作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也有利于溝通師生之間的思想感情。
1.因人而異,改變評價標準的同一化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們的學生也更不可能完全相同,哪怕他們是在同一個教室里聽同一位教師講授同樣的內容。對一個學生來說,優秀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良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甚至多做對一道題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因此,我們不能光把優秀的作業視為最棒的。用這種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只要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那就值得肯定,值得表揚。在批改作業時,對于優秀學生,寫上一句簡單的:“很好”“不錯”就行了;對于一般學生,可以寫上“如果再努一把力,會更好的”“繼續前進吧!你準行!”;對于學困生,我們最好用一些富有個性的評語;如:“你能把這道題計算正確,太棒了!”“能堅持寫作業真不錯”“只要認真,沒有學不會的東西”“這次比上一次多口算對了5道題,老師真高興”等。這樣,差生就不會對優秀感到遙不可及,對合格麻木不仁,破罐子破摔,而是總能在每次作業后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樂于進取。其他學生也會在自己原有的程度上不斷進步。
2.積極鼓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不能只停留在判斷正誤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基礎。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外在體現主要表現在對作業的書寫、格式、算理及過程上,及時運用評語指出作業中的不足之處能讓學生很快加以改正。如,對書寫糊涂的作業本寫“你很聰明,假如字寫得端正一些,那就更好了!”對書寫格式不合規范的作業本寫“結果正確,但格式正確嗎?”等。對于由于粗心而引起的錯誤,首先要肯定其長處,增強其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改正缺點。“和細心交朋友”“搬走你前進的絆腳石——粗心”“你的字寫得很漂亮,假如再提高一下正確率那就最好不過了!”一方面不打擊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良傾向,培養嚴謹治學的態度。對作業做得正確、書寫漂亮的學生也不能不理,只畫個笑臉了事,還更應該使這部分學生把好習慣保持下去,不妨也寫上一些“你真棒”“真了不起,老師太喜歡你的作業了”“繼續保持!”等。對于這些親切而溫暖、新鮮的評語,學生就會充滿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習數學的優勢得到順勢遷移。當然,寫評語本身要簡潔、明了、自然親切、實事求是、充滿希望、富有啟發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拓寬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
新課標要求我們要注重培養大膽創新、敢于求異、勇于探索的創造型人才。數學作業批改中的評語,在留意學生解題正誤的同時,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我在作業批改中經常利用精妙的評語,像火把一樣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啟發學生去拓展思路,發揮潛能,激活其創新意識。
對于具有多種解法的試題,如果學生只寫了一種,我就會在旁邊寫上:“想一想,還有更好的解法嗎?”“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高招!”“如果不用這種方法,你還會解嗎?”通過這些評語的啟發,學生思如泉涌,既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啟學生的心靈,同時也能開闊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大膽地馳騁想象,標新立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要注重寬容性、激勵性、策略性和啟發性,讓批改發揮出最大限度的作用。
參考文獻:
徐文鳳.如何有效批改數學作業.新課程:教研版,2009(11).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