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媛
摘 要:美術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繪畫水平和藝術修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主要分析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想象力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推進了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美術課的重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充滿幻想的世界里童心釋放,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
一、引入美術故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引入美術故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大膽想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拿出某一件實物放在講臺上,如蘋果,讓學生照著畫,學生剛開始可能會感興趣,時間久了也就厭煩了。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可以用繪聲繪色的語言為學生講述美術故事,如,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學生就會被故事中的毒蘋果所吸引,當學生對蘋果產生好奇心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進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此外,針對畫雞蛋的教學,教師還可以引入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引入美術欣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美術課是一門藝術類學科,美術課中要引導學生認識美、發現美,學會欣賞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富有鑒賞價值的美術畫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對美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例如,在畫風景畫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境,讓學生欣賞美麗的大草原,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自身在大草原中會做些什么,這樣一來,學生會想到騎馬、放風箏、捉蝴蝶等情境,通過這些美妙的情境設置,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了,對于美的感知能力也增強了。
三、引入生活自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當然,對于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不是一兩天形成的,也不是憑空培養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引入生活自然,帶領學生回歸到大自然中去,在生活和自然中認真觀察,結合實際發揮想象,才能夠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美術課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進行寫生,去觀察美麗的雪景、欣賞各種各樣的鮮花、觀賞潺潺流水的小溪等,培養學生的靈感,進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參考文獻:
張桂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