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雪
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沈陽 110161)
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高職院校的焊接實訓教學在整個焊接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社會急需的焊接技能人才的重要環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對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僅局限于技術水平層面,同時對于技術人才的安全生產、規范操作等職業素養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焊接實訓內容設置多樣、實訓環境復雜,實訓安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實訓安全是師生生命、國家財產安全、教學秩序的保障,必須在焊接實訓教學中引起充分重視。那么,如何提升師生安全意識、消除安全隱患、突發安全事故如何應急處理等就成了高職焊接實訓教學過程中不可規避的問題。
焊接實訓安全教育與監管現狀
焊接實訓環境較為復雜,其安全問題大體可以分為電、弧光傷害、有害物質吸入以及易燃易爆物質等幾大類。結合焊接實訓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發現高職院校的實訓安全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共性問題:
絕大部分學生在高職院校實訓課堂上首次接觸專業操作技能,學生受到系統的職業教育,通過反復訓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為今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其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目前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技術水平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實訓安全教育。
在以往實訓事故的總結中不難發現,實訓安全意識的匱乏占事故誘因的80%以上。學生突出表現為實訓好奇心重、安全知識匱乏,安全意識薄弱,在實訓過程中缺少風險評估能力,對于突發狀況缺少應急解決能力等幾個方面的問題。同時,實訓教師難以接受到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在授課過程中僅僅強調操作動作的安全性而忽視了對于學生實訓全程安全意識的逐步培養,對學生出現的安全事故難以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健全的實訓安全管理制度應該包括實訓安全教育制度、設備與工具管理制度、安全問題獎懲制度、實訓安全責任劃分細則、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幾個方面。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這樣就導致出現課堂安全教育不足、設備管理混亂、安全責任不明確,事故責任互相推諉問責困難等現象。對于既有的安全管理條例存在落實不到位的現象,例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未提前排查安全隱患違規操作、勞動保護用品配備不齊全、實訓違規站位、設備擺放未達到安全距離等,使得安全管理條例如一紙空文形同虛設。特別是部分院校缺少實訓事故應急預案,使得事故發生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造成教學秩序混亂甚至踩踏事件,引起更加嚴重的人身傷害。
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其學習自律性相較于本科院校學生較差,在實訓過程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管不嚴格均易引發潛在的安全危機。在實訓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比例嚴重失衡,學生擅自碰觸非實訓設備、提前操作、違規操作現象時有發生。同時也存在安全教育筆試、實訓安全過程考核評定不嚴格按照規定落實現象,安全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職業素養的基本情況。以上種種監管力度的薄弱情況易引發學生安全意識的松懈,隨時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可見加強監管力度刻不容緩。
逐級安全教育,建設安全實訓文化
實訓部門的安全教育要明確分級,學生初入實訓中心要進行第一級即校級安全教育,使得學生了解實訓安全常識以及實訓著裝、紀律等實訓要求,對實訓安全創建初步意識。初次進入焊接實訓室要進行第二級即工種安全教育,使學生意識到焊接工種的特殊性與危險性,掌握焊接安全防護知識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品的取放、勞保用品以及防火用具的使用方法等,進一步提升學生安全意識。每節課的課前實訓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第三級安全教育,強調實訓中常見的安全隱患誘因,實時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的事故處理能力,使之發生事故時能夠自保,減少事故損失。定期進行實訓教師安全培訓,培養其系統、全面安全教育能力。
建設安全實訓文化氛圍,隨著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加大,高職院校開始大批量引進先進的實訓設備,而忽視了安全實訓文化氛圍的建設。安全標語、安全守則、安全警示標的設置能夠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時刻提醒學生安全實訓的重要性與規范性,全程強化學生安全實訓的意識。
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的責任細化是安全實訓的前提。建立實訓分級安全教育制度,明確各級教育的目標及意義,逐步培養、強化學生的安全實訓意識,使其掌握安全實訓風險評估能力對于潛在的實訓危險能夠進行預判。建立設備、工具管理制度,設備啟動前必須進行預檢,設備、工具損壞上報、維修或替換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嚴禁進行嘗試性操作,明確規定設備、工具的日常養護責任劃分。制定實訓安全責任分化細則,明確指出學校、實訓單位負責人、實訓教師所要承擔的安全責任,避免責任承擔不明確,發生安全事故相互推諉的情況,從制度上避免責任主體不明確,安全職責形同虛設的現象發生。設置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應對突發性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預案中應明確規定組織領導,應急處理方法,分工負責,協同合作,后勤保障措施,最大程度上減少事故損失。
學校領導、部門負責人、實訓教師、安全員從四個不同層面進行安全實訓監管,營造實訓安全緊張氛圍,增強全員安全實訓的危機感與責任感。學校及領導對于焊接實訓現場進行定期巡查,對實訓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給出整改意見,對于重大安全隱患要采取強制性懲罰措施。實訓指導教師在學生開始焊接前要查驗勞保用品的佩戴情況,在焊接操作過程中要進行反復巡回檢查,對于安全違規操作要及時制止、指正,每節課結束前對本節安全情況進行點評總結,嚴格按照安全細則評定安全成績。在實訓過程中,單單依靠實訓教師監管安全落實力度顯然不夠,因此每個工位指定安全員,實時監督組內成員的安全操作情況,對于違規操作以及占用安全通道等行為及時予以指正,在保護他人的同時讓個人的安全意識也有所提升。采用全員化、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監管手段,從整體上增強了安全監管力度,促使安全實訓落實到位,最大限度保障實訓安全。
焊接是一種危險性較高的實訓工種,只有不斷強化師生安全意識,完善安全制度,狠抓落實,才能保障實訓的有序進行。目前焊接在安全實訓方面已經取得較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亟待完善的方面。隨著焊接課程改革的進行,實訓安全問題將會引起持續關注,高職教師也會始終致力于提升實訓安全途徑的探究,為學生實訓提供更加安全的實訓環境。
[1]黃章強.基于高等職業院校實訓安全問題的探討[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4:114-116.
[2]豐華濤,趙聰.淺論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體制機制的完善[J].電大理工,2014,4:53-54,56.
[3]蔡蔡君.完善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安全機制的對策分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1,(1)2:40-42.
[4]王麗輝,王長義.“工廠化辦學”理念下學生職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培養[J].電大理工,2012,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