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云南省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管理對策建議

2015-03-31 02:16:23劉友林鄧玉龍肖植文陳良正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17期
關鍵詞:耕地質量建設

羅 雁,劉友林,鄧玉龍,肖植文,陳良正*

(1.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5;2.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昆明 650034)

?

云南省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管理對策建議

羅 雁1#,劉友林2#,鄧玉龍2,肖植文1,陳良正1*

(1.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5;2.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昆明 650034)

對云南耕地利用及保護現狀、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統籌規劃、加大投資、依靠科技。在全面實施“增”“提”“改”“防”等綜合措施的基礎上,以提高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耕地質量、加大力度建設與保護耕地質量、依法管理耕地質量為重點,全面提高耕地質量,確保全省有限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耕地質量;建設保護;對策建議;云南

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載體,更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質資源和人工生態系統。除具備提供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生產功能外,它還具有凈化空氣、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開闊空間及休閑娛樂等諸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1]。當前,我國耕地面積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和建筑用地的增加而急劇減少,耕地質量也因長期的粗放經營而不斷下降。因此,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管理成為提高耕地綜合產能、改善農產品品質、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云南省是位于高原山區的農業大省。保護好有限的耕地資源,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又是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重要保障。根據云南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安排,筆者組織開展了相關研究,在分析當前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對策和建議,旨在為省政府相關決策和立法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1 云南省耕地質量建設及保護管理現狀

1.1 云南省耕地資源及質量現狀 據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和云南省統計局共同發布的《關于云南省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表1~3),2008年全省有耕地624.39萬hm2,比1996年少17.77萬hm2,其中旱地473.90萬hm2,占75.90%,有90.76萬hm2耕地位于25°以上陡坡;有相當數量的耕地位于石漠化地區,地塊破碎,耕作層淺,耕種難度大;還有一定數量的耕地因地質洪澇災害造成地表土層破壞,難以恢復耕種。全省人均耕地0.137 hm2,略高于全國人均耕地0.101 hm2,但仍明顯低于世界人均耕地0.225 hm2的水平[2]。

表1 云南省耕地及25°以上坡耕地區域分布情況

表2 云南省耕地按坡度劃分情況

表3 云南省耕地利用現狀(2007年)

1.2 云南省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成效 土壤是一種資源,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數量的有限性。同時,它又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乃至地球上多種生命形式的生息和繁衍至關重要。近半個世紀以來,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現代農業以不斷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程度和增加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量來獲得作物的高水平單產。但是,隨之而來的土壤退化和生態環境脆弱帶的空間范圍和程度明顯增長,日益嚴重地危及土地和食物的安全及人類的健康[3]。隨著耕地數量的不斷減少和質量下降,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對于確保一個國家或地區糧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近年來,云南省從實際出發全面開展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工作。

1.2.1 大力開展中低產田地改造。云南省是一個高原山區省份,山區、半山區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4%,有近2/3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飯,平均每年農作物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30%,有1/4左右的耕地受到洪水威脅。為改善涉及全省廣大山區、半山區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穩定生產、農業持續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云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09年起以每年200萬畝的進度,力爭用10年到12年時間完成2 0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實現全省農民人均有1畝高穩產農田,實現畝產旱澇保收400公斤以上”。通過幾年的實施,已收到較好的效果,到2013年底全省累計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64.87萬hm2,通過中低產田地改造,共平整土地17.55萬hm2,完成坡改梯7.17萬hm2,配套建設小型水利工程7.4萬件,修筑溝渠3.2萬km,鋪設管網3.2萬km,建設機耕路1.8萬km,累計新增耕地面積1.17萬hm2。項目區的灌溉保證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排澇率達到90%以上,機械運輸率達到90%以上,機耕率達60%以上,可見各項目區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1.2.2 全面推廣地力培肥及科學施肥。有機質是土壤形成團粒結構的良好膠結劑。提升土壤有機質可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透氣性。有機肥是土壤肥力提高和作物持續高產的基礎。它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數量,改善質量,而且能有效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和土壤酶活性。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是最佳的施肥組合。因此,近年來,云南省以推廣農業新技術為平臺,采取多種措施全面開展培肥地力和科學施肥,以改善和保護耕地質量。一是根據農業部的有關部署,從2005年開始,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為重點,在全省129個農業縣和5個省屬農場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累計制訂不同區域不同作物施肥配方6 400余個,發放施肥建議卡2 083萬余份,施用配方肥近300萬t,配方肥使用面積424.67 hm2/次,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0.123億hm2/次,共減少不合理施肥量(純量)近127萬t。目前,全省已基本建立水稻、玉米、小麥、油菜、馬鈴薯等作物的養分豐缺指標體系和部分區域的施肥指標體系,初步建立甘蔗、茶葉、橡膠、部分水果、部分蔬菜的養分豐缺指標體系。測土配方施肥改變了農民的施肥習慣,實現了有機無機結合、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結合,為全面推進科學施肥奠定基礎。二是從2010年開始,組織實施農業部下達的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在全省16個縣累計推廣稻田秸稈還田腐熟技術應用面積18.33萬hm2,冬綠肥種植面積2萬hm2,商品有機肥補貼示范面積1.33萬hm2,帶動全省年農作物秸稈還田達到近30萬hm2,綠肥種植面積達到37.33萬hm2。土壤有機質提升行動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創新了有機肥積造技術和科學施肥技術,促進了全省有機肥使用技術模式由單一種植綠肥向秸稈腐熟還田、商品有機肥應用、酸化土壤改良等多元化發展,培肥改土效果日益顯現,為全面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2.3 有力加強土壤質量管理工作。結合測土配方施肥、節水農業示范和中低產田地改造等項目的實施,一是重點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建立云南省《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二是建立起基本覆蓋全省的土壤監測體系,全省累計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近500個,其中國家級長期定位監測點4個、省級監測點95個、州市級監測點400個,土壤墑情監測點無數,可定期開展監測工作,及時發布地力和墑情信息,為耕地質量建設和農業生產提供監測數據。此外,肥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耕地質量。2000年以來,全省從登記管理入手,切實加強肥料管理工作,到2013年全省累計批準發放肥料產品臨時登記證1 187個、產品正式登記證692個、外省產品備案716個、推薦企業到農業部獲取各類肥料登記證26個。

2 云南省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2.1 耕地資源有限,后備資源開發難度大

2.1.1 耕地數量減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全省實有耕地624.39萬hm2;與1996年第一次土地調查的結果相比,13年間凈減少耕地17.77萬hm2,減少了2.77%,其中水田減少13.83萬hm2,而同期全省總人口增長了11.65%;2013年,全省耕地面積進一步下降到621.98萬hm2,5年間減少了2.41萬hm2,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1.2 田少地多,坡耕地面積大。在全省現有的624.39萬hm2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例不足25%,旱地面積超過3/4,高達473.90萬hm2,產量低下的望天田、旱地合計466.1萬hm2,占76.38%;輪歇地有近100萬hm2,25°以上坡地、梯田、望天田近50萬hm2,二者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接近1/4;全省15°以上坡耕地面積超過220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接近45%,其中25°以上陡坡耕地面積超過90萬hm2,接近全省耕地總面積的15%[2]。全省耕地的3/4分布在山區、半山區,宜耕地面積僅占現有總耕地的84%;不適宜耕作面積高達16%左右,其中將近70%為坡度>25°、水土流失嚴重的順坡耕地,其余30%多為因水土流失、土壤礫質化、裸巖、水源條件差、海拔過高等限制而形成的不適宜耕地。

2.1.3 后備資源不足,開發難度大。全省耕地后備資源不足、分布不均、開發難度大的問題突出。目前,全省宜耕未利用地面積不足30萬hm2,而且地區分布不平衡,60%以上集中分布在滇南的普洱和臨滄,其他地區很少,滇東北和滇西北最少,加之受水熱條件、耕作半徑等因素的制約,隨著時間的推移,可開發的未利用地越來越少,越來越零散,開發難度越來越大。

2.2 耕地占優補劣,雖然中體占補平衡,但是總體質量下降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耕地保護制度最為嚴格的國家。“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政策是耕地保護的重要政策。通過土地整理、復墾、后備資源開發等手段,實現“占一補一”。在耕地數量上基本保持動態平衡,然而在耕地質量保護上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耕地質量的總體水平下降[4]。云南省耕地雖連年占補平衡,甚至補大于占,但總體質量、生產能力下降。一方面,非農建設占用的耕地大多是城鎮周圍和交通沿線質量高、長期投入積累多、設施好的良田;另一方面,開墾荒地主要集中在灌溉條件差的邊遠丘陵山區,新增耕地大都耕層淺薄,土壤養分含量低,排灌設施不配套,漏水漏肥,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

2.3 中低產田地面積大,田間基礎設施不全 耕地坡度和灌溉保障率是衡量耕地質量的兩個核心指標。目前,全省中低產田地面積大,類型復雜多樣,田間灌溉基礎設施不全,老化嚴重,高穩產農田比例下降的問題十分突出。據省土肥站調查,目前云南省中低產田地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高達67.1%,其中80%以上屬于坡耕,缺水,漬澇和瘠薄4個類型,因坡耕導致的侵蝕、干旱、缺素、瘠薄尤為嚴重。現有田間設施多興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標準低,設施不配套,老化嚴重,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不足25%,干旱缺水仍然是困擾制約云南省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由于非農建設占有大量優質耕地,而占優不劣的情況比較嚴重,高穩產農田比例逐年下降。

2.4 耕地土壤養分失調且呈劣化趨勢 據近年開展的全省耕地地力評價結果不完全統計,目前云南省耕地土壤養分失調且呈劣化趨勢。一是土壤酸化加劇,部分耕地酸堿失調。2012年,云南省耕地土壤的pH最小值為3,屬世所罕見;pH 5.5以下的酸性土壤樣點數為34.53%;另有13%的樣點pH在8左右,屬于過堿。二是土壤有機質呈下降趨勢,局部地區堿解氮畸高。全省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32.61 g/kg,較第二次土壤普查(1983年)的56.2 g/kg下降了40%以上,有機質含量不到20 g/kg的耕地占37%,遠低于發達國家40~50 g/kg的水平,如大理市一些土壤肥沃的環湖壩區耕地土壤堿解氮含量畸高,最大值達517.3 mg/kg。三是土壤磷含量明顯提高,局部地區明顯富集。全省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達21.79 mg/kg,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的14.08 mg/kg相比平均增加了54.76%;大理市蔬菜地速效磷最大值達305 mg/kg。四是土壤速效鉀下降明顯。全省土壤速效鉀含量平均為145.12 mg/kg,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68.05 mg/kg相比平均下降了13.64%。五是微量元素仍較為缺乏,但局部地區的含量達作物中毒水平。在全省土壤中,78.26%缺硼,48.34%缺鉬,28.84%缺鋅,16%缺鎂,7%缺鋅;晉寧縣部分種植西芹的耕地硼含量超過40 mg/kg,造成西芹作物硼中毒,葉片畸形、葉表成蜂窩狀。

2.5 重用地輕養地,耕地質量建設投入不足

2.5.1 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面積持續擴大,耕地負荷加大。為扭轉糧食長期不能自給的局面,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云南省大力實施以推廣“兩雜”和地膜覆蓋為重點的“溫飽工程”,為全省糧食自求平衡、豐年有余作出歷史性的貢獻。“兩雜”和地膜覆蓋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高了作物產量,也加速了土壤養分分解轉化和吸收利用。據省農技推廣總站1986年對玉米覆膜栽培的土壤養分分析資料,通過施用氮、磷肥(當時尚未推廣施用鉀肥),覆膜對土壤速效鉀含量的影響十分明顯,比不覆膜的對照速效鉀下降24.5 mg/kg,降幅達10%左右。自2008年以來,云南省大力開展科技增糧工作,骨干增糧措施的實施規模逐年增加,全省耕地復種指數不斷提高,基本處于滿栽、滿插的狀態,耕地負荷繁重,多數耕地基本失去休養生息的機會。

2.5.2 有機肥料投入少,基礎地力下降。近年來,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農業生產對化肥的依賴性增強,農村的農家肥積造設施普遍缺乏,費時、費力積造有機肥料的積極性下降,施用有機肥的量逐年減少,耕地有機養分投入嚴重不足。云南省從1956年起開始施用化肥,有機肥在肥料投入結構中的比例不斷下降,1960年為95.2%,1990年下降到57.5%,到2000年下降到34.1%。長期以來的有機肥料和化肥的施用比例不合理,導致缺素面積日益增加,由土壤板結、次生鹽漬化、酸化、土壤養分失衡等產生的地力退化現象嚴重。

2.5.3 農田肥料投入不合理,產出效率明顯下降。據云南省土肥站對近10年來施肥情況的調查分析,全省化肥施用情況有以下特點。一是總用量呈增長態勢。全省2012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10.21萬t,比2002年的125萬t增加85.21萬t。二是經濟作物用肥量較快增長。近10年來,云南甘蔗、咖啡、蔬菜、水果等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化肥用量逐年增加。2012年,經濟作物化肥量占54.44%。與2002年相比,2008年蔬菜化肥施用量增加99.17%;甘蔗、馬鈴薯分別增加36.74%、54.62%;水稻、玉米、水果增幅較小,分別為14.80%、5.06%、9.06%。三是施肥技術相對成熟的烤煙、油菜等作物單位面積的肥料用量呈穩中有降的趨勢。與2002年相比,2008年烤煙、油菜的化肥用量分別降低了18.20%、25.65%。四是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報酬率明顯遞減。由于長期以來存在“三重三輕”現象(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磷肥輕鉀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輕中微量元素肥料),隨著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云南省化肥利用率出現下降的趨勢,主要糧油作物的氮肥利用率為19.37%~38.17%,磷肥利用率為9.67%~14.18%,鉀肥利用率為19.00%~32.30%,與發達國家和國內先進地區化肥利用率已達50%~60%相比,增產效果已明顯下降。據統計,1960年~1970年,云南省每千克化肥養分可增產糧食26.27 kg,到1999年則降至1.00∶5.77,化肥肥效下降幅度達78%。這與地力下降、養分比例不平衡有直接關系。2.5.4 質量建設投入不足,監測手段缺乏。長期以來,云南省耕地管理主要側重于耕地數量保護,“重工程建設、輕地力培肥”的現象明顯,如在農田整治、土地整理與復墾、中低產田地改造、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等農田建設項目上,由于受資金的限制,工程建設標準偏低,在新增耕地的后期管控和培肥上投入不夠。部分地方在農田建設過程中追求形式,不講科學,采取簡單的機械式平整方式,使得耕地上下土層錯位翻動,導致熟地變生地,造成養分缺乏、土體緊實或黏閉、可耕性差等一系列問題,人為造成耕地質量下降。全省土壤肥力監測已開展20多年,但國家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僅有4個、省級點95個(分布在9個州市),難以覆蓋全省18個土壤類型、1 500多個壩子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及耕地質量區域監測站建設長期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持,工作時斷時續,全省至今尚未開展補充耕地質量的驗收、評定工作。

2.6 “三廢”排放和“白色污染”加劇,耕地污染加重 云南是礦產資源大省,工礦企業眾多,耕地和農用水源因工業“三廢”的排放而造成的污染有加劇的趨勢。據《云南省2011年環境狀況公報》,全省2011年廢水排放總量14.7億t(其中,工業廢水4.68億t,生活污水10.02億t),工業廢氣排放總量17 448.98億標m3(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69.13萬t,氮氧化物排放量54.85萬t,煙粉塵排放量37.38萬t),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17 552.43萬t;工業“三廢”一旦進入耕地,其毒害程度之深、修復難度之大都是難以估計的。據調查,個舊礦區周邊的農田土壤含砷濃度在82~2 533 mg/kg范圍,平均值為1 146 mg/kg,嚴重超出國家標準規定的允許值(30 mg/kg),超標達1.7~83倍,平均超標57倍。云南部分茶葉、三七、卷煙等特殊農產品中也出現重金屬超標的問題。

2011年,全省地膜覆蓋栽培推廣應用面積達171萬 hm2,共使用農用塑料地膜88 764 t,平均達52 kg/hm2;全省地膜回收總量37 767 t,僅占總使用量的42.5%。農田殘膜對土壤的物理結構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且影響土體內部養分、水分的運動;它造成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困難,嚴重阻礙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它與各種飼草混雜造成家畜誤食,引起牲畜消化道疾病,對畜牧業產生危害;最后,它污染農村生活環境。此外,隨著城鎮化和畜牧業規模養殖的發展,大量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未經腐熟的養殖小區畜禽糞便等直接排入排水溝和周邊地區,使得流經區域和周邊地區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將一直以來不太受人注意的耕地“隱性減量”即質量虧空問題予以顯化,使人們進一步認清現階段我國耕地保護的嚴峻形勢。耕地質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間基礎設施、耕地環境等構成的滿足農作物安全和持續產出的能力。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是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重要內容。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以及人口增加的壓力,遏制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的難度加大,通過立法的方式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體系建設勢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所以,必須統籌規劃、加大投資、依靠科技,在全面實施“增”(即增施有機肥)、“提”(即提高肥料、水利用率)、“改”(即改良土壤)、“防”(即防止耕地土壤退化)等保養耕地質量綜合措施的基礎上,重點開展“提”(提高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的地力等級)、“建”(建設高標準農田)、“管”(加強地力評價、依法管理耕地質量)等工作,全面提高耕地質量,確保全省有限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為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堅實的基礎。

3.1 提高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耕地質量 對劃定的80%以上的壩區優質耕地與山區連片面積較大的優質耕地等永久基本農田,堅持多方協作、共同參與、多措并舉、綜合治理,開展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農藝農機技術先進適用、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相適應的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同時,明確耕地質量建設和管護責任,落實管護主體,形成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的長效機制,有效提高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耕地質量。3.2 加大力度建設與保護耕地質量 按照排灌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耕作方式先進、產出效益較高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大力度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有計劃、有步驟地在云南省的糧食生產大縣建立一大批關乎國計民生的耕地永久保護區,進行重點投資。以完善田間基礎設施和提高基礎地力為中心,全面推進標準農田建設和測土配方施肥,加大力度改造中低產田地,開展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有機肥料積造和施用,切實提高保護區內的耕地質量。

3.3 依法保護和管理耕地質量 耕地質量建設是法律法規賦予各級農業部門的重要職責。通過立法確定各級農業部門耕地質量保護的執法主體地位,確保農業部門在耕地質量保護過程中權、責、利的相互統一,使得各級農業部門認真履行職責,依法對耕地質量進行監管。根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對耕地管理的新要求,加快制定耕地質量建設規劃和耕地質量管理辦法,制定和完善耕地質量的責任追究制度、定期檢查制度、質量跟蹤制度、占補平衡質量驗收制度和耕地質量建設保護管理獎懲制度。盡快制訂和發布全省耕地培肥改良建設規劃和耕地質量監測和預警體系建設規劃,出臺土地出讓金用于耕地質量建設的政策、耕地資源有償使用及生態補償制度,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地力評價,推進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將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監測與評價、監督和管理及其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納入各級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經費,扼制耕地“占補平衡”中的數量平衡質量下降現狀,調動農民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的積極性,確保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真正做到“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用養結合、防止污染、綜合治理、高效監管”。

[1] 劉榮志,黃圣男,李厥酮.中國耕地質量保護及污染防治問題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4(29):161-167.

[2]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和云南省統計局.關于云南省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EB/OL].(2014-12-12)http://www.yndlr.gov.cn/uploadfile/Document/20140304140923554.pdf.

[3] 黃俊生,侯憲文.關于保護海南耕地質量和現代農業建設的思考[J].中國發展,2014(1):77-80.

[4] 劉成,趙寶蘋,鄧京虎,等.耕地質量保護若干問題綜述[J].安徽農學通報,2012(9):15-17,21.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Yunnan

LUO Yan1#, LIU You-lin2#,DENG Yu-long2, CHEN Liang-zheng1*et al

1. Agricultural Economy & Information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05; 2.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Yunnan 650034)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protection statu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Yunnan province, an overall idea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that i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plan, increase investment, rel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amount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fertilizer and water, improving the soil, preventing soil degradation in order to maintenanc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ith the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elimited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doing more to construct, protect and manag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accordance with law in Yunnan are systematically propose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Yunnan

云南省政府系統決策咨詢研究項目“云南省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對策研究”。

#并列第一作者:羅雁(1963- ),女,云南個舊人,副研究員,從事農業經濟方面的研究;劉友林(1964- ),男,江蘇張家港人,推廣研究員,從事土肥新技術的研究及推廣方面的研究。 *通訊作者,研究員,從事農業經濟方面的研究。

2014-11-20

S 28

A

0517-6611(2015)17-100-04

猜你喜歡
耕地質量建設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今日農業(2022年13期)2022-11-10 01:05:49
保護耕地
北京測繪(2021年12期)2022-01-22 03:33:36
“質量”知識鞏固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九色国产porny|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成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伊人AV天堂|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五月婷婷综合网| 亚洲毛片在线看|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丝袜国产一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久久|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9啪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制服无码网站|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第一页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在线亚洲小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免费一级毛片| 99热精品久久| 性69交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精品1区2区3区|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91av国产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