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林
沒錢、無房、城市夾縫中生存的打工仔溫華勝為結婚能過上好日子,被招到妻子前任丈夫家作“二兒子”, 還自愿跟這家老人簽訂了“養老單”。與既沒血緣又沒親屬關系的老人能隨便簽訂養老協議嗎?小溫簽訂的這份《養老單》有效嗎?為擺脫《養老單》的束縛,溫華勝匆匆結束了近九年的婚姻。
丈夫病逝,招夫作公婆“二兒子”
1972年出生的付紅,家住邢臺市郊區,和黃濤從小青梅竹馬。1996年6月,黃濤和付紅攜手步入婚姻殿堂。一年后,女兒黃麗的出生更是給這個小家庭帶來無限甜蜜。
然而,幸福轉瞬間戛然而止。1998年初,黃濤與村民打斗,傷了人,被判刑三年。善良賢惠的付紅不離不棄苦等了近三年。沒想到的是,黃濤回家沒多久卻因病撒手人寰。公婆怕付紅孤單寂寞,跟她一起居住,幫她帶孩子、做飯,默默奉獻著光和熱。可是,付紅畢竟剛過三十,過夠了孤兒寡母的日子。
三個月后,經人介紹,付紅認識了溫華勝。從偏僻山區來打工的小溫比付紅還小四歲,初婚,但初中學歷、家境貧寒。嫁給這樣一個無本事而飄忽不定的人,靠譜嗎?歷經生活磨礪的付紅很現實,但考慮到自己有婚史還有孩子,不由降低了擇偶標準。一見面,溫華勝便對付紅怦然心動。在小溫猛烈追求下,沒多久,付紅便被小溫的樸實和善良深深打動。
爹死娘嫁人,黃麗的撫養問題擺到了突出位置。“你跟小溫結合我們沒意見,但我們舍不下小孫女……黃麗是我和你爸一手帶大的,也是我兒子唯一的血脈。如果你執意要嫁,那就把孩子留下,我們不要撫養費。”
聽完婆婆這番話,付紅眼淚隨之奔涌而出:“難道重組家庭就必須離開黃家,留下孩子嗎?”
一句話讓公婆瞠目結舌,愣了半天。說實話,付紅和公婆朝夕相處七年多,沒拌過嘴、沒紅過臉,她舍不下孩子,也舍不下二老。經過商量,付紅和公婆想到一個一舉多得的辦法:讓溫華勝作為“二兒子”落到黃家,孝敬二老。這樣,付紅可以不離“家”,小溫婚后有房住,女兒黃麗也有了養父……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主意是好,可溫華勝干嗎?面對公婆的質疑,付紅心一橫:如果小溫不同意,就“拜拜”。
那天,溫華勝得知要作付紅前夫家的“二兒子”,他的心剎那間被刺痛了,但想到自己沒錢又無房,怎么給付紅幸福?小溫隱忍了半天最終默許了。一周后,付紅坐著溫華勝的自行車,滿心歡喜地到橋東區民政局,辦理了結婚手續。
報恩答謝,簽下《養老單》
溫華勝不聲不響“倒插門”,住進黃家。
婚后,為了賺錢養家,小溫在工地當小工、來磚廠燒磚、去商場拉貨……臟活、累活他都干,黃濤父母一直跟隨付紅夫婦生活,一家五口倒也其樂融融。2004年11月,付紅和小溫的愛情“結晶”出生了,還是個帶“把”的,小溫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天的日子是公婆創造的,咱倆可不能忘記呀!”小兩口對黃家充滿著無限感恩之情,決定給兒子取名叫黃偉,隨前夫黃濤的姓。
就在黃偉滿月第二天,老兩口提議和溫華勝簽訂養老協議,而后分開住。在妻子支持下,小溫二話沒說與黃濤的大哥立下白紙黑字的《養老單》:“老人種地期間,溫華勝每月給兩位老人20元,每年600斤小麥和200斤玉米;二老住所由長子負責,次子溫華勝承擔居住費2000元;二老大病小災,50元以上由長子和次子均攤。”
轉眼八年飛逝而過,黃濤父母不覺已步入耄耋之年,身體逐漸走下坡路。2011年3月,黃濤父親因心臟病突發,住進了醫院,由于救治及時、伺候周到,老人撿回一條命。
那天,黃濤的大哥拿著6000元醫療費找到溫華勝,付紅爽快地拿出3000元交到大哥手上。可是,小兩口生氣的是:“按說公公參加了新農合,可報銷一定比例的藥費,但是大哥、大嫂從不提及此事。”
2013年6月,黃濤父親再次因病住進醫院,花銷2萬多醫療費。但是,黃濤的大哥拿著藥費單找到小溫分擔時,卻吃了閉門羹。
法庭對峙,“二兒子”有養老義務嗎
爭執下,選擇法律維權的黃家,把付紅和溫華勝告上了法庭,請求判令承擔醫療費11425元。
2013年12月14日,邢臺市橋東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庭審當天,黃濤的大哥和父母都沒有現身法庭,原告席上只坐著律師答辯。開庭后,雙方代理律師主要針對養老單的性質和效力及溫華勝該不該履行三個焦點,展開激烈辯論。原告律師認為,這份養老單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才簽訂的,載明了扶養人承擔的義務,是一份遺贈扶養協議。
被告代理律師觀點相反,堅決回擊:“這份養老單中,原告贈與了被告溫華勝什么財物呢?其實一無所有。遺贈扶養協議是有償的法律行為,而養老單中并沒有寫明黃濤父母死后小溫取得遺贈財產的權利。所以,這份養老單不是遺贈撫養協議。”
被告溫華勝表示:“養老單的內容確實是經過協商,是我自己自愿簽訂的。簽訂時,黃濤父母說要分給我一部分財產,但到現在也沒有給我。”
對于溫華勝的身份問題,原告代理人認為:“付紅再婚后生育的男孩取名黃偉,根據當地風俗,溫華勝是入贅黃家,是養老子,所以應承擔贍養義務。”
但被告代理律師反駁說:“孩子姓什么,屬于個人自由。溫華勝在黃家是什么角色?養老單上他是黃家‘二兒子的身份,但是他與黃濤父母沒有血緣關系,與付紅結婚時,都已30歲,屬于成年人,所以不會形成養子女的關系。顯然,溫華勝不是法律意義的‘兒子。付紅作為黃濤妻子、黃家的兒媳,也不是黃家的女兒,所以溫華勝不是養老女婿。溫華勝就是黃麗的養父,付紅的再任老公……前兒媳再婚的丈夫對公婆是沒有贍養義務的,這紙養老單是違背法律規定的!”
凈身出戶,都是《養老單》惹的禍
經過當庭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法院查清了小溫和黃家簽訂《養老單》事實和不愿支付醫療費原因,但鑒于案件特殊性、當事人復雜關系,法官并沒當庭宣判。
《養老單》是否有效力是該不該支付醫療費的關鍵。但主審法官左右為難、很傷腦筋:收成年人做兒子不違反公序良俗原則,這份《養老單》建立在雙方自愿基礎上,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現,應當認定有效。但從法律角度看溫華勝的確不是黃家的兒子,沒有贍養義務,《養老單》又存在瑕疵;如果簡單認定溫華勝不履行贍養義務,顯然對年邁的黃濤父母有失公平,不符合情理。這是因為:付紅再婚割舍不下女兒黃麗,而溫華勝為了同付紅結婚,落戶邢臺市區,住上沒有“房租”的房子,簽下了《養老單》。盡管《養老單》上沒寫明小溫享有的權利,但毋庸置疑,是這份《養老單》幫他克服了種種困難。
綜合考量后,法院判決溫華勝在生效十日內給付原告1.1萬余元。接到判決書,雙方均未上訴。但是,心有不甘的溫華勝未按判決履行債務。半年后,法院強制凍結了他名下的7000元土地補償款。此時,溫華勝擔心殃及付紅,主動提出了離婚。無奈之下,付紅含淚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并到橋東區民政局辦理了“離婚證”。
2014年12月,溫華勝到橋東區法院遞交了確認《養老單》無效的起訴狀。目前,這場訴訟還在審理中。
(文中當事人系化名,未經允許謝絕網上轉載)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