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茹 劉本軻 王大鵬
摘要:土地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根據2012年遼寧省昌圖縣農戶的實地調研數據,分析了土地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資金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分析結果顯示:雖然在戶均經營規模201 hm2及以上時,土地生產率、資金生產率都處于較高水平,但土地經營規模的變化對二者的影響并不明顯;而當土地經營規模擴大時,勞動生產率的變化是明顯的,因而選定勞動生產率最大化作為評定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的衡量標準,然后運用修正的農業生產函數模型測算得出昌圖縣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研究結果表明:昌圖縣的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為 300 hm2,其中七家子鎮的土地適度經營規模最大,為504 hm2,雙廟子鎮的土地適度經營規模最小,為181 hm2。
關鍵詞:農地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流轉;農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 F321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2-0464-03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JP2]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則提出“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這些都預示著土地規?;洜I將成為農業生產必然。土地經營規模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但學者們對是否應當進行農地規模經營并未取得一致意見,部分學者認為“擴大農地經營規模不能成為促進中國農業經濟的現實選擇”[1-2]。一些學者的實證研究也指出,農戶經營的土地規模對土地產出率基本上沒有促進作用,甚至還會降低土地產出率,即二者存在負相關關系[3-4]。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規?;a不僅可促進農業機械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率和邊際效益,而且有助于利潤率的提高[5],因此一些學者積極倡導農地使用權合理流轉集中,推進規模經營[6-7]。雖然對土地是否應當進行大規?;洜I存在很多爭議,但大部分學者都主張對農地進行適度規模經營[8-13]。遼寧省昌圖縣是全國知名農業大縣,對其進行農地適度規模經營研究有一定現實意義。
1研究區域概況和數據來源
11研究區域概況
遼寧省昌圖縣位于遼寧省最北部,人口104萬,[JP2]區域面積4 324 km2,耕地面積約26萬hm2,是全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JP3]地、著名的畜禽生產加工基地。昌圖縣地理位置位于123°32′~124°26′E,42°23′~43°29′N,南與開原市接壤,西接法庫縣,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左翼后旗相連,東北與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雙遼市相毗鄰,屬于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豐富,年降水量655 mm,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旱作農業地區。
12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對遼寧省昌圖縣昌圖鎮、八面城鎮、雙廟子鎮、曲家鎮、寶力鎮和七家子鎮等地2012年農戶土地經營情況的實地調研,調查對象為從事農業種植的普通農戶。本次實地調查采用重點調查、隨機調查與面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首先選取有代表性的鄉鎮,其次在每個鎮隨機走訪 1~2個行政村,最后每村隨機調查20戶左右的農戶。共發放問卷280份,實際有效回收276份,有效率9857%。
13數據說明
本調查將年滿16周歲、身體健康的個體算作1個勞動力,60周歲以上的勞動力根據個體健康及體力情況算作半個勞動力或不算作勞動力,80周歲以上老年人不作為勞動力進行統計;為了增強數據的可比較性,根據當地農業生產情況,本調查對象全部為旱田玉米種植戶,文中所說的“農地”均為種植玉米的旱地,統計面積為農戶實際經營面積,農地經營規模分組是在遵循統計學原則的基礎上,根據昌圖縣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的分組。
14相關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定義為:在現有經濟和技術水平條件下,能夠實現各生產要素最優組合,使農戶勞動生產率最大時所經營的土地面積。
[JP2]農戶是指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普通家庭,包括農閑兼業的農戶家庭。普通農戶的基本特征是:自有少量小型農業機械,經營土地面積不大,農地經營主體主要為家庭成員等。調查結果表明,研究區域家庭戶均勞動力為266人,戶均農地經營規模為102 hm2,平均受教育年限在7~9年之間,平均生產性投入為3 935元/hm2,平均機械投入為637元/hm2。
[BT(1+1]2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資金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BT]
國內學者從不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利益角度出發,用不同研究方法和評價標準對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得出了不同結論。[JP2]現有研究中,農地適度規模經營最為常見的評價標準有土地生產率、資金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確定適宜昌圖縣實際的土地適度經營規模評價標準,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資金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21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
土地生產率是指農地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在本研究中指1 hm2的玉米產量。計算公式為:土地生產率=農地糧食總產量(kg/農地總面積(hm2。將昌圖縣各地區產量根據不同組別進行平均化,研究土地生產率與土地經營規模的關系,根據調查樣本情況,運用等距分組原理將樣本分成7組,由表1可以看出,全縣玉米平均產量在133~167 hm2這一區間最高,為11 033 kg/hm2,此時的土地生產率最高;當經營規模大于或小于這一區間時,產量都低于這一區間;還可以看出,當經營規模小于133~167 hm2這一區間時,隨著經營規模的增加,平均產量是逐漸增加的;當農戶經營土地面積達201 hm2及以上時,玉米的產量也是相對較高的,但是總體上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的關系不是十分明確。[FL]
[F(W10][HT6H][J(]表1昌圖縣部分鄉鎮不同土地經營規模的土地生產率[J][HTSS][STB][JY]
[HJ5][BG(!][BHDFG3,W5,W55W]鎮名[B(][BHDWG12,W55W]不同土地經營規模的土地生產率(kg/hm2
[BHDWG12,W72,W8。5,W72W]0~033 hm2034~066 hm2067~100 hm2101~133 hm2134~166 hm2167~200 hm2200 hm2以上[BW]
[BHDG12,W5Q2,W72DW,W8。5DW,W72DWW]昌圖鎮9 80310 29010 63511 25011 25011 25010 850
[BHDW]寶力鎮9 93810 17011 01810 61311 2309 75011 588
七家子鎮9 00010 4109 92310 73312 00010 4639 750
八面城鎮9 65510 56010 86811 13010 83610 24510 875
曲家鎮9 7858 87310 30510 25310 86810 26010 718
雙廟子鎮9 75010 47010 90511 68510 5009 75011 250
平均9 72010 29010 59010 91311 03310 24510 845[HJ][BG)F][F)]
[FL(22]22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資金生產率
資金生產率是指資金消耗所取得的效果或效率,通常用單位資金所生產的產品量或產值來表示(本研究選取產值,其計算公式為:農戶糧食單位總收入(元/hm2/單位總成本(元/hm2。這一指標表明農業生產投入的單位資金在生產年度內所提供的凈產值或總產值,提供的產值越多,經濟效益越好。本研究用1 hm2總收入與投入的比來表示資金生產率,通過計算可知,昌圖縣玉米投入的平均成本為 7 749元/hm2,通過公式計算資金生產率,詳見表2。可以看出,剛開始隨著土地經營規模的擴大,平均資本生產率逐漸變大;到達一定程度后,資本生產率開始變小,當土地經營規模在201 hm2及以上時,資本生產率又達到一個較大的值,這說明適度的規模經營是能夠提高資本生產率的,但總體看來,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對資金生產率的影響不是十分顯著。[FL]
[F(W11][HT6H][J]表2昌圖縣部分鄉鎮不同土地經營規模的資金生產率[HTSS][STB]
[HJ5][BG(!][BHDFG3,W5,W55W]鎮名[B(][BHDWG12,W55W]不同土地經營規模的資金生產率
[BHDWG12,W72,W8。5,W72W]0~033 hm2034~066 hm2067~100 hm2101~133 hm2134~166 hm2167~200 hm2201 hm2及以上[BW]
[BHDG12,W5Q2,W72DW,W8。5DW,W72DWW]昌圖鎮230296232232232261257
[BHDW]寶力鎮231243260247257241269
七家子鎮232230243245259261232
八面城鎮232229259261255247255
曲家鎮234231255243260252253
雙廟子鎮241246259263271216276
平均233246257252257247257[HJ][BG)F][F)]
[FL(22]23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勞動生產率
勞動生產率是指單位農業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指1年內生產的產品價值,取決于農業總產值和農業就業人口,計算公式為: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戶農業總產值(元/農戶農業就業人口(人。從表3數據可以看出,隨著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的擴大,勞動生產率隨之變化的趨勢是顯著的,且農地經營規模與勞動生產率成正比關系,當農戶經營201 hm2及以上的農地時,人均收入可達16 229元,說明適度的規模經營可以提高農戶的收入。
24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農戶經營201 hm2及以上的土地能夠產生較高的土地生產率、資本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說明適度土地規模經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濟效益。但在3個指標中只有勞動生產率與農地經營規模有明顯的正向變動關系,因而本研究選擇勞動生產率最大化作為評定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的衡量標準。
3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測算
依據上述計算得出的土地生產率、資本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在農地不同經營面積區間的數值,利用修正后的農業生產函數可以測定農戶適度經營規模。
31適度經營規模測算模型說明
以“理性經濟人”假設為基礎,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根據調查情況設定:純收入=總收入-總成本,即:
[FL]
[F(W10][HT6H][J(]表3昌圖縣部分鄉鎮不同土地經營規模的勞動生產率[J][HTSS][STB][JY]
[HJ5][BG(!][BHDFG3,W5,W55W]鎮名[B(][BHDWG12,W55W]不同土地經營規模的勞動生產率(元/人
[BHDWG12,W72,W8。5,W72W]0~033 hm2034~066 hm2067~100 hm2101~133 hm2134~166 hm2167~200 hm2201 hm2及以上[BW]
[BHDG12,W5Q2,W72,W8。5,W72W]昌圖鎮1 1764 5356 6908 30010 67214 67416 228
[BHDW]寶力鎮1 0723 3886 0378 02111 23012 31616 258
七家子鎮1 0683 1705 5857 89411 26313 21213 833
八面城鎮1 0973 5776 7529 51011 26013 19817 285
曲家鎮1 1633 4956 4388 56811 78613 97816 595
雙廟子鎮1 1023 3695 9118 39411 13110 86416 365
合計1 1303 5826 2358 57011 25113 19916 229[HJ][BG)F][F)]
[FL(22]
[J(]TR=P×Q-C。[J][JY](1
式中:
[J(]Q(L,,H=ALαβHγ(A為常數;[J][JY](2
[J(]C=PLL+P+PHH。[J][JY](3
則
[J(][JP2]TR=P×Q-(PLL+P+PHH=ALαβHγ-PLL-P-PHH[J]。[JY](4
式中:TR為純收益,元;P為農產品市場價格,此處為玉米市場價格,元/kg;Q為農戶農產品產量,kg;L為農戶家庭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的時間,d;為資本投入量(包括生產性投入和機械投入,hm2;H為農戶經營土地規模,hm2;PL為勞動力價格,元/d;P為農業資本價格,元/hm2;PH為土地流轉價格,即土地承包費用,元/hm2;α、β、γ為待估參數,分別為勞動、資本和土地的產出彈性;式(2采用C-D生產函數。
根據多元函數極值條件,得到滿足收益最大化時的適度經營規模:
[J(]H=γPLL/αPH[J]。[JY](5
32參數估計及結果確定
對式(2兩邊取對數,可得:
[J(]ln(Q=C+ln(L+ln(+ln(H[J]。[JY](6
基于實地調研獲取昌圖縣Q、L、、H的不同數值,運用計量經濟軟件Eviews 60對式(6進行估計。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調整后的R2=0972 987>08,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度非常好。從檢驗值(T值、P值看,各要素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即都對農戶家庭農業收益有顯著影響。影響因素從大到小排序分別為農地經營規模、資金投入量、勞動力投入量,說明農地經營規模對農戶收益影響最大。α+β+γ=111>1,說明樣本地區農戶農業生產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表明在當前經濟和農業生產水平下,昌圖縣擴大土地經營規模所帶來的產出增加比率大于投入增加的比率,此時擴大農地經營規模是有利的。
最后確定昌圖縣農業生產函數(表4為:
ln(Q=4670 3+0183 5ln(L+0331 8ln(+0593 9ln(H。[JY](7
根據昌圖縣實地調研數據和具體情況修正,統計分析得:PL=35元/日,PH=6 363元/hm2,L=118 d。將數據帶入式(5得,H=300 hm2,即昌圖縣農戶適度經營規模為300 hm2。
[F(W8][HT6H][J]表4農業生產函數估計結果[HTSS][STB]
[HJ5][BG(!][BHDFG12,W6。4,W5W]變量系數標準誤t值P值
[BHDG12,W6,W6。3DW,W5DWW]ln(L0183 4770052 1803516 2150000 7
[BHDW]ln(0331 8130057 0915811 9780000 0
ln(H0593 8620068 2528701 0840000 0
C4670 3360364 88812799 380000 0
R20973 797
調整后的R20972 987[HJ][BG)F][F)]
基于昌圖縣各鄉鎮的實地調研數據,運用修正的農業生產函數模型以及Eviews軟件得出昌圖縣各鄉鎮的勞動力和土地的產出彈性,并計算得出各鄉鎮的適度經營規模??梢钥闯觯鬣l鎮的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收益都有較大影響,絕大多數鄉鎮的適度經營規模都大于200 hm2,只有雙廟子鎮的土地適度經營規模小于200 hm2,為181 hm2,且為全縣最小值;七家子鎮的適度經營規模最大,為504 hm2,其次為昌圖鎮,為412 hm2(表5。[FL]
[F(W+44mm][HT6H][J]表5昌圖縣各鄉鎮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測算結果[HTSS][STB]
[HJ5][BG(!][BHDFG12,W9,W82。6W]地區名αγPL(元/dPH(元/hm2L(dH(hm2
[BHDG12,W9,W82。6DWW]昌圖鎮0129 5090540 146566 975123412
[BHDW]寶力鎮0172 1560602 048577 215112309
七家子鎮0121 7360698 853446 120122504
八面城鎮0172 1260753 229466 480109338
曲家鎮0225 4320651 301606 090129367
雙廟子鎮0151 4270484 020346 495108181
昌圖縣0183 4770593 862506 375118300[HJ][BG)F][F)]
[FL(22]4結論
通過上述計算分析得出主要結論:(1 通過分析研究昌圖縣農戶土地經營規模與土地生產率、資金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發現,農戶經營201 hm2及以上的土地時能夠產生較高的土地生產率、資本生產率、勞動生產率,說明適度的土地規模經營能夠提高農戶收益,但在3個評價標準中只有勞動生產率與農地經營規模有明顯的正比關系。(2 昌圖縣的
[FL]
[H4D]
平均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為300 hm2,其中七家子鎮的農戶土地適度經營規模最大,為504 hm2,其次為昌圖鎮的 412 hm2,雙廟子鎮的土地適度經營規模最小,為 181 hm2;從土地產出彈性看,各鄉鎮的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收益都有較大影響。(3根據農業生產函數測算及參數估計可知,在農地經營規模、資金投入量、勞動力投入量3個影響收益的主要因素中,農地經營規模對農戶收益的影響最為顯著,研究區域當前農戶的農業生產處于報酬遞增階段,且現有農戶的戶均實際經營規模遠小于全縣的適度經營規模,需要進行土地流轉。
[HS2][HT85H]參考文獻:[HT8SS]
[1][(#][JP3]陳健 農業規模經濟質疑[J] 農業經濟問題,1988(3:3-6,1
[2]王誠德 農地經營規模與經濟發展——對中國農業發展基礎構造的理論思索[J] 經濟研究,1989(3:47-53,46
[3]任治君 中國農業規模經營的制約[J] 經濟研究,1995(6:54-58
[4]蔡基宏 關于農地規模與兼業程度對土地產出率影響爭議的一個解答——基于農戶模型的討論[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22(3:28-37
[5]李玲 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 理論導刊,2009(5:47-49
[6]朱曉霞,張襄英 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的穩定與規模經營的戰略選擇[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21(6:353-356
[7]張忠法 大力促進土地規模經營條件已經成熟[N] 農民日報,2008-05-12(3
[8]陳湘珍 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形式——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調查與思考[J] 唯實,2009(1:43-46
[9]石磊,孟慶成,王長海,等 適度規模經營:現代農業的重要突破口——關于阜城縣適度規模經營情況的調查報告[J]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7,30(4:47-50
[10][(#]蔣和平 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N] 農民日報,2013-01-01(3
[11]王曦關于農地股份合作社發展的思考——以江蘇地區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0:414-419
[12]魏聳,金書秦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研究綜述與展望[J] 農業展望,2012,8(4:27-31
[13]張光輝 農業規模經營與提高單產并行不?!c任治君同志商榷[J] 經濟研究,1996(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