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從以往傳統的經濟時代轉變為知識經濟時代,在這一范圍內的數字圖書館正是知識的匯集地,同時也是知識經濟最為重要的物質形式及基礎設施。數字圖書館的資源聚合對知識利用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已愈來愈得到突顯。故此,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及資源間的社會網絡關系來解決這一領域的實際問題就顯得比較重要。本文主要就當前數字圖書館服務的現狀進行詳細分析,并結合實際對基于社會網絡的數字圖書館和服務產生的影響加以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研究對實際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社會網絡;數字圖書館;影響
從上世紀末以來,關于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就已經逐漸的得到人們關注,對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挖掘和有效利用的研究由于缺乏客觀性,對異構信息資源的智能聚合還沒有探索到有效的途徑,從而使得數字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以及共享,在資源上就造成了浪費。基于這一背景對數字圖書館服務在社會網絡作用下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就有著實際性意義。
1 社會網絡與數字圖書館服務理論分析
1.1 社會網絡的主要理論分析
針對社會網絡來說其主要是通過多節點所構成的社會結構,在這一結構中的組織及個人都是節點,而對其進行連接的社會關系就是線,這樣就構成了社會網絡圖。在社會網絡的理論方面是多樣性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六度分隔理論及并行生產等理論。所謂的六度分隔理論其最為核心的思想就是一種聚合產生的效應,在信息手段的作用下 把相關聯的人和人以及人和資源進行匯聚在一起,這樣就能夠產生一個可以信任的網絡[1]。而在并行生產的理論方面主要就是通過匯集分散的投入以及努力進行完成特定任務,其在信息收集和處理上有著很大優勢,能夠大大降低信息產業中人力成本。
1.2 數字圖書館服務中應用社會網絡的重要性分析
數字圖書館主要就是擁有專人等相關資源的組織,其對數字資源進行組織以及挑選,從而提供智能化的翻譯以及存儲等工作,進而將這些數字資源快速經濟的被用戶所利用。數字圖書館是無國界信息空間,其通過專業分類以及檢索的手段,可以讓用戶在社會網絡下,不受時空限制的對這些資源進行利用。
與此同時,數字圖書館還為在這一空間領域聚集的用戶提供了知識交流以及創新的服務平臺,這樣就能夠在使用數字圖書館服務過程中不僅獲取數字資源,還能夠通過廣泛的交流獲取新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網絡的形成以及展開的范圍也逐漸的擴大[2]。通過數字圖書館5S模型可以得知,在這一構成中社會是最高的層次,而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正是對這一層面的體現,在這一交流過程中和實際社會的交流比較的類似。
2 社會網絡對數字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及服務模型構建
2.1 社會網絡對數字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分析
數字圖書館資源社會網絡關系的形成方面,在數字圖書館資源間的關聯構建主要可以分為幾個重要層面,即:社會網絡關系形成以及資源數據提取和聚合模式。而最為重要的就是社會網絡關系的形成,其優勢是結構關系的明朗清晰。通過社會網絡關系中的凝聚子群以及中心性等建立不同館藏資源間關聯,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將檢索結構關聯性以及價值性得以提高,對其查詢的結果以及規范信息資源管理得以優化[3]。
數字圖書館資源社會網絡可視化方面,可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在社會網絡的關系形成方面最為主要的就是能夠提供多個聚合應用的數據關聯訪問,可以把不同資源關聯特性以及不同資源間建立的社會網絡加以整合提取,再接著依照用戶檢索條件和內容提供可視化試圖,這樣就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檢索結果的無序化以及單一化,在檢索方面更加的智能化。
在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平臺上,用戶能夠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在社會協作以及信任機制等形式作用下,和實際的交流有著諸多相似處,所以可以通過社會網絡的分析方法對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進行分析,從而對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將社會網絡應用到數字圖書館的服務當中已經在國外有了實際發展。由于數字圖書館是知識服務的空間,所以其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數字資源,最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這一服務平臺幫助用戶來建立一個交流協作機制,針對這些用戶群提供個性化服務,這就有著實際性意義。
2.2 社會網絡下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型的構建
通過以上的相關分析,可以將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型的重點放在通過社會網絡關系將用戶和數字圖書館資源進行合理組織上,并要能夠把用戶的特征以及關聯加以表示出來,在社會網絡分析法的作用下對知識的團體進行有效識別。首先要能夠對數字圖書館用戶的社會網絡關系進行詳細分析,在對服務網絡中的知識團體發現之后,建立基于用戶知識庫以及知識團體庫,在此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智能化以及個性化的推薦服務。
在對社會網絡基礎上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型進行構建時,要先對知識團體進行確定,針對不同的團體以及不同背景用戶間往往能夠提供更為廣闊的信息來源,這樣就能夠啟發新的思維,而這一弱聯系基本上是在小團體間存在的,其能夠起到為知識擴展以及延伸的橋梁作用。再者就是對知識團體內部關系網絡的確定,以及對知識團體和知識團體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從而來找出所存在的弱連帶關系以及承擔聯系的關鍵個體,對其可能需要的信息進行分析。最后就是可通過六度空間的理論對個體的人際關系網加以分析。
在對社會化網絡進行分析過程中可通過自我中心網的分析法以及社會中心網的分析法進行實際分析。前者主要是在數字圖書平臺上將每個用戶作為一個節點進行分析其和用戶的聯系根據弱連帶理論測量關系的強弱,主要依據互動頻度和感情力量以及親密程度、互惠交換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判定。在社會中心網的分析法的作用下主要就是通過點度中心度進行分析,由于數字圖書館網絡當中有著諸多知識團體,所以對局部中心進行考察比較有意義,倘若是一點有著諸多鄰點與其有直接聯系,那么這一點就是局部的中心點。
其中的字母A和字母I就是局部中心點,也就是在知識團體當中的核心人物,與之相鄰的就是次要的核心人物,例如D、F、C等,它們就在這里起到了連接橋梁的重要作用。而在社會網絡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型方面主要涵蓋著數字資源以及評論平臺和標簽平臺以及用戶管理等等服務模塊。其中的用戶管理模塊主要就是管理用戶注冊信息以及維護更新用戶個性化信息;而在評論平臺方面主要就是為用戶提供對各種數字資源的評論,從而生成以及維護評論集。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數字圖書館服務的完善過程中,需要通過其他的技術進行支持,而社會網絡以其先進的網絡共享技術對數字圖書館服務的質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隨著技術方法的豐富和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完善,數字圖書館服務也會不斷的深化健全,在提供的服務上也會更加的個性化以及人性化。而在現階段改進數字圖書館服務的方式以及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的付出努力,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夠建設一個高技術、高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用戶。
參考文獻
[1]于海東.社會網絡中的知識擴散路徑優化設計[J].情報科學,2014,3(07):45-46.
[2]許弘翔,肖雨晗.基于SNS的高校圖書館微博知識推薦可視化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2(09):12-14.
[3]劉磊,郭詩云,林小娟.基于社會網絡理論的用戶參與的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述評[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4,3(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