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統明李海錦
(1.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南京 211300; 2.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農業局,江蘇南京 211300)
豬流行腹瀉的診治
陳統明1李海錦2
(1.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南京 211300; 2.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農業局,江蘇南京 211300)
2014年豬流行腹瀉在美國大規模爆發,死亡仔豬近700萬頭,隨后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爆發,面對席卷全球的豬流行腹瀉疫情,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各國都在抓緊研發疫苗,美國上市了腹瀉RNA核酸疫苗,中國也研發了滴鼻免疫的流行腹瀉疫苗。
豬;流行腹瀉;診治;預防
在豬的各年齡層中哺乳仔豬的發病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育肥豬發病率低,死亡率也很低;其實豬流行腹瀉病毒在各年齡層都會發病,但是以仔豬最為嚴重,經濟損失較大,即使發病的仔豬康復,日后大多數成為僵豬。下面介紹關于豬流行腹瀉的診治:
本病主要是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經消化道及鼻腔感染后進入腸道,在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大量增殖,使得小腸上皮細胞變性壞死,造成小腸功能障礙,其吸收電解質和水分的能力受到損傷,同時腸黏膜細胞分泌酶的功能也下降,導致消化吸收不良,糖類消化不完全而使其積滯在腸腔,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短鏈有機酸,從而導致腸腔內液體滲透壓增高,使細胞運輸電解質和營養物質的功能紊亂,造成水和電解質的流失,出現脫水、低鎂、低鈣以及酸中毒等一系列癥狀。
新生仔豬的潛伏期通常為24~36h,育肥豬為48h。病豬開始體溫稍升高或仍表現為正常,出現精神高度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腹脹,嘔吐,隨后出現劇烈腹瀉,糞便惡臭,如水樣,糞便內含有黃白色的凝乳塊,呈黃綠色、灰黃色或灰色,并混有氣泡,腹瀉最嚴重時,排出的幾乎全是水。哺乳仔豬吃乳或吃食之后部分仔豬發生嘔吐,日齡越小,癥狀越重,1周齡以下的新生仔豬在發生腹瀉后3-4d,通常因脫水導致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達50%;出生后立即感染本病時,病死率更高;而斷奶豬、育肥豬和母豬常表現為萎頓、厭食和持續約1周左右的腹瀉,而后逐漸康復,部分康復豬會出現發育受阻而成為僵豬。成年豬可見精神不振、嘔吐和厭食等癥狀,數天即可康復。感染豬流行性腹瀉的病豬消瘦脫水,皮膚干燥,病理變化主要在小腸。小腸膨脹積氣,其中充滿淡黃色液體,腸粘膜有明顯的卡他性炎癥,腸壁變薄零星有出血點,腸系膜淋巴結水腫,小腸絨毛變短,嚴重的萎縮或消失。胃經常是空的、或充滿淡黃色液體、或有多量黃白色的凝乳塊,如果沒有混合感染則其他器官變化較小。
因為豬流行性腹瀉是病毒病,所以本病目前沒有特效的療法,除了用一般的隔離消毒和對癥療法外,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病毒性腹瀉的方法,疫苗緊急免疫效果不佳。國內有一些學者用中藥的方法治療,也為豬流行腹瀉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的控制病毒性腹瀉的方法就是返飼,但是很多小規模豬場返飼效果不佳,現代化豬場返飼成功率相對較高。對造成仔豬腹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脫水和酸中毒,為此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顯得極為重要。據程伯蓮等報道,自由飲用口服補液鹽對仔豬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效果較好。
近年來,對豬流行性腹瀉疫苗的研制和應用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已研制的疫苗的種類主要有滅活苗、弱毒苗、和轉基因植物疫苗。美國上市了腹瀉RNA核酸疫苗,中國也研發了滴鼻免疫的流行腹瀉疫苗。滅活苗的安全性較好,母源抗體對免疫效果的影響小,免疫妊娠母豬后,產生的母源抗體對仔豬的保護性較好,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組織滅活苗。目前,細胞滅活苗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為細胞滅活苗的制備不僅簡單,而且很方便。另外,作為緊急預防時也可用高免血清。如今,植物高效基因載體系統和遺傳轉化技術業已發展,利用轉基因植物生產基因工程疫苗,并將其用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已成為植物基因工程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國外的學者將研制的轉基因植物疫苗飼喂小鼠,可誘導小鼠產生全身免疫和黏膜免疫,這為研制豬流行性腹瀉口服轉基因植物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付德江.豬流行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貴州畜牧獸醫,2014,(3):47.
[2] 張保國,王汝良,王海春,等.豬流行性腹瀉的診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