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連 朱云芳
(山東省招遠市畜牧獸醫局,山東招遠 265400)
分娩母豬的接產和助產
王永連 朱云芳
(山東省招遠市畜牧獸醫局,山東招遠 265400)
母豬的飼養管理對于養豬產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關系到經濟效益的高低,特別是母豬的臨產前的管理以及母豬的分娩的接產更是重中之重。
母豬;飼養管理;臨產;分娩;接產;異常情況處理
母豬分娩前7天就應做好產前全部準備工作:第一,準備好專用的分娩欄或產房。產房溫濕度符合要求(室溫保持20℃以上,相對濕度80%以下),采光良好。冷秋、寒冬和初春季節供暖保溫,防止賊風侵入。產前3~5d,對產房進行清掃,再用水沖洗,干燥后可用燒堿水(2%)(最廉價且效果好)嚴格消毒,然后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有條件的可用熏蒸消毒,則更為徹底。產房消毒后要保持干燥并空置一周。必要時,可在產前鋪上新的清潔墊草。第二,清潔豬體并消毒。移入前用清潔溫水徹底洗刷豬體,為防止豬虱和疥癬等皮膚病的發生,可用2%敵百蟲溶液對豬體消毒。第三,準備好接產用具。有關接產用具,如護仔箱、消毒液(濃度5%的碘酒和0.01%濃度的高錳酸鉀)、耳號鉗、磅秤、照明燈和毛巾等都要準備齊全。第四,做好分娩母豬產前的預防接種。妊娠母豬產仔前20~30d應接種大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疫苗,以提高初乳的抗體水平。
母豬臨產前3~5d開始減料。對于膘肥的、乳房飽滿與紅腫的,每天要在原來喂料的基礎上少喂0.5~1kg,喂2.5~3kg;膘情一般的按正常量的80%給料,喂2.8~3.2kg,過瘦的母豬最好不減料。但到臨產前當天要減到常量的50%以下,喂1kg。無論母豬肥的瘦的產前一頓停喂。
2.1 母豬即將分娩的征候
母豬即將分娩的檢查可歸納為“三看一擠”。一看尾根。母豬臨產前尾根兩側下凹,陰門松弛紅腫。二看乳腺。母豬在產前15天左右時,乳腺因逐漸膨大而下垂,至臨產時乳房顯著膨大,有光澤感,兩側乳頭呈“八”字形向外分開,像兩條黃瓜一樣,俗稱“奶頭夯,不久要生產”。三看母豬的行為。一般母豬在臨產前都會表現食欲減退、起臥不安、陰部有黏液流出、排尿頻繁,于圈舍內頻繁活動,并叼草絮窩,俗稱“母豬頻排尿,產仔馬上到”。一般上述現象出現后的6~12h,母豬就要分娩了。一擠就是擠乳頭。在通常情況下,母豬前乳頭排出濃乳汁后的24h左右,分娩即啟動;中間乳頭排出濃乳汁后的12h左右,分娩即啟動;后乳頭排出濃乳汁后的3~6h,分娩亦將啟動。由于乳汁出現的多少和早晚同母豬的身體狀況和所攝入飼料種類有關,因此上述時間限定并不是絕對的。若工作人員用手輕擠母豬的任何一個乳頭都能擠出較多的濃乳時,則意味著母豬分娩即將開始了。俗話說“奶水穿箭桿,產仔離不遠”。
2.2 安全接產
分娩是靠子宮收縮和腹肌產生間斷性的強烈收縮,由兩者產生的擠推力把胎兒從產道逐漸推出。通常分娩母豬每5~20min生產一頭仔豬,整個分娩時間可持續2~5h。如母豬產前運動不足或分娩時周圍環境干擾就會延長分娩時間,有時長達10h。在分娩過程中,應安全接產。(1)初產仔豬的護理。仔豬產出后應立即用毛巾將其口、鼻附著的黏液擦掉,再將其全身擦干,然后剪斷臍帶。如果氣溫較冷,則應事先準備仔豬專用的保溫箱,將仔豬放入保育箱內烘干身體,然后斷臍。斷臍方法為:用手指先將臍帶中的血液向腹部方向反復抹擠,于距離仔豬腹部5cm左右處剪斷,截斷面用5%碘酒消毒;臍帶斷端傷口一般很容易愈合,通常臍帶3~5d后因干燥收縮而自然脫落。接著稱量仔豬初生重,并記錄;然后打耳號、剪牙、斷尾。為了避免先出生的仔豬被母豬踩傷或壓死,應將仔豬放在護仔箱中。當母豬分娩時間較長時,可以在分娩間歇時把仔豬從護仔箱中取出吃奶,盡快使仔豬在生后吃到初乳。第1次初乳,最好是在出生后3h內,這時仔豬對初乳營養吸收更充分,有利于仔豬的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同時也有利于刺激子宮收縮,加快分娩過程。在給仔豬喂初乳前,應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乳房,并擠出乳頭管中已存的少量乳汁,再給仔豬喂初乳,可減少仔豬感染病原的機會。在喂初乳前最好先口服鏈霉素(100萬單位,一瓶喂一窩仔豬),以預防仔豬黃白痢。(2)胎衣處理。妊娠期胎豬的生長部位位于兩側子宮角,分娩后,兩串胎衣會相繼排出。接產人員應對胎衣排出情況進行仔細檢查,如果在胎衣一端形成堵頭或胎衣上的臍帶數與產仔數相同,表示胎衣已經排完,這時就應將胎衣和臟的墊草一起清除出去,防止母豬吃胎衣而導致形成吃仔豬的惡癖;如果胎衣滯留在子宮里,或排出有困難時應注射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排出胎衣。否則易引發產生子宮炎。
3.1 誘導分娩
豬產仔時多數為例臥,當見到母豬局部努責,全身發抖,陰戶流出羊水,兩后腿伸直,尾巴向上翹時,即會產出仔豬。產仔時第1頭與第2頭有較長間隔(可長達2h)是正常的,但如果以后的產仔間隔超過20min,則要進行仔細檢查,檢查時要注意衛生,應使用橡膠手套、潤滑劑并注射抗生素。查明原因后,要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可使用催產素進行誘導分娩。如發現死胎,要及時處理。
3.2 難產的處理
母豬發生難產的情況不多見,不到分娩豬的2%。母豬難產的最普遍原因是子宮肌肉收縮無力或仔豬過大引起的產到性難產。(1)是否難產的判斷。仔豬分娩過程中,胎兒因多種原因不能順利產出,稱為難產。出現下列情況可以判定為難產:妊娠期延遲;經過延續的陣痛后,母豬表現出衰弱和體力耗盡;陰戶處有棕褐色及惡臭的排泄物;產下部分仔豬后,陣痛消失,母豬顯現衰弱;從母豬的陰道排出血污染和仔豬排出的胎糞,但卻遲遲不見仔豬產出;母豬表現出持續性的陣痛,但就是產不下仔豬。(2)難產的防治措施。助產員在實施助產之前,必須先查閱檔案,以此確認母豬的理論預產期。若盲目實施手術助產或使用催產藥物,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母豬很可能會流產。當確認為難產而無法自然娩出時,手術者要先檢查母豬產道的異常(否阻塞或其他異常情況),然后方能實施助產術。助產前可用肥皂水仔細清洗母豬外陰并用溫水沖洗干凈,再涂抹消毒液,降低助產感染風險。術者要戴消過毒的長臂橡膠手套,助產器械也要進行消毒,并在手臂上涂抹潤滑劑(凡士林或液體蠟),可有效防止感染。當發現分娩母豬子宮收縮無力時,可使用催產素(20~40單位),間隔15~20min,作肌肉注射。當手術者把手伸進母豬的陰道時,通常會刺激子宮收縮,這樣甚至不需要使用催產素。如果仔豬體型相對較小,當拉出一頭或多頭仔豬時,刺激了子宮收縮,促使其他仔豬的自然產下。當胎兒過大或母豬體弱無力陣縮時就容易發生難產或產程過長,當產程超過5h就需人工助產,在檢查胎兒沒有異位或胎兒過大的情況下,可注射催產素(垂體后葉素)加強子宮收縮,使胎兒產出。助產后應給母豬注射抗菌素藥物。如果母豬已怒責陣痛超過24h,甚至呈現毒血癥現象而導致助產無效時,可實施剖腹產。通常不推薦施行剖腹產手術,原因是剖腹產手術操作不當會對生產母豬造成嚴重傷害,導致母豬不再受孕或生產性能下降。
3.3 搶救假死仔豬
若判定產出的仔豬處于假死狀態,須立即采取施救措施。通常采用這樣簡單實用的操作方法:一只手倒提仔豬兩條后腿,另一只手則拍打其前胸和后背。另一種施救方法是:用左手托抓仔豬的臀部,右手托抓仔豬頸背部,兩手同時進行前后運動,使仔豬身體自然伸屈,促進其呼吸。
多數母豬集中在夜晚分娩,這會給接產等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此時如欲調節一下分娩時間,將分娩集中到白天,可在母豬預產期前40~50h,若在上午9時至下午16時進行肌肉注射每頭0.1~0.5mg劑量的前列腺素F2的類似物一一氯前列烯醇,藥物注射后25h,90%左右的分娩母豬都會集中到次日的白天分娩。
母豬的妊娠期平均為114d(110~120d),一般推算母豬預產期按114d進行。可采用“加4減6法”:即配種月份加4,配種日期減6。例如配種日期是4月20日。月份4+4=8,日期20-6=14,所以預產期應是8月14日。但月份有“大”、“小”月之分,需要適當調整,故預產期應是8月12日。也可采用“三三三法”,即把母豬的妊娠期記為3個月3周零3天。另外,也可采用查表法。
[1] 邊學軍.分娩母豬的接產方法介紹[J].養殖技術顧問,2010,(12):32.
[2] 賈振嶺.母豬接產助產技術[J].豬業觀察,2010,(8):10.
[3] 蘭勇.母豬產仔的接助產技術[J].畜禽業,2003,(1):29.
王永連(1972-),女,獸醫師,本科,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