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在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僅有國有企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數量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所帶來的經濟總值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文主要是針對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的現狀,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以及以后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見解。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問題;對策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這樣的基本經濟制度下,使得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從而為我國的經濟的增長添磚加瓦。在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保障下,我國政府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十多年來,為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了諸多鼓勵辦法和有利政策,這使得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整體實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然而,就不同行業的民營中小企業個體而言,還是有許多的問題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企業融資難問題。此外,許多民營中小企業在人才管理,制度體系等方面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鑒于此,本文針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現狀,分析總結了當前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當前的發展環境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一、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概述
1.民營中小企業的概念
“中小企業”的概念源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Small Business”概念,在不同的國家的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于小企業有著不同的界定標準。而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依據企業從業人員數量、營業額、資產總額等指標,并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將中小企業分為了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種類型。顧名思義,中小企業指的是在經營規模上較小,雇用人數較少,營業額不大的企業,并且其在經營上大多由管業主進行直接式管理。而所謂的民營中小企業,顧名思義,則指的是所有的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業。
2.民營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民營中小企業是促進市場競爭和經濟繁榮的基礎力量,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和推動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從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整體實力而言,其在助推我國經濟增長方面的力量是不容忽視,也是不可否認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民營中小企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時,從世界各國的歷史發展來看,通過大力發展民營中小企業,繼而讓他們積聚實力,是各國實現工業化進程,走向發達國家的畢竟歷史進程。而在我國,民營中小企業不僅帶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總值的增長,而且在提升我國軟實力方面也有功勞。特別是在促進社會穩定中,民營中小企業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說,民營中小企業在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3.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現狀概述
從近幾年來的調查數據顯示來看,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數量逐年上升,生產的增長幅度也在加大。民營中小企業在國家及地區的現代化、工業化進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從當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個體的實力而言,由于屬于民營性質,企業投資方也較為單一,因此在企業規模上大多較小,這就使得這些民營中小企業往往存在著資金鏈周轉不起來,甚至斷裂的財務隱患。此外,在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民營中小企業在專業技術方面,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存在著資金不足,技術落后,并且技術引進難度大等局限,由此導致了我國許多民營中小企業還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產品生產上,在銷售方面多以低利潤銷售,這就使得個體的中小企業發展緩慢,這些局限的存在,給民營中小企業實現規模化、可持續化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二、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優勢所在
1.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
與許多的國際化大企業相比,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國際化的企業公司與國外的企業在資金或者技術,人力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國外爆發金融危機勢必對期公司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我國的大企業公司產生影響。但是與國際化的企業不同的是,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大多數是在國內發展,與國外合作較少,這樣使得在金融危機發生時能有效的規避風險。
大多數的民營中小企業一般湖的投資的渠道較窄,獲得的投資數額也較少,所以,一般情況下,當我國的中小企業收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時,所遭受的損失也是有限的。
2.企業經營機制相對靈活
在我國的民營企業中,大多數是家族的企業,正是這種家族繼承企業的方式,使得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在經營機制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權。在企業的管理控制上,領導人可以根據多年的管理經驗進行改變企業的運行機制,促進企業內部秩序更加合理,生產渠道更加廣泛。
企業的經營機制還會影響到產品的生產,這樣更有利于企業生產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民營中小企業一般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辦事效率高,對于市場的變化可以及時的響應,迎合市場需求。
3.企業資金負擔較小
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在資金來源方面一般以自籌為主,因此負債率較低,企業負擔小。許多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于企業所有者自籌,雖然這使企業在融資方面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但同時由于資金來源單一也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優勢。一般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自籌的資金負債率一般遠遠低于其他籌集資金的方式,這樣有效地減少了企業的負擔,緩解了企業的壓力。
4.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國際化趨勢越來越強
隨著我國加入WPO組織,以及科技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民營中小企業走出去的趨勢越來越強。我國與國外的技術經濟合作也在改革開放之后變得越來越密切。民營中小企業走出國門,一方面是銷售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在技術生產上也是學習的好機會。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辦廠要符合國外的市場需求,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這樣才能穩扎穩打。
5.民營中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
我國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支持保護政策會使得我國的的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得更為迅猛,數量還戶繼續呈現上升趨勢,不僅如此在一些偏遠地區,民營的中小企業也會由于多方面的資金幫助得到發展。
在就業方面民營中小企業起到不容忽的作用。目前我國就業壓力很大,而民營中小企業可以有效緩解就業問題,隨著中小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社會上的就業壓力也就越來越小。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民營中小企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科技進步的同時,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當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從目前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的,我們大致的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1.融資渠道單一,融資困難
因我國目前經濟的限制,雖然在國家政府方面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在資金問題上還是有融資不足的問題存在。此外,民營企業一般規模都較小,個體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投資,而很少有合作的大企業對民營企業進行資金的幫助。一方面是因為民營中小企業的投資發展會有風險,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會付之東流,另一方面,一般大企業會把更多的資金投資在對自己企業有利潤的地方,而目前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還遠遠落后于國有的大企業,這樣一來,民營企業還不能對國有企業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2.缺乏先進技術,科技實力不足
科技力量不足的原因具體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實力不夠,另一方面就是自主研發實力薄弱。經濟實力不夠,資金緊缺,就沒有辦法引進新的先進的生產設備,這就使得生產力低下,利潤就不足,利潤不足就又會出現循環問題。由于民營的中小企業的操作人員整體素質較低,對科學技術的引用的觀念不強,并且受素質的限制不能自主的研發科技生產模式。
國外的中小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科學的生產計劃。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應該多向國外先進的企業學習,無論是在科技還是在管理上,都應汲取有利的東西,認真學習和借鑒。
3.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受人口、政策、投資環境、市場、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約,民營中小企業大多在我國的東部發達地區較多,而西北等偏遠地區發展的較為緩慢。這樣致使地區之間的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平衡,經濟差距越拉越大,偏遠地區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更加受限制,經濟水平更為落后。
4.政策環境不完善
雖國家對民營中小企業有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力量遠遠不足。國家應加大環境政策的完善,對市場上出現的問題不能給予引導,使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走許多的彎路。此外,在一些領域中,企業進入的門檻過高,過多的資金使得許多想投資辦企業的人望而卻步,因此,政府應當適當降低準入門檻,只有降低門檻才會有效地促進行業發展。
5.綜合競爭能力不足
競爭力不足是一個綜合性的因素。競爭力不足表現在多方面,包括上面所提到的問題,融資困難,政策不完善,技術科技水平較低等因素,還有現在市場的多元化,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各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越來越密切,國家間的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使得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加之經濟全球化經濟危機的影響,競爭力不強的民營中小企業或許會面臨倒閉的風險。提高競爭力才是企業立足的關鍵。
四、促進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對策思考
1.健全融資市場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融資困難。出現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是融資市場不健全,企業的融資的渠道較為單一。對于民營中小企業而言,融資主要依靠小銀行,而小銀行內部也有過多的問題存在,致使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從根本上健全小銀行的管理體制,加強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減少融資困難的問題,促進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多元化,從而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
2.引進先進技術
目前我國科技水平雖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與國外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在技術方面要引進國外先進科學的生產技術,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提高生效率,擴大生產規模,節約人力減少成本。
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可以提高資源的可利用性,減少資源的浪費,從這個角度也可以減少生產成本,從而也落實了科學發展觀。
3.完善進出口管理體制
出口產品的審批過于嚴格,使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很難走向國外,發展受到限制。完善我國的進出口管理體制,降低進出口審批標準,擴大出口的渠道,使民營中小企業走出去,擴大生產規模,促進企業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形勢不斷,國有企業只有走出去才可以學到更多的競爭經驗,提高自身經濟實力加強。
4.優化生產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民營中小企業應根據市場導向,優化產業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也可以根據政府的引導,不要盲目的跟風隨大流,這樣往往會導致投資的失敗,經濟效益低下。產業結構不穩定,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所以,優化生產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十分必要。
5.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應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培育科技人才,生產高科技產品,使產品更有競爭力,減小對國外技術產品的依賴,這樣才會在國際化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改革開放加之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得科學技術在生產方面變得尤為重要,科學技術成為核心競爭力。
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于生產員工要選拔素質較優的。另一方面要在員工的待遇方面有所提高,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進行科技創新大賽,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促進企業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分的論述,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等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各個民營中小企業還要更注重細節,特別是在科技和生產的可持續化上,不斷完善經營管理體系,努力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經驗,使自身的產品能夠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最終,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聚集賢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梁婧.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2.
[2]黃嫦嬌.民營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運營資金管理研究[J].財會研究,2014(02).
[3]曹華政.林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3.
[4]馮進路.論中小企業的存在、發展和對中小企業的扶持[D].鄭州:鄭州大學,2001.
[5]畢偉大,張倩.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民營中小企業競爭情報需求分析[J].情報探索,2014(01).
[6]王英捷.借力資本市場推進民營中小企業創新發展[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4(03).
[7]梁婧.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2.
作者簡介:竇俊峰(1992- ),男,漢族,遼寧沈陽人,渤海大學經法學院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王晶(1977- ),女,渤海大學經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