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行業是目前我國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企業的發展路徑一直是熱門的研究話題。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企業巨頭紛紛采取了并購重組的方式擴大其商業版圖,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本文從并購的財務協同效應角度分析互聯網企業并購過程中的效應以及潛在風險,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企業并購;財務協同效應
隨著互聯網行業逐步成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互聯網企業巨頭們為了迅速擴大企業競爭優勢,憑借其在細分市場的壟斷地位頻頻對外收購或投資。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在赴美IPO之際投資優酷、高德地圖、恒大足球俱樂部、銀泰等,為成就史上最大IPO打下堅實基礎。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京東商城、58同城等,進一步擴大其商業帝國版圖,股價一路攀升。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式進入新一輪并購高潮,對我國互聯網的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財務協同效應是企業并購的主要動因之一,企業通過并購獲得規模經濟、降低經營成本、增加盈利增長點、節約融資成本等財務上的競爭優勢。同時,上市公司并購會給企業股票價格帶來積極影響,給投資者正面的預期,最終增加企業市場價值,使股東利益最大化。互聯網行業作為目前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以技術、客戶為導向來組織自身資源。然而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更新換代極快,客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地變化,因此互聯網企業必須以高強度壓力、高人力資源、高財務資源投入取得在短期內高速的發展和增長,并形成寡頭壟斷,控制客戶以及市場,若達不到其發展的要求和節奏就被快速淘汰。因此并購對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對互聯網企業在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協同效應進行分析。
一、互聯網企業并購財務協同的正面效應
一般來說,財務協同效應不僅包括企業通過合并活動實現的依靠稅收籌劃、證券交易等因素所帶來的純現金的收益,也包括由于資金集中使用和資金結算等金融活動的內部化、對外投資的內部化等活動帶來的財務運作能力和效果的提高。最終財務協同效應與經營協同效應、管理協同效應一起促進企業效率的提高,從而增加企業價值。
1.提高盈利空間
(1)增加用戶流量。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價值對互聯網企業的戰略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企業的盈利增長主要來源于用戶,如何發掘潛在用戶、拓展關系鏈、增加流量入口是互聯網企業發展的首要戰略目標。通過并購其他互聯網企業,能夠有效地獲取用戶群,增加用戶使用量,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空間。例如騰訊收購58同城,58同城作為當前分類信息服務領域最大的服務商,除了擁有本地化服務的天然優勢外,還積累了大批的中小商戶資源,為騰訊的O2O生活電商領域的生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用戶資源。其他的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及百度,也收購了不同領域的網絡交流平臺企業,為其戰略發展提供廣泛的用戶基礎。
(2)產業鏈上下游整合。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紛紛打破界限,互相融合,通過互聯網線上操作和宣傳為線下傳統的生產經營提供方便和優惠。因此現在的傳統行業相當于互聯網企業的上下游企業,互聯網企業通過并購傳統行業穩定了線下業務的質量,并且控制成本,為其穩定快速的擴張業務提供有利的保障。
(3)豐富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模式。為了鞏固、擴大企業的商業版圖,互聯網企業并購逐漸出現多元化并購現象。多元化并購可以分散風險、獲得高利潤機會,并且在企業在無法增長的情況下找到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對于互聯網企業可以利用原有的技術和用戶基礎,拓展新的領域,可以擴大自身業務范圍,獲取利潤新增長點,為核心業務提供現金支持,并且提高企業的形象和知名度。
(4)降低成本。對于互聯網企業,并購能夠減少成本,其中包括技術開發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時間成本。互聯網企業主要依靠技術創新,然而憑借自身的技術和固有的人力資源很難跟上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和技術的日益更新。同時,互聯網企業要打造全方位的商業生態系統,必須涉及到不同方面的技術,重新招聘相關人才或者轉換自身開發功能的成本會比較高,因此通過并購相關企業能夠利用對方的人力資源、客戶資源和技術資源,減少時間成本。
2.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1)進入資本市場。進入資本市場是許多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和國際經濟一體化增強,許多業績良好的互聯網企業出于壯大勢力的考慮往往投入到資本運營的方向從而尋求并購。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半年內并購公司超過12家,包括高德地圖、優酷土豆等企業,為投資者描繪了宏大的藍圖,以戰略投資為策略提升IPO估值。京東在上市前得到騰訊入股,騰訊作為京東的一個重要股東,除了將原有的資源如電商業務注入京東,還會開放一部分特有的資源給京東,京東估值大大增加。
(2)股票預期效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股票價格的高低。預期效應的作用使企業并購往往伴隨著投機和劇烈的股價波動。如果效益較好的收購方并購市場評價較低的的目標企業,由于并購后市場對企業股票評價發生改變而影響股價,市場對并購后的企業評價提高而引發雙方股價上漲,從而產生股票預期效應。比如騰訊投資華南城消息發布之后,華南城股票一度上漲60.83%,而后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
(3)提高信用評級,降低融資成本。互聯網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以及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實現企業并購之后,擴大企業規模,增強實力,降低風險,因此可以提高企業的信用評級,從而降低融資成本。比如華南城在騰訊入股后,美銀美林認為,此舉顯示騰訊對華南城的信心以及加強雙方于電商物流的合作,因此該行將華南城的資產凈值折讓由45%下調至40%,目標價相應由4.9元調升至5.5元,維持“買入”評級。而接著華南城獲得擬于中國發行本金總額最多為43億人幣的365天期短期融資券的相關批準。
二、互聯網企業并購財務協同的負面效應
互聯網企業通過并購獲得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等許多財務上的正面效應,但是并購過程中以及并購之后的整合過程中由于并購雙方的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組織架構的不同給企業帶來潛在風險,甚至會在財務上帶來負面效應。
1.整合風險與成本。企業規模增長,管理的復雜性和組織協調難度加大,可能會出現規模不經濟。互聯網企業在整合過程涉及戰略、技術、專利、人力等多方面的調整,整合成本增加。有些互聯網企業并購只是為了增加企業價值而入股目標企業,沒有全資收購,在整合過程可能會遇到較大阻礙。另外,互聯網企業的價值和市場潛力往往被高估,并購后其經營業績未必能達到預期水平,從而使經營協同效應、管理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都無法有效發揮。比如國內戶外用品企業探路者收購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戶外運動交流網站,收購綠野網后在短期內對探路者公司經營業績沒有重大影響,綠野網年收入低于公司年收入的2%,原因是戶外旅行綜合服務平臺需要一定時間的投入期,該平臺在探路者入股后的前三年實現整體的盈虧平衡,因此在短期內不會對探路者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同時,探路者與綠野網在經營風格、企業文化、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投資后若不能對標的企業進行有效的企業文化理解和資源優勢的互補整合,可能給公司業務整合協同效應的發揮帶來一定的風險。
2.經營風險。我國互聯網企業成長時間較短,產業環境變化迅速,企業急于通過并購豐富盈利模式以期做大做強。因此在實施并購時,如果盲目地進行擴展經營領域,特別是進入一些非相關性的新領域,就會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互聯網企業業務比較單一,主要依靠技術創新和網絡優勢,若新業務涉及企業不熟悉的與現有業務無關新領域擴展時,企業在要承受著技術、業務、管理、市場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比如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不僅給了微信支付一個絕佳的應用場景,也讓大眾點評獲得了微信的基礎平臺和支付支持,然而大眾點評無法獲得微信帶來的流量優勢。
3.融資風險。企業在并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一般通過債券融資和權益性融資。然而我國互聯網企業融資途徑較少,主要通過海外上市以及風險資金投資。但是,這類資金受到金融市場的成熟程度、投資者的投資意向以及政府監管等因素的制約,支持企業并購的難度很大,也不易迅速見效。因此,企業往往主要依賴債務性資金,但是高負債導致高額的資金占用成本和財務風險。同時我國互聯網企業大多選擇海外上市,并購引起的財務狀況惡化造成市值下跌,容易引起外資對我國優勢互聯網企業的公開市場收購,給企業帶來發展的風險。
三、建議
企業并購是一把雙刃劍,在并購之前必須結合互聯網行業特點,充分考慮并購之后給企業帶來的的財務效應,評估其正面效應以及負面效應。
1.衡量企業并購所帶來的成本與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是企業投資決策中的重要環節,目的是評估在投資決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尋求最佳經濟決策。首先互聯網企業在計劃并購前應考慮并購所帶來的的短期效益以及長期效益。短期效益一般風險較低,在公司層面可以進行分析預測,比如股票預期效應等。但是由于互聯網行業的技術不斷創新變化,企業間競爭激烈,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協同效益在未來的發揮難以預測。因此企業應該評估并購行為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在這基礎上對長期效益進行分析預測。同時,并購成本也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成本包括并購過程中所發生的收購成本、談判成本、溝通成本、信息成本等,這些與并購的方式有關,是能夠預測和控制的。但是對于長期成本,尤其是在整合過程中的改制成本、注入資金成本等等,這些成本是難以控制、不斷變化的,應該進行充分的評估。
2.選擇適當的并購方式和支付方式
企業并購方式主要是資產收購和股權收購。資產收購是指收購者以支付有償對價直接取得目標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資產所有權的一種收購方式,可以直接取得目標公司的優質資產而不影響目標公司的股東權益。股權收購是指購買目標公司股東的股份,或者收購目標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通過并購行為成為目標公司的股東從而達到控制目標公司的目的。若收購公司對目標公司的無形資產、供應渠道、銷售渠道等資源本身感興趣,應采取資產并購。但是要資產收購會增加整合成本,逐步過渡的過程中生產經營可能短期受到影響,而目標公司長期經營的而建立的品牌知名度讓渡到新企業時不能確保100%被認可或對接。同時,資產收購不能控制目標公司的發展方向,對互聯網企業整合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生活圈的戰略規劃存在不利影響。因此,股權收購相對更適合互聯網企業,能夠增強對目標公司的控制,使得目標公司的發展與本公司的戰略目標相一致。但是對于股權收購,收購公司應考慮選擇全資控股或者部分控股。全資收購能夠對目標公司絕對控制,但是一般收購成本會比較高。因此較多互聯網企業選擇部分控股,與目標企業組成戰略合作聯盟。
其次,企業要評估財務狀況選擇適當的支付方式。根據并購支付工具不同分為現金支付和股票支付。現金支付要求收購企業在確定的時間支付一定的現金,因此對企業的現金流具有較高要求,并且要考慮企業的資本結構、融資能力、財務風險等。互聯網企業對現金的需求比較高,對技術、市場的開放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現金支付并購方式有一定的風險。而股票支付不需要并購公司消耗大量的資金,直接用股票作為支付工具來支付并購價款,因此不會影響現金流量。但是股票支付需要考慮稀釋股權對企業的潛在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澤南.我國企業并購的主要風險[J].企業經濟,2012,6.
[2]黎富兵.論企業并購的十大財務效應[J].經濟研究導刊,2012,6.
[3]阮飛,李明,董紀昌,阮征.我國互聯網企業并購的動因、效應以及策略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7.
[4]李鄭巧.聯想海外收購業務后的跨國企業財務分析[Z].財稅論壇,2011,8.
[5]楊文杰.企業并購中的財務效應研究[J].財會研究,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