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蘭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為了醫院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規范醫院會計制度,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信息質量,國家財政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于2010 年12 月31 日修訂了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并予以實施。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實施對完善加快醫院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健全我國醫院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加強醫院財務監督以及維護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這些因素的疊加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同時醫療衛生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讓醫療衛生惠及廣大民眾也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因此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就顯得迫在眉睫。醫療體制改革本身就是一種演變過程,為了配合和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原有的《醫院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設置等會計體系已不再適應醫院新的管理核算要求,因此也迫切需要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出臺進行規范,這樣有利于完善醫院在醫療藥品收支核算體系、成本歸集核算體系以及財務報告體系等方面形成一個新的財務會計框架,以適應新形勢下醫院的會計管理要求。
與原有的《醫院會計制度》相比,新會計制度內容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是在會計核算面,新會計制度在明確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對資產、負債、收入、費用以及凈資產等會計要素的界定更加清晰;其二是在資產核算方面,為了更真實反應醫院應收賬款的風險和實際價值,新會計制度采用了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和個別認定法來確定醫院壞賬計提比例;其三是取消了修購基金,對投資核算有了新規定,例如增加了“累計折舊”、“長短期投資”等科目;其四是在費用確認方面更加明確,新會計制度增加了一些基礎性的成本科目,使得一些費用的計算更加詳細與準確。
新醫院會計制度較之原有的制度有了更大的改變,從科目設置到固定資產及費用確認等方面更加明確,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瑕疵,這有待于今后不斷修改與完善。
隨著醫療知識的科學普及和人們對醫療事業的認識在不斷提高,患者對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信息不對稱等諸多因素影響,近年來醫患關系較為緊張,醫療事故糾紛事件在增多,使醫院的賠償數額和范圍在不斷增大,這也增加了醫院的賬務風險。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問題,當前的醫院會計制度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醫療賠償準備制度問題,對于醫療糾紛賠償的提取比例、核算方法等方面沒有做到有章可循,盡管新醫院會計制度有預計負債科目,但沒能體現醫療賠償到底是否是通過此科目來進行核算,這樣就導致了醫院發生醫療賠償時從醫療支出中或其他支出中進行核算,這樣處理不符合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不利于會計制度的健全和發展。
一級會計科目設置過細是當前很多醫院存在的現象,例如,在應收賬款科目下設置應付票據明細科目,但是會計報表中卻沒有直觀體現應付票據項目余額;在其他業務收入下設置投資收益明細科目,并且把對外投資獲得的收益記入該科目,使會計報表中不能直接反映真實會計信息,也不利于領導對投資做出準確的評價。
另外,成本核算體系不健全也是新會計制度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在新會計制度中并沒有建立成本分析評價體系,這種缺失使成本核算無法實現真正的價值,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成本數據后面的問題;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健全還體現在成本核算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成本核算沒有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和核算進行有效的監督,影響了醫院的資金使用效率,沒有起到成本核算的真正作用。
人們對醫療需求的增多致使醫院規模不斷擴大,因此對固定資產的需求量也在增大。核定管理好固定資產是會計核算是否準確的重要體現,而當前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一由于固定資產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等特點,對固定資產的數量、質量、使用頻率等統計有疏忽,造成部分固定資產出現閑置、重置,導致數據不準、賬務不清;其二未按規定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醫院是特殊行業,由于就醫患者數量不確定,因此需要庫存部分醫療機械設備,但當市場價格波動時,存貨就得承擔減值的風險,新會計制度中并沒有固定資產的計提減值準備;其三固定資產殘值的會計處理并未規定。由于固定資產報批程序復雜,從而造成醫院的固定資產增多,而這些固定資產通常是接近或已經報廢,使得會計賬面數額巨大,賬物不符,會計報表無法反映資產價值的真實價值,使會計信息失真。
面對醫療糾紛醫院一方面要提高醫療水平,強化醫療事故管理,減少醫療事件糾紛發生概率,積極做好醫療糾紛后續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在會計賬目中設立預計負債科目預提醫療糾紛賠償金,以此來降低醫院的糾紛風險,并可利用醫院的醫療風險基金向保險公司購買相關險種,規定醫療風險基金必須專款專用。
為了達到合理控制醫院負債規模的目的,會計賬目應單設應付票據和投資收益科目,并嚴格應付票據的審批程序,做好醫院投資回報風險控制和跟蹤管理工作,用投資收益一級科目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督和管理,達到資產保值增值和合理控制醫院負債規模的目的。
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應包括投入和產出分析,投入分析主要反映醫院業務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種成本和費用;產出分析主要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指標。同時,還要把服務質量管理納入成本核算體系,反觀很多醫療糾紛與服務質量有直接關系,達到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服務成本的目的,建立全面的成本管理體系,把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管理,從每個環節都要進行成本核算。
總之,新醫院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彌補了原會計制度的一些不足,對醫院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新會計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鑒于此,本文立足于會計制度就上述問題做一分析,不斷積極探索,為進一步深化醫院會計制度改革提供借鑒。
[1]唐曉東,王虹.以實施新財會制度為契機構建醫院財務管理平臺[J],中國醫院管理,2012年6期.
[2]楊玉霞.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J],現代醫院,2011年12期.
[3]謝丹丹.關于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