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木雅藏族研究百年的回顧與前瞻

2015-04-09 08:03:31李國太,李錦萍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展望

★康藏研究★

木雅藏族研究百年的回顧與前瞻

李國太李錦萍

【摘要】聚居在藏彝走廊東部邊緣峽谷地帶的木雅人,早在十九世紀末便引起了西方探險家的關注。對此,本文分三個時段就近百年的木雅研究進行梳理回顧,并對未來木雅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些許看法和展望。

【關鍵詞 】木雅研究;回顧;展望

【中圖分類號】C952【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李國太,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郵編: 610064)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社會變遷與文化調適——現代化語境下四川木雅藏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2SA070。)

李錦萍,西藏民族學院碩士研究生。(陜西咸陽,郵編: 712082)

A Retrospection on the Muya Tibetan Studies

in Recent 100 Years and its Prospection

Li Guotai Li Jingping

Abstract【】Inhabiting along the east canyon of Tibetan-Yi corridor, the Muya Tibetans have been paid a much attention to by the western explorers since the late of 19th centu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kes a retrospection on the Muya Tibetan studies in recent 100 years, and then makes a reasonable research prospection on this topic.

【Key words】Muya Tibetan study; retrospection; prospection

“藏彝走廊”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1],學界不僅對藏彝走廊進行整體研究,也對其中某些族群展開全面探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北接甘肅、青海,南鄰云南,是中國古代南北民族交流的一條主要通道,是“藏彝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走廊地帶, 至今還生活著許多或大或小、文化各異的族群,這不僅對“一體”中國之“多元”構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多樣構成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生活在今甘孜州呂曲河流域以及雅礱江中游東部流域的木雅人,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族群①人們通常所說的“木雅”其實僅僅是西部方言區的木雅,即主要居住在康定以西、雅江以東、道孚以南、九龍以北、丹巴西南這一片地區,分屬康定縣及道孚縣、雅江縣、九龍縣。與其相對應的是東部方言區的木雅,主要分布在九龍縣灣壩鄉和洪壩鄉、石棉縣北部和西部。。由于多源的文化基礎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使木雅這片神秘的土地至今仍存留著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形態。其語言和民俗的獨特性、歷史性與融合性,無疑是一個值得深入調查與研究的對象。本文將分三個時段回顧近百年來對木雅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木雅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

一、濫觴期:清末民國時的木雅研究

對木雅地區進行現代學術考察的活動始于19世紀末。1882年,英國人巴貝爾在其發表的《中國西部旅行及考察》一書中,對雅礱江流域的敏里亞*“敏里亞”乃“木雅”之異譯。進行了調查,并繪制了語言分布圖,但遺憾的是,由于時代與條件的局限,他誤把藏語的安多方言當成了弭藥語。20世紀20年代,美籍奧地利學者約瑟夫·洛克到中國西南地區探險,曾數次穿越川滇峽谷叢林,到被他稱之為“明雅貢嘎”的貢嘎山收集資料,他在途徑木雅人聚居地,也在無意之中留下來一些木雅人和木雅文化的片段記錄*約瑟夫·洛克著,鄭蔚譯:《壯麗的明雅貢嘎》,收入甘雪春主編:大洋彼岸的目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83頁。在《壯麗的明雅貢嘎》一文中,約瑟夫·洛克曾這樣描述木雅人:“我們的足跡從成慈向下延伸到兩座雪峰之間的一個叫做‘木久’的小村莊。這里是明雅的領地,居住著友善的明雅藏族部落。這是一個安分守己、無憂無慮的民族。”按:“成慈”應為今“城子”,木久應為今“木居”。。1931年,英國人伍爾芬敦赴西康地區考察,根據對當地部分居民的語言特征的研究,提出木雅人可能是西夏亡國后南徙到西康的黨項后裔[2]。但“在對其語言的考察,雖避免了巴貝爾的錯誤,但又把嘉戎語誤作西夏語(弭藥語)了” 。而德國人葉斯開編的《藏英字典》,認為“彌藥”是指西藏對一個古代名叫“唐古特國”的名稱。抗日戰爭爆發后的1939年,出生于俄羅斯的作家顧彼得受雇于國際援華組織“中國工業合作社”,先后到康定、重慶、昆明、保山、騰沖等地工作。并寫下了《彝人首領》一書,其中有描繪木雅地區自然風光和惡劣條件的文字[3]。這些國外的探險家、傳教士雖并非專業的學者,其著作也不僅僅關注“木雅”地區和木雅人的文化,但他們卻將其親眼所見的景象描述出來,為那一時期的木雅留下了珍貴的記錄。其中那些涉及木雅族源的探究,可謂木雅研究的早期成果。

國內有關木雅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的記載,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批民族學家、人類學家的著述中便多有述及,但大多被放在西康或康定這一大的行政區劃下,如任乃強《康定縣視察報告》、王業鴻《康定概況》等。尤其是中國現代藏學的開創者之一任乃強先生,早在20年代便開始考察川邊,徒步走遍川邊11個縣,寫出《西康札記》《西康圖經》《康藏史地大綱》等諸多著作。其中《西康圖經·民俗篇》中有提到“木雅娃,折多山以西,雅龍江以東一帶百姓。以上二族,敬奉喇嘛教之心理,教他處為淡,頗染漢俗,敬漢官,為康民之最馴者。”[4]由于任乃強先生當時關注的重點是康區整體的歷史文化,因此對木雅只是稍稍涉及,并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

隨著木雅貢嘎聲名遠揚,一批國內的旅行家、攝影師也開始前往貢嘎山,他們也或多或少的在其著述中言及木雅地區的自然、人文風光。如莊學本在《西康木雅貢嘎雪山游記》中,便記錄了1938年他從康定到貢嘎山的旅途經歷,對貢嘎寺有詳細的描述,同時還言及到附近牧民的生活,在對婦女服飾的描述中,他寫道:“此地接近羅羅,所以西番稍染羅化,牧女公曲智嫣的披風,很像羅羅的‘察爾瓦’。附近牧場中的婦女,他們也一律如此裝束。”[5]這些記錄為研究民國時期木雅人的社會生活和族群關系提供了生動的、珍貴的資料。

而這一時期,對木雅進行深入研究的國內學者非鄧少琴莫屬。1944年,鄧少琴先生應西康省通志館的邀請,到西康地區做民族史調查。調查期間他發現木雅一帶流傳著一個關于“西吳甲爾布”的傳說。該傳說講述了西吳甲爾布曾是居住在北方一個叫“木雅”地區的漢地之王,后來南遷西康建立新邦,仍將新邦所在之地稱之為木雅。鄧少琴先生根據這一來自民間口頭傳統的線索,在分析歷史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在當地調查到的遺跡,最終寫成了《西康木雅鄉西吳王考》一文。在文中,鄧少琴先生認為木雅人并非當地的原始居民,而是西夏王朝覆滅后一部分被迫南遷康區的王族之后裔,他們曾建立“西吳甲布爾”,而這也正是后來明正土司的前身[6]。鄧先生的研究可謂開啟了中國研究木雅歷史與文化的先河,他提出的“西夏遺民說”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和評價。

但也有學者認為,木雅人并非西夏遺民,而是自古以來就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土著民族。如1947年任乃強先生在《康藏研究月刊》第4期上發表《附國非吐蕃——與岑仲勉先生商榷》一文指出“余疑附國本名‘色巫’。與黨項原為一族。牧者為黨項,耕者為色巫、為嘉良、為二十一小部。而色巫最強大,有文化。隋末為吐蕃所滅……或有另一部王族逃到木雅營建新國,曰‘色巫’……(鄧少琴謂自西夏逃來建國,余疑元既滅夏,不至復于此再立其裔為大土司)”。[7]在結論中他又說:“附國初結黨項以抗吐蕃。欲更結援于隋,未遂。遂為吐蕃所滅。其人北入隴右者,后建西夏國,南匿木雅色巫絨者,后建卡拉王國(明正土司)。”[8]明確提出木雅人為附國之后裔。而法國傳教士古純仁也在其1948年發表的《川邊之打箭爐地區》中指出:“毛牛國一稱木雅,或曰魚通,即現今打箭爐地區……木雅土著之酋王實居住于索窩龍(色巫絨)之村落中。……其后中國常授與土官名號,作為遠臣。在五代時木雅酋王稱安撫司,其后改名宣慰司。”[9]可見,他也認為木雅人的歷史可遠溯到漢代的牦牛國,而非西夏遺民。

由此可見,清末民國時期木雅已經見諸西方探險家、傳教士以及國內旅行家、攝影師等人的筆下,雖只是只言片語似的零星記載,卻為今日研究那一時期木雅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而對木雅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對族源的探討上,其觀點大概可分為“西夏遺民”說和“土著民族”說兩類。

二、低潮期: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木雅研究

新中國成立后,國內有關木雅的研究走向了一條迥異于民國時期的道路。隨著20世紀50年代民族識別與社會歷史調查工作的展開,木雅的文化再次引起關注,民族調查組在康區選取的諸多調查點中,就包括了屬于木雅文化區的康定縣瓦澤鄉,但與那時國內所有民族地區的調查一樣,其調查內容主要集中在經濟狀況、社會階層等方面 。同時,對木雅地區民間文學的收集整理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單就民歌而言,在搜集的66首中便有51首來自于木雅地區。這些資料直到1986年2月,才在《康定縣志參考資料》第九期以“康定古歌”為名印發面世。而民間故事的搜集也在這一時期展開,遺憾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搜集整理的手稿,絕大部分已在‘史無前例’的浩劫中丟失、銷毀,有幸留在報刊、書籍中的十數篇,曾收入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藏族民間故事集《檀香樹》中。”[10]這其中便包括在六巴鄉搜集的《兔子為啥是三瓣嘴》《七只鴿子》等民間故事。

而這一時期國外有關木雅研究的成果,當首推法國學者石泰安。作為世界著名的藏學家,他對木雅族源問題也有深入研究。早在1948年第21屆國際東方學大會上,他便以《彌藥與西夏》為題作了主題演講;其后在1955年,他又結合了藏文、英文、西夏文、法文等文獻中的資料,發表了《彌藥與西夏——歷史地理與祖先傳說》,探討彌藥與西夏的關系。隨后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他對今“藏彝走廊”內諸多古代部落族群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其成果集中體現在《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一書中。該書在論及木雅時提到“木雅是董族人的稱號,同樣也散居在非常遼闊的地區,從北部的甘州三角地帶、西寧和鄂爾多斯,向南一直散居到打箭爐地區”[11]。基于此,石泰安認為古部落中的“董族”就是后世以“彌藥”或“木雅”著稱于世的部落。與著名學者王靜如卻其持相反的觀點,他在《論四川羌語及餌藥語與西夏語》一文中認為,黨項原本居住在西康地區,后來逐漸向北遷徙建立了西夏王朝。雖然兩人觀點迥異,但卻都認為木雅與西夏有很深的淵源,這一點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同。

三、多元呈現: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木雅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來,木雅研究呈現出多元化趨向,除了上述的族源探究外,從語言學、歷史學、民族學等諸多角度,對木雅人的語言、民俗、建筑、旅游等方面進行研究的成果也不斷涌現。在數量上遠遠超過前兩段時間,但質量卻顯得良莠不濟。

木雅族源的研究仍然是這一時期的主要關注對象,其成果集中在一批從事西夏學學者的著述中,他們或許受到石泰安和鄧少琴的啟發,在研究西夏王朝滅亡后王室的遷徙時,也關注木雅人的族源、南移原因以及木雅人發展情況等問題。并進行了實地考察,李范文就是典型的代表。為了完成《夏漢字典》,建立西夏語音體系,遠赴甘肅甘南、四川甘孜、阿壩等地調查西夏遺民后代,考察木雅語、道孚語,寫成了《西夏遺民考察記》。他在文中認為木雅人是西夏遺民和原始居民互融合形成的,因為木雅人并不承認自己是藏族人,且其語言與藏語差距也很大,反而與西夏語比較接近[12]。遺憾的是,由于帶著任務和目的而去,將調查的重點放在了語言學上,而忽略了民族學和歷史學的調查。此時,鄧少琴在其所著的《黨項故地考》中也再次重申了三十多年前所提出的木雅乃“西夏移民”的觀點[13]。稍后,著名西夏史研究專家吳天墀在《西夏史稿》中肯定鄧少琴先生觀點的同時,又從民俗、種族、語言、地名等多方面對“西夏遺民說”作了進一步的解釋與補充[14],并考證了西夏遺民與明正土司的淵源。

20世紀80年代初,由李紹明、童恩正等人發起的“六江流域民族綜合科學考察”,也對木雅所在之雅礱江上游進行了考察,參與考察的鄧廷良在《明正土司考察記》中有“明正與木雅”一節,對木雅的區域范圍作了界定,對其風俗習慣也作了簡要介紹。伍呷在《九龍藏族社會的歷史考察》中也對分布在九龍地區的木雅人之語言作了調查。同一時期,對木雅語作深入研究是劉輝強,他在康定縣沙德鄉生古村調查了木雅語的語音、語法和詞匯,寫成《木雅語研究》一文,認為“現今的木雅人不是西夏滅亡后南遷的移民,而是當地的土著居民,其族源和歷史發展與毗鄰操爾蘇語、扎巴語、爾龔語、貴瓊語和納木依語的居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15]。對木雅語言的調查,還有黃布凡《木雅語概況》,該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沙德區六巴鄉木居村話為語料,構擬出木雅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系統,是同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論著。

作為藏族第一博士的格勒,1984年出版《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話》,在書中專門論述了“‘木雅娃’起源的傳說及史證”,還提到木雅人“最擅長壘石建筑,這也許是其遠古祖先氐人留下的傳統”[16]。后他又在《藏族早期歷史與文化》中從木雅人的分布;木雅人與雜人、戈人、霍爾人的聯系與區別;黨項與木雅——“石碉文化”的族屬問題,這三個方面進一步分析了木雅藏族的形成,并指出木雅之碉群包含著不同時代的不同民族之文化因素[17]。其實他的這些觀點早在《木雅藏族的形成及其族屬考辨》中便已經形成,在經過近二十年的時間之后,仍然堅持當初的觀點,說明格勒作出如此論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此外這一時期還有黃振華《西夏龍(洛)族試考——兼談西夏遺民南遷及其他》、上官劍壁《四川的木雅人與西夏》、代剛《康定“木雅”藏族部落歷史初探》、盧梅、聶鴻音《藏文史籍中的木雅諸王考》、楊華《木雅藏族源流爭議及其音樂闡釋》等文章,從文獻史籍入手,探討西夏王國與木雅的關系,涉及到木雅地區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一批甘孜州的學者組織編纂了《甘孜州民族志》,在書中也對木雅藏族的族源和歷史發展有論述。此后編委之一林俊華先生在其《走廊上的秘境》一書中,再次表述了對木雅族源的看法,并對其風俗等有所涉及。

這一時期還有一部分未曾公開發表的木雅研究成果也應該引起重視,這些文章主要見于甘孜州政協主編的《甘孜州文史資料》中,如更敦降措、楊武斌《康區花教寺廟——高日寺》便對木雅地區這一著名寺廟之創建時間、寺廟珍藏白法螺的傳說、木雅五學者之一的日比生根,以及廟內所珍藏的御制大藏經等做了介紹[18]。 而楊武斌的《解放初期康定木雅區建立生產治安委員會的情況》一文,則回憶了解放初期木雅地區生產治安委員會建立的始末[19]。這些都是頗為珍貴的史料,對研究木雅地區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除上述研究著述外,近年來研究木雅其他方面的論文也大幅度增加。習俗方面,韋剛的《記木雅藏族的一次火葬》,從民俗學的角度記敘了木雅喪葬的全過程。王玉琴《九龍“燒老鷹窩窩”習俗及其文化內涵》,揭示了習俗背后隱含的文化信息,指出由于民族或族群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文化選擇的多樣性及差異性,使我們能更清晰的了解木雅文化。而李璟的博士論文《對木雅藏族的民族學和歷史學考察》,以木雅話東部方言區之石棉境內的木雅人為研究對象,對這一地區木雅人之來源、社會文化等諸方面進行文獻爬梳和實地調查,但正如題目所言,其側重點仍從其歷史和民族的來源與變遷的角度進行論述。除此之外,還有冉琳聞《四川石棉縣木雅藏族嫁娶習俗調查》、益西貢布《木雅地區過年習俗》等也是研究木雅風俗的單篇論文。

建筑方面。近年來,由故宮博物院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調查整理出版的《四川甘孜地區民族與考古調查報告:木雅地區明代藏傳佛教經堂碉壁畫》是一部的重要著作。該書將散布在木雅地區甲根壩、普沙絨以及朋布西等地的數個經堂碉樓建筑以及其壁畫作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數個自成體系的考察報告。對保護木雅碉樓建筑和壁畫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做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另外,出生于木雅的著名古建筑專家曲吉建才《木雅康巴藏族的民居》對木雅民居的地形選擇、修建情況、建筑部位的具體做法,以及房屋的功能和附屬建筑等做了較為系統的介紹。此外,美國育利康研究所的冰焰(Frederique Darragon)女士,從20世紀90年代初考試深入川藏地區考察碉樓建筑,2001年她拍攝的紀錄片《喜馬拉雅的神秘古碉》曾在美國“探索”(Discovery)頻道播放,并出版了同名攝影集。其中對木雅地區的千年古碉也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其在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上提交的《“木雅”建筑:保護這個可能有 2000 年歷史古老部落的古塔樓和老房子》,也通過對各地區塔樓進行比較,從而突出木雅星形塔樓和老房子獨特性。

另外,在宗教信仰、藝術、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多論文涉獵。如周翔飛、羅敏、阿榮呷錯《川西藏區康定木雅藏戲藝術特征述略》,在田野調查基礎上對木雅藏戲進行了探討。可以說這一時期,是木雅研究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木雅以其獨特的文化開始成果政府打造旅游發展的重要資源。因此一些自然科學的研究者也開始將關注木雅,從旅游開發的角度對木雅的未來進行了一些規劃,如易成波、劉娜等人的《康定木雅地區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基本思路探索》,認為要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就必須做到四點:提高社區參與度,增加社區旅游發展意識;挖掘地方特色、創新旅游開發模式;加強對當地百姓培訓,適應旅游業多元化需要;強化環境意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20]。李曉琴和繆寅佳的《高山、極高山地區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康定木雅貢嘎地區為例》對高山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開發的思路。除學術論文之外,報刊媒體也對木雅地區進行了諸多報道,政府積極打造“貢嘎西坡河谷木雅文化生態旅游帶”,提出“環貢嘎山兩小時旅游圈規劃建設方案”。未來的木雅地區和木雅文化必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期。

四、反思與展望:未來木雅研究之可能

在國內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近百年來木雅研究取得的了巨大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總的來說,學術界對木雅的研究多停留在對其歷史的溯源上,而有關木雅文化在現代化語境中的生存狀況,目前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筆者以為,怎樣讓木雅研究得到更好的發展?怎樣讓更多的人了解、尊重和保護木雅文化,成為當前的主要任務。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或許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突破單純的族源研究。通過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出,長期以來對木雅的研究都作為西夏學研究的附庸,學者構成以西夏學或歷史學的從業者為主,木雅并未獲得獨立的研究地位。近年來這一局限雖已逐漸被突破,但筆者以為還遠遠不夠,應該在現有研究基礎上擴展到對木雅歷史語言、文化遺產、族群認同、社會發展等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研究。尤其應該關注新時期木雅藏族對現代化的訴求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社會變遷和文化心態的改變。

第二,關注木雅人的文化認知,發掘從古迄今木雅學者對本族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學者都以“他者”的身份,主要利用漢文文獻以及少量的藏文、西夏文等文獻,再結合有限的田野“復原”木雅歷史,而忽略了木雅歷史上一些著名學者的成果,如有“木雅五學者”之稱的日比生根等人的著述很少引起關注。這造成研究“主位”的缺失,這在以后的研究中應引起重視。

第三,將木雅置于“藏彝走廊”之中,從整體上把握木雅文化的獨特性和普遍性。木雅地區是“藏彝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木雅人是其中諸多族群中的一個,與很多族群雜居共處,受到各方面文化的影響。費孝通先生曾在論述“藏彝走廊”時指出:“我們以康定為中心向東和向南大體上劃出了一條走廊,把這條走廊中一向存在著的語言和歷史上的疑難問題,一旦串聯起來,有點像下圍棋,一子相聯,全盤皆活。”[21]如果孤立的研究木雅,對其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很難得到滿意的解釋,但如果將其置于費先生所描述的這盤“棋”中,與其他“棋子”連為一體,或許有些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加之,近年來藏彝走廊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借鑒這些最新成果,無疑能促進木雅的研究。因此木雅研究要關注整個區域內的發展動向,而不能單獨的、孤立的就木雅而研究木雅。

第四,將學術研究和木雅文化的保護相結合。研究不僅是學術的訴求,也應該有現實的關懷。對族群文化的研究,其目的應在于讓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文化之多元構成和文化的多元共生關系。近年來,隨著學界的重視,政府投資的加大,木雅地區的旅游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木雅”已經成為甘孜州一張響亮的文化品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人。這雖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地方經濟,但同時也對文化多樣性的保護造成很大的沖擊。因此,作為具有“價值中立”的學者,應該在研究中尋求一條地方經濟發展與文化多元保存的平衡之路。

參考文獻

[1]周毓海、田廷廣.21世紀以來國內“藏彝走廊”研究考述[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2]李璟.對木雅藏族的民族學與歷史學考察——以四川石棉縣蟹螺鄉木耳堡子木雅人為例[D].四川大學,2006年

[3]顧彼得著,和鐒宇譯.彝人首領[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4年,p56-57

[4]任乃強.西康圖經·民俗篇[M].南京 : 新亞細亞學會,1934年

[5]莊學本.西康木雅貢嘎雪山游記[J].康導月刊,第2卷第11期,p63

[6]鄧少琴.西康木雅鄉西吳王考[A].鄧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論集[C].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p752-767

[7]任乃強.任乃強藏學文集(下冊)[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年,p140

[8]古純仁著,李思純譯.川邊之打箭爐地區[J].康藏研究月刊,1948年第16期,p2-3

[9]《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四川編寫組.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會歷史調查[R].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0]龔伯勛搜集整理:西爐古韻[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年,p3

[11]石泰安.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p28

[12]李范文.西夏遺民調查記[A].西夏研究論集[C].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p190-278

[13]鄧少琴.西康木雅鄉西吳王考[A].鄧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論集[C].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p742~751

[14]吳天墀.西夏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p136-138

[15]李紹明、童恩正主編.雅礱江流域民族考察報告[R].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p621-622

[16]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話[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p74

[17]格勒.藏族早期歷史與文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p275-289

[18]更敦降措、楊武斌.康區花教寺廟——高日寺[Z].甘孜州文史資料(第七輯),1988年,p211-218

[19]楊武斌.解放初期康定木雅區建立生產治安委員會的情況[Z].甘孜州文史資料(第九輯),1990年,p333-339

[20]成波、劉娜等.康定木雅地區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基本思路探索[A].西藏及其他藏區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論文集[C].2006年

[21]費孝通.關于我國民族的識別問題[M].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1期

[責任編輯:林俊華]

猜你喜歡
展望
中國銀行體系改革創新的設想和中外對比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7:21:50
海參人工育苗產業的現狀及展望
剖析當前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實踐及展望
文學網絡時代的狂歡
小學課桌椅設計研究綜述
我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
商業會計(2016年15期)2016-10-21 07:37:55
移動機器人導航技術現狀與展望
國內外森林生物量碳儲量估測現狀存在問題及展望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6:54:29
園林綠化植物應用現狀與展望
國內延續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一区 | 91视频国产高清|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影院|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久久中文电影|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视频网站| 毛片卡一卡二|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www.99在线观看| 98超碰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播五月综合|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免费欧美一级|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777| 97se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在线八区|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在线一级毛片|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在线|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999国产精品|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www.国产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第一页|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99性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 欧美一级在线|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第一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