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目前,報紙、電視、微博、廣播、網絡等各種媒體形式各展其長,利用自身的優勢,源源不斷地向受眾提供多種多樣的信息。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各種新聞媒介的新聞編輯的角色應該由過去的“把關人”、“審核人”轉變成“創作人”。新聞編輯在直接創作新聞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新聞的質量,使得新聞根據媒介的不同而呈現出自身的特色和風格。所以,新聞編輯要不斷培養和加強自身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
(一)思維創新
新聞編輯要轉變過去的傳統思維,結合時代潮流特色,從下面兩個方面提高思維的創新度。首先,提高對于政治熱點事件的敏感度。政治熱點事件是國家和黨的重要決策,它決定著社會上具體法律法規的出臺和實施。所以新聞編輯提高自身對于政治事件的敏感度,才能夠深刻把握社會現象和社會熱門事件的內涵,才能夠從事件表面挖掘出深刻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其次,形成立體思維的方式。在市場經濟不斷繁榮發展的今天,新聞編輯者的角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中,編輯只需要給文字進行加工潤色,對于新聞的形成則并不關心。但是在今天,新聞編輯不僅僅要負責審核文字,更要親身經歷新聞事件。所以新聞編輯的思維方式直接決定了新聞報道的質量。為了適應新時期受眾的需求,新聞編輯應該形成立體的思維方式,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條條框框之中,而落后于社會的發展。新聞編輯的立體思維方式主要表現為:新聞編輯應該有市場意識,在策劃和營銷方面具有整套的理論體系;新聞編輯應該具有受眾意識,能夠從受眾的角度出發,滿足受眾的閱讀心理。
(二)內容創新
首先,加強對于新聞事件的深度挖掘。在網絡等新興媒體的沖擊下,新聞的時效性越來越重要。同時,新聞的質量和深度也越來越得到受眾的關注。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廣泛、系統、深刻的挖掘;其次,創新新聞報道的形式。在形形色色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短”、“軟”、“深”、“活”的新聞格外受到受眾的青睞。短是指新聞報道的篇幅要短小,內容要深刻;軟是指新聞報道的語言要符合受眾的接受心理,能夠被受眾輕易接受;深是指新聞報道不能流于表面,一定要有深層的東西;活是指新聞素材的鮮活,與受眾生活息息相關。最后,創新新聞報道的體裁。傳統的新聞報道主要是采取通訊和消息這些體裁,這些體裁占據報紙幾十年,受眾早已司空見慣,數見不鮮,產生厭倦心理,難以產生閱讀的興趣。所以新聞體裁是進行創新的一大切入點。例如調查新聞、跟蹤新聞、背景新聞、冰點新聞等,這些體裁形式多樣,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運用,給受眾以新鮮感。同時,新聞編輯要迎合受眾耳聞不如目見的心理,使用圖片的形式來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一)加強新聞編輯明辨是非的能力
雖然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對于主流思想形成了沖擊,但是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受眾對于那些充滿正義感或者正能量的新聞接受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新聞編輯要從自身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入手,加強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新聞編輯對于新聞的敏感性比較高,那么就能夠在眾多的新聞事件中嗅出受眾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新聞素材,從紛繁復雜的事件表象中發現事實的真相,進而進行深度挖掘并報道,這樣的新聞無疑會得到受眾的歡迎,成為受眾閱讀的第一選擇。那么新聞編輯如何來加強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呢?首先,新聞編輯要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社會未來的方向和主流趨勢,提高對于新聞事件的辨別力;其次,新聞編輯還要熟悉周圍生活中出現的新動態和新變化,與受眾保持密切的聯系。
(二)積累新聞素材,豐富知識儲備
新聞編輯的新聞素材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生活中逐漸積累而成的。新聞編輯的知識儲備能夠為新聞編輯工作的得心應手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新聞編輯者要加強自己的編輯能力,新聞素材和知識儲備缺一不可。但是,因為新聞事件涉及的行業眾多,如教育、交通、法律等,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對各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這也決定了一個優秀的新聞編輯成為不了專家,但是必然是一個雜家。所以,為了加強自己的工作能力,新聞編輯應該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識,對于各行業的法規、現狀等都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豐富的知識儲備,輕松駕馭各個行業的新聞事件,迅速找到受眾感興趣的新聞點。
(三)改進編排手法,吸引受眾的閱讀興趣
新聞編輯不僅僅負責新聞的內容,還負責新聞的版面編排工作。無論是報刊還是網絡,在向受眾傳遞新聞信息的同時,還傳遞著自己的設計藝術。優秀的新聞版面設計不僅僅能夠突出重點新聞和熱點新聞,使得新聞層次突出,排列立體,還能夠給受眾以美的閱讀享受。所以,新聞編輯要創新自身的新聞編排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通過藝術設計來凸顯文字,通過藝術視覺來襯托文字等等。此外,新聞編輯還要注意新聞版面的整體性,使得新聞版面在內容充實、層次立體的基礎上,相互之間有所關聯。
1.梁庭華.淺談新時期文學編輯的創新意識[J].出版參考,2009(27)
2.張明秀.縣級電視臺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探討[J].新聞傳播,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