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繼卿
協作、互助、共贏:高職攝影專業教學模式探索
□梅繼卿
對于各種藝術專業來講,高職院校當中的攝影課屬于是一門基礎課,應該將攝影課程與專業課程進行有效銜接,進而來對藝術設計方面進行有效服務。在本文中,筆者簡單分析了高職院校攝影專業教學的基本現狀,并提出了實現協作、互助以及共贏的一些有效措施。
協作;互助;共贏;高職;攝影;教學模式
攝影屬于是邊緣性學科,主要集合了很多學科,具體為電子技術學科、文學學科、化學學科以及光學學科等,該學科有效結合了藝術以及技術,能夠充分表現藝術的內涵。高職院校當中的專業攝影課程的設置,應該保證學生對攝影方面的基本理論進行充分掌握,具體有布光以及構圖等,對各種攝影元素進行數量運用,進而實現攝影的創作。
大部分的學者覺得技能型的人才應該是高職重點培養的對象,應該按照崗位的實際需求對教學的實際內容、具體方法進行有效的改革。當然,高職院校的攝影專業的課程教學存在著一些缺點,具體表現為,第一,攝影專業課程教師的機構極其不合理,有些教師嚴重缺乏工作經驗,這就會導致實際的教學與社會的真正需求發生嚴重的脫節。第二,沒有非常完善的教學環境以及設備,導致教學活動存在一定的順利開展的難度。第三,有著極其陳舊的攝影教學的內容,對攝影理論極其重視,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實踐,過分追求攝影專業的系統性,對技能方面的培養存在著嚴重的缺乏。第四,存在著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運用的都是教學課堂上教師直接進行講授的方式。第五,攝影專業課堂上運用筆試的考核模式,很難有效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①
對此也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措施,具體表現為:第一,有效結合工學,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對企業當中的資深工作人員進行聘請,對高職院校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師資結構進行有效的解決。第二,按照崗位的實際需要,應該設立培養目標,全面改革課程。第三,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有效建立實習以及實訓的基地,保證攝影教學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攝影能夠為觀賞者提供詳細的信息,有著非常廣泛的范圍,攝影圖片具體有人像、廣告以及產品等。
在高職院校當中攝影的實際教學環節,教師在實際的課堂展示過程中,應該對世界范圍內的優秀作品進行有效的展示,對具體的創作背景進行具體講解,同時,教師應該向學生演示實際的攝影,并進行仔細講解,之后讓學生對其進行一定的模仿,最終還應該詳細講評學生的攝影作品,對在實際的攝影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對學生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理論以及技巧,在產品的實際攝影中,應該盡可能地對產品進行美化,帶給人們購買的欲望。當對產品進行攝影時,通常都是在攝影棚當中完成,能夠通過燈光來實現。②由于有著很多種類的產品,在實際的攝影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著重教學拍攝食品以及時裝等生活上的日常用品。除此之外,人像攝影有兒童以及婚紗攝影等,具體的本質是對其進行有效的美化。在攝影當中,人像攝影屬于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攝影內容。具體能夠分為兩種具體的表現方法,第一種是創意類型的人像攝影,主要是在攝影棚當中進行完成,運用人造光來進行有效的調整,運用光來對具體的意境進行有效的突出。第二種是紀實類型的人像攝影,基本運用的是自然光,有著非常具體的畫面,有著非常突出的寫實風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首先講究擺姿勢、化妝等各種手法,與時俱進,將人物的美進行充分的體現。人不同,也會適合不同的美妝以及妝容,不可以硬套之前的模式。除此之外,應該對在進行拍攝之前和顧客之間的溝通進行充分重視,為了能夠對學生的創作熱情進行積極有效的調動,應該將學生進行分組來實現互相拍攝,當拍攝完成之后,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應該將已經拍攝的照片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具體的拍攝人員對其拍攝的實際思路進行詳細講述,然后讓全班的同學進行激烈的討論,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同時兼顧攝影者以及模特的雙重身份,能夠對學生的攝影能力進行有效促進。③
(一)通過互聯網實現教學資料的收集以及整理
在高職院校當中,攝影專業課程的實際教學特點是準確詳細地表達物體的直觀性以及形象性。若僅僅是通過語言以及文字來對攝影的知識進行一定的講解,會存在局限性。在對攝影的相關知識記憶講解時,應該通過直觀材料來提供強大的支持。教材當中現有的圖片以及材料根本就不能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利用互聯網來對專業性的網站進行登錄,下載學習資料,通過詳細的資料實現直觀講解,那么就能夠保證學生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理解。所以,通過多種傳播的媒介,增快信息的有效傳播,對高職院校攝影教學進行優化,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對攝影知識進行有效講授
攝影課程的相關知識有著抽象性的特點,相關的教師能夠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來進行講授,該課件有著色彩鮮明的圖片、簡明的文字、優美的版式以及生動的視覺等顯著的特點,現在,多媒體課件一定會代替比較傳統的模式。在實際的攝影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各種有效的表達形式,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實際興趣。增強學生的實際體驗以及感悟方面的能力,同時還會存在非常明顯的教學效果。④
(三)利用處理圖片的相關軟件來對攝影作品進行完善
主張紀實的圖片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但是其他類型的圖片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理,所以,在高職院校的攝影專業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圖片處理已經變為非常關鍵的一個教學內容。攝影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拍攝的教學,還應該重點教學圖片的后期處理。運用Photoshop軟件來對圖片的色彩以及編輯進行有效的調整,該軟件能夠對圖片適當地調整亮度以及實際的對比度,同時還能夠有效調整圖片的色彩平衡度以及飽和度。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應該對相關的處理工具進行充分的掌握以及熟練的運用,這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對攝影語言的充分理解,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進行充分發揮,進而實現藝術方面的創作。
(一)在實際的攝影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攝影屬于是藝術以及技術的有效結合,因此,應該保證技能以及創新能力的并存。也就是高職院校當中的攝影課程應該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應該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激發以及培養。高職院校當中學生都存在著非常活躍的思維以及非常突出的個性,因此對攝影存在著非常強的興趣,因此,在攝影表達過程中能夠天馬行空,能夠敢于嘗試新的想法。在攝影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可以對各種手段進行調整以及嘗試。因此,應該對內容以及形式上存在的問題進行特別注意,對作品的實際形式過分的注重會造成作品的概念化,同樣,對內容過分的強調會導致表達的準確性。⑤因此,應該積極鼓勵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作品的實際拍攝過程中,充分明確個人的觀念。
(二)攝影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文化藝術的實際修養進行提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實現了數碼時代,高職院校的實際攝影教學當中對于技術的講授非常重視。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當中的攝影教學還要充分了解創意以及紀實等,還應該對知識的知識層面進行有效拓寬,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高職院校當中攝影實訓的相關課程,應該保證對學生的攝影技法進行有效的培養,同時還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對于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分辨能力,進而保證學生形成極其獨特的表達文化的相關能力以及鑒賞藝術的能力。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有比較高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夠保證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實際的攝影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通過開展展覽會、組織相關的講座、分析攝影作品以及理論知識學習等各種方式來有效提高學生所具有的審美方面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對美的具體理解。
高職院校的攝影專業的教學應該從上述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有效的改進以及完善,進而實現攝影專業學生之間的協作、互助以及共贏,為國家培養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注釋:
①黃志挺.高職學院攝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11):136-137
②黃志挺.高職學院攝影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研究[J].大眾文藝,2014(11):265
③胡宇.數字時代高職院校攝影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J].美術文獻,2014(03):217
④魏爭馳.淺論數碼時代下的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攝影教學[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07):94-96
⑤張睿.《新聞攝影》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項目教學法在新聞攝影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77-79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