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梅芝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任務,這一偉大戰略任務的實現離不開各級媒體對新農村建設的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和導向作用。而鄉鎮廣播電視宣傳事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屬于新農村建設內容之一;另一方面,還能積極發揮自身引導、激勵、教育作用,助推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所以,新形勢下做好鄉鎮廣播電視宣傳事業就顯得至關重要。
鄉鎮廣播電視臺是廣大農民接觸的“第一媒體”,全面覆蓋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直指“三農”問題的核心,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優勢,為億萬人民群眾服務,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
當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不能及時了解外部環境的變化或政策的變革,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村發展帶來限制。而隨著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鄉鎮廣播電視開始成為覆蓋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信息傳播媒體,成為廣大農民獲得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文化傳媒方式,鄉鎮廣播電視在現代化傳媒和新農村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鄉鎮廣播電視的宣傳工作能幫助廣大農民群眾獲取外部知識和信息,還能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凝聚人心,引導廣大農民正確的輿論導向,動員及組織干部、群眾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從而幫助歸正新農村建設的輿論導向。
鄉鎮廣播電視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農村發展服務的,并且在長期的服務過程中積累了豐厚的實踐經驗,對基層農村人民群眾的心理特征有著較為深刻的了解,所以鄉鎮廣播電視能充分發揮自身激勵作用,構建良好文化氛圍。在具體做法上,鄉鎮廣播電視可以選擇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進行宣傳播放,開闊農村事業,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從正面來激勵群眾,從而全面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文化氛圍。除此之外,鄉鎮廣播電視宣傳還能對文明思想進行有效傳播,比如計劃生育、禁毒、破除封建迷信、移風易俗等,從而培育新農村建設的文明和道德風尚,促進農民對生活文明的追求,幫助農民發展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會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傊l鎮廣播電視的激勵作用一方面能極大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另一方面,還能引導、激勵、感染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來。
鄉鎮廣播電視是一種廣大農民喜聞樂見的大眾傳媒,自身有著較強的教育作用。鄉鎮廣播電視通過自身生動形象的信息傳遞方式,能在傳播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引起受眾的強烈反響。比如鄉鎮廣播電視能宣傳健康知識、公共衛生知識、環境保護知識、防災知識、真假商品鑒別知識等,幫助加強新農村建設的智力力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此外還能幫助解讀政策、法規、抨擊丑惡、褒揚先進,真實地報道和揭露社會中一些令人憎恨、憤怒的丑惡現象,同時宣傳那些能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積極作用的楷模,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從中認識善惡,從而在具體的思想和行動中明辨善惡,這也是鄉鎮廣播電視媒體在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責任之一。
宣傳引導工作是鄉鎮廣播電視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鄉鎮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實質和目的是為了引導人民群眾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因此筆者認為,要想做好這一點,鄉鎮廣播電視必須在尊重當地農村發展實際的基礎上,創建一個良好的播出平臺,以便及時、清晰、準確地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遞黨和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做好廣播電視本身應有的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工作。同時也應該認識到,鄉鎮廣播電視既是作為群眾獲取政策動向的渠道而存在的,同時又是對農村中相關政策落實進行溝通與協調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鄉鎮廣播電視自身便處于人民群眾之中的特點,使得其能最先獲得群眾的呼聲和反饋。所以,要求鄉鎮廣播電視必須對群眾問題進行及時解答,積極協調黨的政策在農村的具體落實。除此之外,鄉鎮廣播電視還應該努力構建和諧友愛社會環境,堅持服務新農村的理念,以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做好節目定位,積極開拓市場,從而為農村創建一個電視節目播出的良好平臺。
從本質上來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對傳統農耕社會的一種深層意義上的變革和創新。這一變革和創新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農村落后的舊面貌。同時這一過程也對新農村建設中的鄉鎮廣播電視革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強調鄉鎮廣播電視不僅要傳遞給廣大人民群眾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還應該利用自身宣傳優勢廣泛普及新農村建設的優勢,帶給人民群眾更加豐富、有效、實用的文化節目。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往廣播電視內容已不能滿足群眾文化發展需要,這就要求鄉鎮廣播電視應該不斷加強創新,更新廣播電視內容,引導群眾從思想上增強新農村建設意識,為新農村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具體做法上,鄉鎮廣播電視應該根據當地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改進節目,但要始終堅持以較具實用性的服務性節目為主。另外,鄉鎮廣播電視還應該在充分確保節目質量的基礎上,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精心策劃一些全方位的精品節目,如科技服務、法律服務、政策信息與服務、公共衛生服務等,培育新型農民。
從客觀上來說,我國鄉鎮廣播電視事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從而制約了鄉鎮廣播電視事業的長遠發展。所以,新時期必須加強鄉鎮廣播電視事業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爭取構建一套完整系統的、適合鄉鎮廣播電視發展的管理制度。而人才是實現鄉鎮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核心,關系著管理制度的執行和不斷完善。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臺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全面引進高素質人才,要求選入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良好廣播影視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同時對廣播電視從業人員進行各類專業技術的業務培訓工作,全面提升其專業素質和能力。應該注意的是,開展的業務培訓工作應該具有豐富的內容和類型,必須嚴格重視培訓質量,選擇先進專業技術為培訓內容,實現培訓手段多樣化,積極鼓勵廣播電視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到其中,選擇適合自己或有興趣的項目進行培訓,鼓勵創新。
綜上所述,新農村的建設是一項惠及我國億萬農民的歷史性工程,同時與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密切相關。這一偉大工程的實現需要全國億萬農民一起努力,凝聚所有人民群眾的力量不斷積極創新、開拓進取。一方面應積極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另一方面,還應高度重視正確思想導向的樹立。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宣傳途徑,鄉鎮廣播電視具有極大的引導、激勵、教育作用,能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在我國今后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更應該不斷發展鄉鎮廣播電視宣傳事業,做好宣傳引導工作,樹立正確輿論導向,加強節目創新,更新廣播電視內容,完善廣播電視體制,打造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積極引導、激勵、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為新農村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1.周榮.試論廣播電視事業對新農村建設的助推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3(01)
2.姚斌.鄉鎮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服務新農村建設思考[J].人才資源開發,2014(14)
3.汪珶.廣播電視服務新農村建設成效與問題研究——以桐城市為例[D].安徽農業大學,2013
4.薛瑞.新公共服務理論視角下的農村廣播電視長效發展研究——以廣播電視村村通為案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1
5.張寶貴,馬樂其,嚴衛平.新形勢下探索加快鄉鎮廣播電視站建設與發展的調研報告[J].視聽縱橫,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