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作者系蚌埠學院文學與教育系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2級本科生)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攝影技術越來越重要,甚至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運用到攝影。攝影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當時的真實場景展現,更重要的是通過攝影人們能夠得到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展現被拍攝人物的思想主題以及內心世界。攝影通過被拍攝的場景特征、人物神態以及行為舉止等一系列的特寫來表現攝影主題和人物內心世界。
大學生黨員是具有積極意義、充滿正能量的青年群體,是校園的代表性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大學生黨員給人樹立的是良好的榜樣形象,具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通過對大學生黨員內心思想的展現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帶動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外在技術層面
(1)攝影數字化應用:數字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使得數碼攝影得到廣泛推廣使用,技術的革新對環境衛生的改善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綠色環保等方面實現了零污染,對環境的影響減少,數字化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染問題;其次,數字化的發展減少對生態的破壞。
(2)數字相機與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結合:之前拍完后要經過一系列的拍攝、技術處理等環節,往往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效率較為低下。而現今利用相機的數字傳送技術將數據通過電腦進行簡單處理即可使用,節省了很多工序,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3)攝影作品的畫質有明顯提高:無論是在作品清晰度方面、色彩的還原度方面還是飽和度方面都比傳統膠片有很大的改善,再加上電腦技術的處理使得攝影作品的畫質比以往的相機拍出來的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攝影廣度層面
攝影具有大眾化傾向:數字化使得攝影技術在群眾中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現代數字相機的發展使得攝影相機操作更加容易,更多的人掌握了拍攝技術,攝影技術普遍傳播。熱愛攝影的人越來越多,使得攝影成為一種大眾化的藝術,攝影與文字平行發展,大眾化帶來的攝影隊伍壯大,攝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①
3.攝影內涵層面
(1)攝影的權貴化傾向:這種權貴化傾向是從攝影協會等一些攝影組織的角度說的,部分從業人員具有深厚的攝影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將攝影作品控制在精準的狀態和質量,他們成為相應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能夠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拍攝的作品也更加具有代表性。
(2)現代藝術觀念攝影的興起:數字時代的到來使得攝影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淡化,相比更加注重表現攝影者的思想和頭腦中的獨特觀念,突出攝影者的內心情感、講究對主題的把握。通過攝影展現人物形象之外更注重其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3)攝影與多種展現方式結合:在攝影發展到現今,很多攝影作品不僅僅是照片的陳列,借助音樂等形式往往能夠讓照片更加具有故事內涵,視覺與聽覺的共同組合讓受眾感受作品的主題魅力,更具有感染力。
1.人物紀實攝影含義:紀實攝影是以記錄生活現實為主要內容的攝影方式,源于生活且具有一定的記錄和保存價值。人物紀實攝影則是對人物具體真實的拍攝,它在某種程度上是被拍攝者的形象寫真,通過人物展現一定的主題。人物紀實攝影通過攝影形式對人物神態、行為舉止或者是某些具有象征性的因素進行特寫,從而達到攝影的目的,表達攝影主題。
2.人物紀實攝影的特征
(1)真實性拍攝:人物攝影以刻畫和表現被拍攝者的具體容貌和神情為主的紀實性攝影,其主要表現被拍攝者具體的外貌和精神狀態;人物攝影通常是以被拍攝者參與事件或活動的方式,將具體的、真實的情感融入到對現實的拍攝中。
(2)責任感拍攝:紀實攝影往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拍攝者在這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親身體驗被拍攝者的生活環境,真正地深入了解被拍攝對象,做到不虛構、不夸張,以抓拍的方式再現真實的情景,這種拍攝需要攝影者投入更多的心思和注意力,將被拍攝者的每個典型特點表現出來。
(3)主題性拍攝:紀實攝影作品不僅僅展現真實的事物,更注重攝影作品所傳達的主題思想,將主題思想貫穿于攝影制作,通過作品引起人們的關注,讓受眾在觀賞的同時有所感觸,從而達到攝影主題性表達的目的。
1.不同拍攝角度表達情感②:畫面拍攝角度對攝影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不同的拍攝角度展現了不同的攝影作品特征,一般的角度可以將現實客觀、公正地展示出來③;而一些非正常的角度會使觀眾產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和情感傾向。水平拍攝一般表現客觀真實的特點,常用于新聞紀實片的拍攝,其中正面拍攝將人物的表情動作展現出來,使受眾能夠從中獲取最為直接的信息,同時這樣的拍攝表現出莊重穩定的主題氛圍;背面拍攝將主體背景中的事物作為畫面的主要內容,使主體與背景融為一體,讓觀眾更容易被作品所感染,從而與畫面主體產生情緒的共鳴。
2.不同畫面景別表達情感:景別是攝影中通過攝影機與被拍攝物體的距離來展現被拍攝物體的不同拍攝。不同的景別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遠景與全景主要用來表現攝影環境,側重于對人物情感的烘托;近景與特寫則主要用來刻畫細節,側重展現人物內心世界。④
3.通過景物表達情感:攝影中景物有著重要的陪襯作用,奠定了攝影作品的情感基調,景物的攝影能夠說明整個事件的環境背景、推動事件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攝影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景物攝影與攝影主要對象相關聯,一方面,景物攝影具有基本的說明性、象征性功能;另一方面,通過景物攝影使攝影形象更加飽滿,表現攝影內涵,傳達攝影情感,從而達到寓情于景,通過景物展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情感。
4.通過影調表達情感:影調即為攝影作品的亮度層次、虛實對比等之間的關系。拍攝中的畫面色彩感通過影調來表現,不同的影調給人以不同的情緒體驗。暗色調奠定了憂郁深沉的感情基調,亮色調給受眾以明快、積極的暗示,中間調表現出平淡的形象特點,軟調極具浪漫色彩和柔情內涵,硬調相對軟調色彩反差強烈,有鮮明、果斷之感。影調的應用對攝影作品情感表現來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1.微觀層面攝影分析
(1)獨特身體部位攝影:大學生黨員是校園中先進代表的體現,是廣大學生的學習楷模,因此大學生黨員的形象非常重要。在對大學生黨員的神態進行拍攝時要注意很多細節等方面。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首先,在拍攝過程中需要與大學生黨員進行溝通,從而能夠更精準地找到適合主題的拍攝角度和時間。通過眼睛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大學生黨員眼睛充滿了堅定毅力和青春朝氣的活力,通過照片可以讓人們感覺到大學生黨員眼睛給人所傳遞的具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信息。眼神的把握非常重要,有神的眼睛是對大學生黨員拍攝的重要細節,能夠展現大學生黨員的內心世界,達到“一目盡傳精神”的藝術效果。對于其他方面的拍攝也極為重要,例如將鏡頭聚焦在人物的手上,往往人們的心理會自覺不自覺地通過手表現出來,拍攝時可抓住大學生黨員在活動中手的特征和動作傳達內心情感。
(2)細節和神情攝影:具有表現力的細節和神情常常能夠讓人聯想到人物的命運和內心感受,從而更加深刻地提示人物的特征,同時把握好人物的表情、姿態、神情,并依此作用于受眾的感言,激發受眾共鳴,讓受眾體會到細節所揭示的主題思想感情。抓拍大學生黨員的生活細節和獨特神情對展現其內心世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更具有生活化氣息,更細致入微的表現更能讓人們得到感觸。
(3)行為舉止攝影:行為舉止能夠充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情感,通過對行為舉止的攝影有利于塑造立體完整的人物形象,將生活的現實真實客觀地展現出來,例如大學生黨員在一些社會公益實踐活動中的感人表現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黨員的風采。
2.宏觀層面攝影分析:典型環境是與人物內心世界相呼應的,因此場景選擇和設置對于拍攝來說至關重要,典型環境刻畫典型人物性格特征。在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拍攝時要表現其獨特的角色和主題思想,使人物和環境相互聯系,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其行為舉止和神情儀態具有象征性,在拍攝環境中尋找細微線索,通過具有表現力的細節暗示內心世界,較強的暗示性給受眾以廣闊的想象,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拍攝環境與人物內心世界完美結合。⑤
攝影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定格,也是一種通過現實反應當時當下事物的狀態,技術的進步與攝影技巧的掌握除了在攝影作品質量方面有輔助作用之外,對于攝影作品的主題表達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攝影帶來的是一種情景再現,定位展示更是對人們向善精神的呼喚。
攝影技術不斷進步,其重點也放在了對攝影對象的展示,攝影作品需要突出表達攝影主題,使攝影作品在展示的過程中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例如電視劇《雷鋒》,對劇中雷鋒人物進行拍攝時,掌握相關知識將會使攝影更具藝術性效果,展現了具有鮮明個性的英雄人物,傳遞出更多的有效信息。對表達人物內心世界的攝影方式進行探究,有利于形成較高的藝術修養和藝術創造能力。
注釋:
①李英杰.關于攝影界現狀的某些話題[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9-12-17
②石昆鵬.可實現建筑體驗——空間中的情感[D].浙江理工大學,2009
③戴蔚,影視拍攝中情感表達技巧初探[J].現代電視技術,2007(05)
④石昆鵬.可實現建筑體驗——空間中的情感[D].浙江理工大學,2009
⑤徐培林.人物攝影的藝術表現與教學實踐[J].科技信息,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