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最佳健身季也是運動損傷高發季,哪些損傷最易發生?
A有臨床統計數據顯示,春季運動損傷比其他季節高出三成。這一方面是因為運動人數增加的結果,另一方面則與運動方式不當有關。一般情況下,如果運動量過大、過急,或者運動方式不當就容易引發關節及韌帶損傷,發生肩周肌腱勞損,肌肉拉傷,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甚至骨折等。運動較小的人如果突然運動則可能出現四肢肌肉酸痛等輕微癥狀。
一旦發生軟組織損傷,應該做哪些應急處理?
A春季運動過程中最可能出現軟組織損傷和骨折,無論哪種損傷都應立即停止運動,出現軟組織損傷后應盡快給受傷部位進行冷敷,冷敷具有止血、退熱、鎮痛、麻醉和消腫作用。方法是將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傷部,2分鐘左右換一次;或者將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在遭到挫傷、關節韌帶扭傷、早期肌肉拉傷等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時,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應急處理后應進一步就醫治療,防止損傷進一步加劇。
為什么春天最容易出現運動損傷?怎么做才能降低風險?
A長期缺乏鍛煉以及運動方式不當是引發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大多數人冬季疏于鍛煉,春天突然增加鍛煉時長和強度就極易增加損傷風險。參加鍛煉前,最好先進行簡單的四肢運動,年輕人可以在運動前慢跑,讓身體有微微出汗的感覺,然后大強度鍛煉;中老年人應當先通過慢走讓身體熱起來,然后再進行一些簡單活動,放松全身肌肉及韌帶。春季鍛煉應循序漸進,從少到多,由局部鍛煉到全身鍛煉,以盡可能減少運動損傷。
發生運動損傷后,多久才能參加鍛煉?
A急性軟組織損傷修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2~3周,骨折愈合過程更慢,需3個月至半年,所以運動損傷康復后不能立即進行大量運動,應該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徹底康復后應該逐漸將運動當成一種習慣,堅持每天鍛煉,這才是預防運動損傷的最有效方法。
鍛煉期間的營養補充你有哪些建議?
A春季鍛煉應該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宜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切忌空腹晨練,空腹鍛煉容易出現低血糖導致眩暈,另外,春天氣溫低、血管收縮緊,血液黏滯,也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因此,鍛煉前最好補充一些食物,如面包、牛奶、雞蛋、水果等,還應多飲水以保持機體水分平衡。提倡運動前喝一杯溫開水,以稀釋血黏度,這樣有利于排除體內聚積的毒素垃圾,減少大腸對腸內毒素的重復吸收,體內無毒素,運動一身輕。
春天健身經驗分享
健身時間可選擇1 4∶0 0至20∶00。研究表明,14∶00之后,人體機能開始上升,17∶00至19∶00達到最佳,鍛煉選擇在此時比較適宜。晨練時,最好選擇空氣環境較好的公園或濕地,初春萬物復蘇,空氣中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負氧離子,易于人體吸收。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健身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