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天氣逐漸轉暖,立春之后,位于長江中下游入??诟浇拇笈遏~成群結隊溯江而上,在長江逆流洄游。無論是來自各地水庫的河鮮,還是產自長江的江鮮,都以全新面目示人。南方諺語中有“春潮迷霧出刀魚”的說法,刀魚是長江流域春季最早的時鮮魚類,也最受食客歡迎。
春食,時鮮
長江刀魚,學名長頜鱭,又稱刀鱭,江浙一帶的食客們通常將其稱之為“江刀”。刀魚是典型的洄游魚種,每到生殖季節,大批刀魚從河口進入淡水,沿干流上溯至長江中游作生殖洄游。產卵后親魚分散在淡水中攝食,并陸續緩慢順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繼續肥育,洄游到江中產卵的刀魚,稱為江刀;就此定居在近江湖泊中的刀魚,則被稱為湖刀;還有一部分,因為環境或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到了近海便不再洄游,被稱為海刀。
與江刀相比,湖刀和海刀均提前成熟,所以體形較小,脂肪不厚,比不上江刀鮮美。位于江蘇的揚州、鎮江、張家港等地歷來是刀魚的主要產區,境內長江流域均可捕獲。一般情況下,春季前期刀魚雄性多,體大,脂肪多;后期雌性多,體小,脂肪少。清明后,刀魚肉質變老,故有“刀不過清明”的說法。
春饌,妙物
刀魚被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稱為“春饌妙物”,刀魚體形修長似刀,魚鱗極細,基本上以銀灰色為主,也有少數白化品種,呈金色。一般來說,生活在咸水與淡水相交處的刀魚最為鮮美,而刺多的魚肉質格外細嫩滑爽。250 g左右的刀魚叫大刀,150~200 g的叫毛刀,當地人處理刀魚時不用刀破膛,而是用筷子伸入魚鰓處卷出魚腸,這樣可以保持魚體身型完整。
刀魚味美不僅因為肉質腴而不膩,刀魚本身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磷脂和維生素,所以吃刀魚不僅能飽口福,還能養生。研究表明,刀魚含有豐富EPA和DHA,可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血壓,有益于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硬化者。此外,刀魚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
春味,本真
時鮮的最大價值在于“鮮”,因此,烹飪刀魚的最高境界自然是保持時鮮的本真。清蒸是品嘗刀魚的常用方法,清蒸既保持了刀魚細嫩滑爽的原有鮮味,又能享受細啜慢品刀魚的過程,是食客們最喜愛的烹飪方式。“刀魚汁面”是江浙一帶傳統的刀魚吃法,將小毛刀的魚肉拆骨炒成魚茸,加入豬骨和雞湯慢火熬煮,最后加入淀粉勾芡,做成刀魚汁湯,然后澆面而食。
清代食家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里曾經記載了刀魚傳統做法,他說:“刀魚用蜜酒釀、清醬放盤中,不必加水,用火腿湯、雞湯、筍湯煨之,鮮妙絕倫”。早春入江的刀魚肉質鮮美、細嫩至極,烹制時可帶鱗烹飪,由于魚鱗中含有大量脂肪,加工后會變成一層美味的魚油,只要把魚肉放入口中吸吮,魚肉便能脫離魚骨,既嫩又鮮,清香爽口。
美食推薦
香煎刀魚
材料:
刀魚、色拉油、食鹽、蔥、姜、蒜、料酒、椒鹽。
做法:
1. 刀魚洗凈,改花刀,放入盤中瀝干水分備用。
2. 姜和蒜剁成末,蔥切段備用。
3. 刀魚用姜末、蒜末、料酒、鹽、蔥段腌制15分鐘后瀝干。
4. 鍋燒熱后加入適量的色拉油,等油溫七成熱后放入刀魚煎至兩面金黃后,加椒鹽略煎即可裝盤。
白菜蒸刀魚
材料:
刀魚、白菜、豬油、鹽、姜片、蔥段少許。
做法:
1. 新鮮的刀魚用筷子從兩邊魚鰓插入魚肚中,雙手握緊筷子,旋轉幾圈后,邊轉邊拉,這樣魚鰓和內臟全部被拉出,清除內臟后,用水從魚嘴清洗魚肚中的血水洗凈備用。
2. 將清洗好刀魚切段、碼鹽備用,白菜洗凈切片。
3. 將刀魚段與白菜碼入盤中,加入蔥段,姜片,豬油入蒸箱蒸6分鐘左右。
4. 將盤中的汁水倒出,勾芡調味淋在刀魚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