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為什么喜歡某種食物,最近有研究給出了答案——因為腸道菌群控制了我們的大腦!研究者認為,腸道微生物通過影響迷走神經(一條從腦延伸到腸道的神經)來控制人體對食物的喜好。研究揭示,這些腸道菌群控制人體的飲食習慣,是出于自身的生存考慮,比如,某些菌群讓人體嗜好垃圾食品,達到消滅另一些菌群而一方獨大的目的。這一研究解釋了許多事情,比如,為什么深夜餓了,你渴望的是食物A而不是食物B呢?為什么愛吃肉的人永遠不理解愛吃素的人飲食美妙之處呢?為什么有的人喜歡養生食物,有的人偏愛垃圾食品呢?除了生活習慣、成長環境、表觀遺傳等影響外,腸道菌群的喜好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腸道菌群對人體的影響

腸道是一個奇妙的、獨特的王國,這些我們本身以外的菌群們,正在以主人翁的姿態支配著我們的飲食、情緒。當然,對這一切你也并非無力抵抗。腸道菌群新陳代謝的周期不會超過24小時,因此,如果你下決心并有毅力與過去的飲食習慣告別,一天之內那些支配你的腸道菌群們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此外,除了攝入富含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酸奶,補充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益生元增殖益生菌外,運動也能豐富腸道微生物。
腸道菌群有多少?
據推測,一個正常成人體內,腸道內的菌群總重量可達1~1.5 kg,包含的細菌數量則可以達到1014個。而一個成年人自身的細胞數量為1013個,也就是說,居住在我們腸道內的細菌數量,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我們每天排出的糞便中,干重量的50%以上是由這些細菌及其“尸體”構成的。因此有人風趣地說,從數量上來看,我們人類并不應該被稱為人類,而應被稱作細菌。如此龐大的細菌群體駐扎在腸道內,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集體。這個集體,就被稱作腸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