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視芝加哥,習(xí)慣于在樓宇中行色匆匆。換一種視角與目光:俯視,是冬日陽光灑向街道的斑馬線,匆匆行人化作影子;仰視,是摩天大樓在干枯的枝椏間聳入云端。隨Cocu劉辰的視線,重新認識一座城。
Q:對于芝加哥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A:2010年冬天,我來到了芝加哥。盡管我是在中國北方長大的,但芝加哥的大風(fēng)和刻骨的寒冷仍令我印象深刻。此外,這座城市的建筑太有特色了,在市區(qū)隨便逛一逛就能看到不同時期和風(fēng)格的現(xiàn)代建筑。
Q:它不同于美國其他城市的獨特魅力是什么?
A:芝加哥的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都是世界一流的,你既能看到新哥特風(fēng)格的復(fù)古建筑也能看到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的新包豪斯現(xiàn)代風(fēng)格大廈,可謂是“現(xiàn)代建筑的王國”。其實這一部分要歸結(jié)于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當時大火幾乎毀掉了整座城市,同時也給了它重建的機會,因此才有了現(xiàn)在芝加哥的城市面貌。
Q:什么時候開始用手機拍攝?堅持每天拍嗎?
A:我大概從2010年底開始用手機拍照,幾乎每天都出去拍,無論晴雨。最早的幾千張片子里有很多不滿意的,之后拍多了會好一些,攝影似乎沒有捷徑,多練才是硬道理,手機攝影也不例外。它對我來說意味著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創(chuàng)作。對我來說,手機就是我最好的相機。因為我總會把它帶在身上,而且它看上去比較低調(diào),非常適于街頭攝影,很少會引起路人的反感。
Q:為什么會愛上用俯角和仰角拍攝芝加哥?
A:比起平視角,俯角和仰角是我們平時生活中不常留意的視角,它們強調(diào)了畫面的幾何構(gòu)成感。俯拍街景時,人在畫面中呈點狀,斑馬線也會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日出或夕陽時,太陽角度低,俯角看行人的影子會拉得很長。仰拍建筑或高大物體會增強透視感和空間縱深感。
Q:為什么偏愛在特殊天氣里拍攝?
A:特殊天氣下的街頭光影效果會很不一樣,下雨時的光線柔和,能凸顯線條和顏色,拍攝地面上的積水反射也是很好玩的事情。我喜歡在不同時間和天氣情況下拍攝同一地點,例如我曾多次拍攝芝加哥最標志性的云門。
Q:你在芝加哥最喜歡去的拍攝地點是哪里?
A:我最喜歡在市中心魯普區(qū)拍攝,尤其是下雨、下霧時,整個街道的色調(diào)和氣氛都和平時不一樣,云霧穿梭在摩天大樓中,打傘的行人走在灰蒙蒙的街上,感覺蝙蝠俠隨時都有可能出現(xiàn)。
Q:你記錄下了很多可遇不可求的瞬間,是否背后有著長時間的等待?
A:拍照,尤其是街頭攝影,對攝影師的耐心絕對是個考驗。首先,要等待理想的光線。我對光的要求比較苛刻,如果天氣和光的角度不合適,我寧可一張都不拍。其次,要等待畫面中故事的發(fā)生,這就只能碰運氣了。有時不用怎么等待,就能拍到喜歡的人和故事,但有時等了很久卻一無所獲。不過,很多看似巧合的畫面都不是完全偶然發(fā)生的,拍攝前對取景構(gòu)圖的考量有時就決定了一張作品。
Q:芝加哥有都市感很強的一面,也有自然感很強的一面,你更喜歡哪一面?
A:兩者都喜歡,或者說兩者各有特色。芝加哥的市中心是摩天大樓的天下,高架鐵路的列車在大樓之間穿梭,火車的轟鳴聲響徹魯普區(qū)。夜幕降臨后,這里有科幻小說中高譚市的感覺,這也是芝加哥都市感最吸引我的一面。而鋼筋水泥森林之外,密歇根湖畔自然保護區(qū)的面貌則完全不同,這一帶有大面積的綠植,我常常會去自然區(qū)散步拍照,感受這里四季的變化。
Q:都市通常是繁雜忙碌的,你鏡頭中的芝加哥卻是簡單純粹的,能談?wù)剺O簡拍攝嗎?
A:攝影中的減法很重要。把照片拍復(fù)雜不難,而把照片拍簡單并不那么容易。攝影不像繪畫,從一張白紙開始,把想要的元素加進去。攝影有些像做石雕,在完整的石頭上減去不想要的東西。不論前期還是后期,對畫面主題有干擾的元素,我會盡可能地去掉或削弱,只留最必要的東西。芝加哥的都市區(qū)域也是繁雜忙碌的,而我喜歡在復(fù)雜的場景中尋找簡單的一面或是某個瞬間,這種尋找是我攝影最大的樂趣。
Q:你的影像中展示著城市、建筑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你如何看待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A:芝加哥的城市空間感很有特點,它可以是多維度的。在魯普區(qū)上空有環(huán)形高架鐵路,下面有地下城市道路和隧道,這種豐富的空間維度讓拍照變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提供了更多取景地和視角。芝加哥的摩天大樓極為壯觀,大樓和行人從比例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難怪電影《蝙蝠俠前傳》的前兩部都在這里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