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參加游泳課程的孩子與不游泳的孩子相比,能更快地取得一些人生的發展成就。
研究者指出:取得人生中里程碑式的成就與運動技能息息相關,而游泳就是一項與身體高度相關的活動。結果顯示,游泳的孩子在語言和數學層面上表現更佳,這體現在諸如算數、指出物件名稱、識別單詞及字母等活動中;游過泳的孩子似乎也有更好的方向感。此外,有部分孩子們在發展測試中取得的分數與上游泳課的時長是成正比的。
與此同時,研究者也嚴謹地表示,這只能代表游泳的孩子會比其他孩子更早取得人生中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相較而言,他們能更快掌握技能與知識,并且更快形成個體性情。
游泳益處多
游泳是在水中進行的,水的密度和導熱性都與空氣不同。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導熱能力、壓力和阻力都比空氣大。因此對人的新陳代謝、體溫調節、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肌肉系統、生長發育、延緩衰老都有積極的作用。
提高心肺功能
游泳時的負荷量遠比陸上活動對人體的刺激小,平臥在水中還可以減少血液循環系統的阻力和支撐器官的負荷,游泳時各種姿勢都要求脊柱充分伸展,對防止駝背和脊柱側彎的效果是很好的。
游泳能增加呼吸系統的機能,長期的游泳鍛煉,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加大。
游泳還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尤其是從小參加游泳鍛煉,可以促進心血管系統的發育,這一點是其他運動項目不可替代的。
減輕壓力,恢復精力
游泳是調節情緒的好手段。人們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際,情緒經常處于焦慮、憂郁、浮躁不安等狀態之中,只要到水中游上幾趟,通過水流對身體的按摩和沖擊,形成一種特殊的按摩方式,這種自然的按摩,不僅使肌肉得到放松,還會使緊張的神經頓時松弛下來,把那些消極的、對身體產生副作用的心理因素排泄散發出來,恢復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游泳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體育運動,參加游泳大多結伴而行,長時間在一個地方游泳會結識一批新朋友,這些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互相照顧,使人精神上得到滿足。

3種情況忌游泳
空腹、飯后忌游泳。
飯后飽腹時游泳,不僅影響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極易引起胃痙攣、嘔吐、腹痛等現象。因此,空腹不游泳,飯后要休息30分鐘至一小時后再下水游泳。
勞動或劇烈運動后忌游泳。
勞動或劇烈運動時體內產熱多,體溫升高,皮膚汗腺及皮下血管擴張,如果猛然跳進涼水中,熱身子受到冷的刺激后,皮下血管會急劇收縮,汗孔閉塞,極易引發感冒、急性關節痛等病,嚴重者可導致肢體癱瘓。
患有某些疾病者忌游泳。
嚴重冠心病、藥物難于控制的高血壓、風濕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較嚴重心律失常、癲癇、急性眼結膜炎、有開放性傷口及各種傳染病等患者,請不要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