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庫集中支付是一次重要的財政體制改革,歷經多年發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其相關制度相對滯后,難以滿足當前業務發展需要,不利于實際工作中業務規范操作和監督管理。對商業銀行代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情況進行調查,揭示了其業務開展中值得探討的問題,并結合工作實踐對如何從制度上加強規范和監督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集中支付業務 監督管理
自2005年試點開始,浙江省本級國庫集中支付已順利運行十年。期間,商業代理銀行承擔了資金支付、資金清算等重要職責,是集中支付業務順利運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對商業銀行集中支付業務代理業務監管的主要內容
與銀行普通業務相比,代理國庫支付業務因其特殊性,商業銀行需在制度、技術、業務、內控等方面建立更完備的管理體系。具體來說,應該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依據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制度辦法的規定,制定本行相應的集中支付相關制度、流程、業務指南等。同時根據相關制度及政策變化。及時調整更新。二是有效構建集中支付專用信息系統,以進行資金額度控制、支付指令受理、財政資金清算、表報信息傳輸等。保證財政資金支付有效、及時、安全。三是配備專門的集中支付業務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建立完善集中支付業務培訓機制,保證實際業務的規范操作。四是建立和實施集中支付業務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崗位職責分離。建立科學制衡的業務控制、技術有效的對賬機制等防范資金風險。
相應上述內容,對代理銀行進行系統監督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集中支付制度、流程建立實施情況的監管。監督代理銀行是否根據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建立相應的行內制度,相關業務政策以及科學合理具操作性的流程。
二是對集中支付業務信息系統有效性的監管。監督代理銀行的集中支付信息系統是否運轉正常,電子信息反饋是否及時有效。
三是對集中支付業務規范性的監管。監督代理銀行日常業務管理是否滿足集中支付要求,是否建立集中支付業務操作流程,并按流程規范支付;是否建立集中支付業務的管理機構;各支行是否配備了集中支付業務專門人員,并對其進行上崗培訓。
四是對國庫集中支付資金風險的監管。監督代理銀行的信息系統、日常業務操作流程中是否存在風險隱患;是否建立相應的內部崗位、業務控制機制和內部對賬等。
二、對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監管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有關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涉及有關對代理銀行監管的內容主要為銀行準入、賬號管理、資金清算業務了方面。
(一)代理銀行業務監管的具體職能、定位不清,監管制度基礎不足
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相關制度中不僅規定代理銀行準入、賬戶管理、資金清算業務等方面管理,但對于代理銀行業務運行監管的主要內容為何、如何管理、由何部門進行監管、后續的考核和評價如何實施等方面尚不夠明確,即缺乏對代理銀行業務運行層次的全面細化監管要求。
(二)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監管機制尚未建立,監管缺乏系統性
對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的監管是改革后的新情況、新要求,目前各方對其重要性認識不夠,監管職責不明確,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運行監管中還未建立一套全面、系統、科學的管理體系。一是對代理銀行的監管存在一定程度隨意性、分散性,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如在監管中有時事先并無明確針對性管理的內容,經常在發生差錯或異常情況后的補救和改進措施,而未能“防患于未然”。二是監管手段較為單一,監管效率較低。目前財政部門對代理銀行的監管主要通過日常業務數據核對、對賬、代理銀行日常信息報備等方式進行實現,存在“信息遲緩”和“信息部對稱”等情況。
(三)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監管后續的處置、考核評價機制缺失
由于缺乏制度上、職責上的明確定位,造成目前對代理銀行的監管僅停留在監督層面,缺乏后續處置、考評機制,對監督發現的異常、違規問題如何處置、如何與代理銀行考核評價結合等方面尚未明確,即監管只有反映權,沒有處置權和評價權,不能真正有效實現監督后的管理、改進和完善,這種只“督”五“管”的情況造成對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的監管無法在根本上取得實效。
三、加強對商業銀行集中支付代理業務監管的對策
(一)在制度保障上,要在相關制度中明確監管職責
有關部門應盡快健全對代理銀行監管的相關制度法規,創建代理銀行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監管相關制度辦法,明確監管的具體內容、監管范圍、監管措施、違規處置、考核評價等方面,提高監管有效性。特別是要明確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違規的處置、后續改進管理,以及細化代理銀行考核、評價辦法,對日常監督結果納入到代理銀行考核評價中。
(二)在職責定位上,應合理確定對代理銀行監管職責、分工,理順監管職能
合理的職責定位和明確的職責分工是實施代理銀行監管的組織基礎和前提條件。要進一步明確國庫支付執行機構對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日常監管職能,并賦予其代理銀行違規處置、日常考核評價等職責權限,使監管真正落到實處。
(三)在監管手段上,要創建系統化監管體系,提高代理銀行的監理科學性
通過采用電子信息系統監控與現場檢查相結合方式低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實施更為有效的監管。做到提前預警、主動提示、及時反饋,提高監管效果。
(四)在監管溝通上
一是加強宣傳,促進代理銀行深入了解改革,正確認識其在集中支付運行中的作用責任,提高其對集中支付業務管理的重視,化解抵觸心理,積極規范、加強集中支付業務管理。二是做好政策傳達溝通工作,及時分析、反饋集中支付中發現的問題,與銀行協商解決難點問題,提高銀行日常業務培訓、上崗培訓、業務更新等工作的有效性,切實提高代理銀行集中支付業務執行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李榮.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財經界》,2013.18.
[2]王寧.構筑財政代理綜合服務平臺,共促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財政》,2009.14.
[3]黃秀亮.改進財政零余額賬戶運行的思考.《財政與金融》,2013.01.
作者簡介:曹晏平(1966-),男,浙江金華人,工作單位:金華銀行,職務:副行長。職稱:會計師、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