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中小企業的銀行融資狀況,并對當前中小企業中的融資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系統;發展中小經營機構等降低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成本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 銀行 融資成本 對策
一、我國中小企業銀行融資狀況
(一)銀行支持力度不夠,企業非正規借貸現象嚴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內一些大中型商業銀行正在逐漸調整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政策。但是,中小企業在大中型商業銀行的貸款比重還未達到20%,許多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都會通過民間非正規借貸途徑來解決問題。
(二)銀行融資比重與企業規模和年齡成正相關
在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中,企業的規模與經營期限,在金融機構貸款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大型企業中,金融機構的貸款在其全部資金來源中接近50%,而在50人以下的小企業,其資金來源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金融機構貸款,中小企業相比于大型企業,更難于獲得銀行貸款,且只有經營期限較長的企業,才有可能成功獲得銀行貸款。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分析
(一)銀行管理制度限制
銀行信貸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但是銀行關于中小企業貸款的要求過于嚴苛,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的成功率非常小。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資金在短期內的流動性較強,而銀行貸款的審批環節過于繁雜,無法及時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我國商業銀行中還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委托-代理機制,銀行將大部分精力用于追究風險管理責任,而沒有進行有效激勵,增加了內部代理人風險約束,激勵機制沒有很好發揮作用。代理人更偏向于選擇經營穩定的大企業,導致中中小企業在銀行信貸方面困難重重。
(二)企業信用體系缺失
當前,我國企業信用體系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極易出現中小企業摒棄信用、拖欠貸款、逃債等現象,增加了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關系的不和諧因素。銀行因為中小企業的違約行為,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進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管理,提高貸款要求,讓中小企業更難獲得銀行融資。
(三)信貸交易成本過高
大型企業的信息透明度要遠遠高于中小企業,銀行無法充分了解中小企業各方面的信息。因此,銀行在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審批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對企業進行相關經營、投資項目風險方面的調查、評估。較高的經營難度加上過低的成本效益,造成銀行對于中小企業辦理貸款的不重視與怠慢。
三、降低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成本的措施
(一)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當前,國內的利率管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讓企業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獲得信貸資金,必須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讓市場成為判定資金價格高低的主導因素。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逐漸放松利率管制,通過市場統一利率,讓中小企業與其他企業擁有同樣的融資標準,讓企業與銀行在良性循環中不斷發展壯大。
(二)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
良好的社會信用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良好的信用體系應該包含正式約束、非正式約束、實施機制三方面的內容。通過非正式約束,讓企業和銀行在融資過程中,能自發形成相互信賴的行為模式,準確做出判斷,降低雙方的交易費用。對于其中存在的失信行為,以正式約束,給予合理的懲罰,并運用實施機制,對失信行為采取懲罰措施。
(三)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首先,建立科學、合理的中小企業等級評估體系。制定相應的信用等級標準,通過信用等級標準來評定企業的可信度。獲得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信任,成功融資的前提就是信用等級。其次,健全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系統。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結合外來先進理念與經驗教訓,建立健全符合實際情況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系統。
(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
設立專門的中小商業銀行,用于服務中小企業。中小商業銀行按照商業銀行法的相關規定,自主經營,自擔風險。支持民間資金設立或改制為民營銀行,發揮合作金融組織的作用。同時,中小商業銀行與民營銀行都需要建立有效的進入與退出機制,并為存款人的利益建立保障機制,讓二者融入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去。由于銀行業具備杠桿特點,中小商業銀行與民營銀行在經營中同樣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建立確實可行的監管措施。
(五)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
首先,國有商業銀行應該轉變觀念,以市場為導向,辯證的看待各類型企業,支持具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其次,商業銀行應該盡量降低成本,提高資金的運營效率。當前,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中的最主要障礙是管理成本高于大型企業,一些商業銀行正是因為管理成本而拒絕中小銀行貸款。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加強成本控制意識,盡可能降低成本。最后,商業銀行需要建立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意識,建立相關的內控體系。轉變以企業資產規模為主要評判標準的風險管理模式,讓企業的資產質量成為風險管理的主要評判標準,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對于大中小企業采取不同的信用評估體系。
(六)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的融資資質
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是其取得銀行信貸支持的關鍵因素。因此,中小企業需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改善融資環境。首先,提高中小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中小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其融資能力,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越高,融資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所以,中小企業需要改善自身的經營管理環境,提高管理水平。通過明確企業的產權制度,合理化企業的規章制度,努力進行創新,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管理者的職業素養,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讓企業的融資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增強企業的信用觀念。中小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守信意識,對自身的經營狀況進行如實反映,真實、合法化自身的經濟活動與財政支出。最后,中小企業還需要轉變融資觀念,從企業實際狀況出發,學者科學、合理的融資方式,不能單純依賴銀行融資,將自我積累與外部融資向融資相結合。同時,在融資過程中,企業需要轉變單一固定的融資方式,以市場為導向,樹立正確的成本、風險、法制等觀念,增強企業的財務杠桿與融資責任意識,讓企業的財務管理變得更加穩定、規范。
參考文獻
[1]周蕾.中小企業銀行融資問題分析和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0(11).
[2]張燕紅.淺談中小企業銀行融資現狀及其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
作者簡介:何丹敏(1976-),女,浙江臺州,中級會計,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