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必賢,陳瑩梅,吳燕芳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特診科心電圖,福建 福州 351100)
急性肺栓塞患者心電圖ST段壓低情況分析
林必賢,陳瑩梅,吳燕芳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特診科心電圖,福建 福州 351100)
目的 探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心電圖ST段壓低情況。方法于治療前采用心電圖檢查本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間收治的137例APE患者,分析總體不同導聯(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和V6)的ST段壓低情況,并統計不同肺栓塞面積的ST段壓低分布情況及心電圖表現。結果137例中共有78例患者出現ST段壓低(56.9%),累計605個導聯ST段壓低,范圍為0.05~1.4 mV,以0.1~0.5 mV為主,其中V4導聯的發生率最高,其次依次為V3、V5、V2、V6、Ⅱ、aVF、Ⅰ、Ⅲ、Ⅵ和aVL。大面積組在Ⅲ、aVL、V1導聯ST段壓低的發生率上高于其余兩組(P<0.05),aVF、V6導聯ST段壓低的發生率高于小面積組(P<0.05),V2導聯的低于次大面積組(P<0.05);次大面積組在aVF、V2、V6導聯ST段壓低的發生率均高于小面積組(P<0.05)。不同栓塞面積P波電壓、P波時限和PR間期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APE患者ST段壓低的發生率較高,且不同栓塞面積在具體導聯ST段壓低的發生率和心電圖表現上有差異。
心電圖;ST段壓低;急性肺栓塞;篩查價值
急性肺栓塞(APE)是呼吸科常見的危急重癥,該病易漏診和誤診,故需有效的檢測手段[1]。心電圖是常規檢查,具有非創傷性、操作簡單等優點,多項研究指出心電圖在APE診斷上有一定價值[2],而ST段壓低是常見的心電圖異常[3],國內鮮有報道ST段壓低與APE面積的關系,本文旨在探討APE患者的心電圖ST段壓低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37例APE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59例,年齡25~79歲,平均(57.8±11.2)歲;小面積肺栓塞43例,次大面積肺栓塞59例,大面積肺栓塞35例;主要臨床癥狀為胸痛、呼吸困難等。所有患者均符合《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診斷標準,排除支氣管炎、先天性心臟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發病48 h內采用常規12導聯法記錄心電圖,定標電壓10 mm/mV,速度25 mm/s。分析總體不同導聯(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和V6)的ST段壓低情況,并統計不同肺栓塞面積的ST段壓低分布情況及心電圖表現。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總體的ST段壓低情況 137例中共有78例出現ST段壓低(56.9%),累計605個導聯ST段壓低,范圍為0.05~1.4 mV,以0.1~0.5 mV為主。除aVR導聯外,其他導聯均檢出拋物線狀壓低,具體為:Ⅰ導聯58例(74.4%),Ⅱ導聯64例(82.1%),Ⅲ導聯51例(65.4%),aVL導聯3例(3.8%),aVF導聯59例(75.6%),V1導聯24例(30.8%),V2導聯66例(84.6%),V3導聯72例(92.3%),V4導聯76例(97.4%),V5導聯68例(87.2%)和V6導聯64例(82.1%)。V4導聯的發生率最高,其次依次為V3、V5、V2、V6、Ⅱ、aVF、Ⅰ、Ⅲ、V1和aVL。
2.2 不同肺栓塞面積的ST段壓低發生率情況 大面積組在Ⅲ、aVL、V1導聯ST段壓低的發生率上高于其余兩組(P<0.05),aVF、V6導聯ST段壓低的發生率高于小面積組(P<0.05),V2導聯的低于次大面積組(P<0.05);次大面積組在aVF、V2、V6導聯上高于小面積組(P<0.05),見表1。

表1 不同肺栓塞面積的ST段壓低情況[例(%)]
2.3 不同肺栓塞面積的心電圖表現情況 大面積組的P波電壓、P波時限高于其余兩組(P<0.05),PR間期短于其余兩組(P<0.05);大面積的以上指標均差于小面積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肺栓塞面積的心電圖表現(±s)

表2 不同肺栓塞面積的心電圖表現(±s)
注:與小面積比較,aP<0.05;與次大面積比較,bP<0.05。
)小面積0.09±0.0465.65±7.39157.80±11.47409.72±56.05次大面積0.14±0.06a82.72±10.85a148.73±14.63a412.38±72.61大面積0.17±0.05ab98.04±13.52ab142.02±17.22ab435.61±63.27
APE發病迅速,可導致嚴重后果,不僅表現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而且還可影響肺循環,繼而可增加心肌負荷,導致心肌受損,如可伴有心肌酶譜、肌鈣蛋白等心肌生化指標發生異常升高[4]。但為滿足診療需求,需簡便快速的方法,而常規生化指標檢查耗時、操作復雜,限制了其應用。心電圖應用于APE診斷可較好的解決以上難題。當由心臟病或其他誘因導致心肌受損時,常伴有ST段壓低,通過發生ST段壓低導聯數目、位置及幅度可提示病情程度。
本研究發現56.9%的APE出現ST段壓低,提示發生率較高,表明ST段壓低在APE診斷中具有價值。而對出現ST段壓低的APE患者進一步分析發現,累計605個導聯ST段壓低,除aVR導聯外,其余11個導聯均檢出,且V4發生率最高,以V2~V6的發生率為主,與其他研究的結果一致[5]。針對梗死面積分層發現,各組在ST段壓低發生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不同梗死面積的具體心電圖表現上亦有差異,如大面積組的P波電壓、P波時限高于其余兩組,PR間期短于其余兩組(P<0.05);大面積的以上指標均差于小面積組(P<0.05),提示主要與不同梗死面積給心臟造成負荷和心肌損傷不同有關。較大面積的梗死則提示存在較大或較多的肺動脈內機械性堵塞和激發性體液因素的參與,肺動脈壓升高則會增加左心室負荷過大,并引起右心室和右心房擴張,故應根據心電圖異常表現及臨床指征制定溶栓策略。
綜上所述,APE患者ST段壓低的發生率較高,而ST段壓低在輔助APE診斷上有較大的臨床價值。
[1]許 欣,杜 軍.急性肺栓塞癥的診治進展[J].臨床薈萃,2013,28 (6):699-702.
[2]陳艷麗,牛聰穎,劉興利,等.急性肺栓塞265例心電圖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2374-2375.
[3]唐海紅,曹 毅,王麗華,等.1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電圖特征及治療前后的變化分析[J].轉化醫學雜志,2013,2(6):358-360.
[4]陳 勇,劉 雙.心肌標記物在肺栓塞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11):1039-1041.
[5] 羅素群,陳蒙華,溫秋瑜.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壓低患者的臨床和心電圖分析[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0,24(6): 492-496.
R563.5
B
1003—6350(2015)05—070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5.0253
2014-08-12)
林必賢。E-mail:26539120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