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建杭 阿里巴巴集團總裁
互聯網面前我們都是弱勢群體
?文/金建杭 阿里巴巴集團總裁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不僅改變了我國傳統商業模式,也改變了大眾生活方式,這一過程中互聯網在淘汰著一些傳統行業,也在創造著新興領域。就是這種改變的力量,使得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會毫無懸念選擇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帶來自身的再次騰飛。
現在是“互聯網+”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危險的時代,在互聯網浪潮之下,所有人都是弱勢群體。
此次“互聯網+”行動計劃從出現在頂層設計到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設立,從制定政策到落地實施,已在全民中掀起創新浪潮,對互聯網企業來說可謂進入到春天。但與全民熱潮相比,“互聯網+”什么都可以,絕對不能加傳統思維,絕對不能加既得利益。
新技術的出現必然會帶來新的消費領域,企業的逐利本質必然會驅動著整個產業的變革。隨著互聯網帶來的變革,很多傳統企業正在失去市場、技術甚至是影響力,幾近成為弱勢群體。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已從IT時代進入DT時代。IT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DT則讓你的合作伙伴更強,讓他們具備大數據分析的能力。在過去,或許只有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才有能力對20億的消費者數據進行分析,但今天借助數據分析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并通過大數據分析作出自己的商業決策,所以我認為今天是一個大時代,正在變革的關鍵時期。
惟創新得市場,固步自封只能走向衰敗。“互聯網+”的本質是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從而達到經濟社會的思維轉變、技術轉變、格局轉變。不創新、不變革、不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任何企業都將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我希望在“互聯網+”的時代里面,大家多聽聽創新者的聲音,而不僅是聽被改變群體的聲音。
201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394億元,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27898億元,比上年增長49.7%,但網絡零售總額占比也才從2010年的3.3%增長到10.5%。面對如此巨大的未開發市場,整個電子商務、“互聯網+”才剛剛開始,還有足夠的空間需要去完善、去完成。無論是東部沿海還是西部內陸,巨大的消費市場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的機會。
“機會”就意味著改變,改變意味著“推陳出新”,新舊事物的更替不僅是市場經濟基本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基礎動力。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間不斷的深入開展,加之網絡零售領域的巨大市場及傳統產業融合發展中誕生的新消費需求,新產品、新技術會源源不斷地產生,也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大眾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因此,在“互聯網+”時代里,大家都要聽聽創新者的聲音,而不要僅聽被改變群體的聲音。
當國家的重視、政策的支持、企業的扶持都加在一起推動“互聯網+”時,它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一個能夠使弱者變強的機遇。創新的過程本身就是探索,善于發現市場、抓住市場才能為自己贏得市場中的一席之地。同時,沒有一個企業是可以按照既有的軌道繼續往前走,只有自己學會變道超車,才有可能會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