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萍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應該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想象力的自由發揮,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一種寬松和諧充滿活力的創新課堂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更好地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應該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教給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數學教學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職責,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基礎結合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高中學生有著非常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也有了非常強烈的創新意識,很容易對已有的結論產生質疑,并且希望得到新的結論、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認識,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汲取知識,獲得能力,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學習“集合”時,教師研究學生的基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并預測學生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讓學生小組討論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深入小組內部,做好必要點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自由表達,尤其是組織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有效分析,不斷尋求和生活的聯系,對學生創造性的思考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他們的重難點進行分析指導,提高教學效率。
二、營造創新教育的學習氛圍
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需要創造一定的創新教育環境。高中學生他們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尤其是需要一定的學習氛圍,需要一定的氣氛、環境來帶動,只有在一定的學習環境當中或者在一定的氛圍當中,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高中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注重創新教育環境的營造,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更好地感知創新的氛圍,創新的成功,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合作學習和探究中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潛能,讓學生在積極合作當中,激活他們的思維,勾起他們的想象,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應該創造性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給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教學呈現,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要學生感覺到一個問題可以有更多的想法,一個方法可以解決很多的相類似的問題,引導學習一題多解,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防止學生出現思維僵化。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感覺到更多的興趣,變數學的枯燥學習為生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斷的感知創新的氛圍、創新的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學習“球的概念”時,筆者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理解,與圓的概念進行分析比較,看誰能夠很好地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中找出兩個概念的本質的區別,并從思維角度來分析二者的轉換。學生思考非常積極。不斷研究,相互討論,積極思考,學生就可以很好地把知識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起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建構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在教學方法中滲透創新教育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活學活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教師必須不斷的更新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具有突出的創新意識,首先引導學生對原有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復習,給每一個學生已明確的思維導向,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減少學生的學習障礙,尤其是建立數學概念,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豐富情感和思維,通過創建不同的問題情境,特別是一些開放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問題,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更好地去探究、去思考,讓學生在問題當中更好的去尋找方法,鍛煉思維。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源于想象,想象力的豐富是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想象力也是學生創造能力的基礎。
例如,在排列組合問題的基本內容講完后,要加一兩節的專題訓練,題類主要是以既有排列又有組合的綜合應用問題為主,在對比中加深理解,達到對知識的鞏固。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把所學的知識理論和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在實踐當中更好地感知數學知識,把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溝通知識和生產生活的橋梁,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東西,創新學生的思維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勝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師角色的轉變[J].基礎教育參考.2008.08
[2]韓景香.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業技術.2008(05)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市馬寅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