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電信周春柏
老樹新花別樣紅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服務互聯網化轉型一瞥
江蘇電信周春柏
近年來,中國電信江蘇公司適應新常態、拿出新思路、注入新活力,深入推進服務轉型,既以深厚的技術積淀、高效的服務體系,鞏固傳統服務優勢,又借助互聯網思維、立足體驗感知,玩轉移動互聯網密碼,老樹綻新花,花開別樣紅。
“踐行一去兩化新三者戰略,接應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扎實推進服務互聯網化轉型。”3月11日落幕的中國電信江蘇公司2015年度客戶服務工作會議,為全年服務工作定下了主基調。
服務互聯網化轉型,怎么轉?江蘇電信黨組書記、總經理肖金學給出的答案是:轉思維、轉模式、轉機制。
轉思維。去電信化思維、立互聯網思維,其核心是以客戶為導向,把客戶需求和客戶感知作為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行互聯網化的客戶消費體驗,增強服務核心競爭力,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實現客戶價值與企業價值共成長。
轉模式。在前期10000號多媒體智能客服的基礎上,積極探索O2O營銷服務模式,讓10000號、實體渠道、電子渠道、新媒體渠道融合滲透、多位一體,向互聯網化服務體系演進。加快線下向線上服務遷轉,加強線上線下協同,提升營銷服務效率和價值,為基礎業務規模發展、新興業務快速突破提供強力支撐。
轉機制。采用移動互聯網方式,加大縱向聯動與橫向協同力度,再造營銷服務流程,優化一線支撐流程,以市場化機制推動互聯網化服務體系高效運營,“能集中的不分散、能上面做的不讓下面做、能電子的不人工、能遠程的不現場”。
“服務互聯網化轉型是一項復雜、艱巨、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單位、多專業、多渠道,唯有方方面面的協同,方能一起寫好這篇大文章。”肖金學如是說。
在營銷、服務協同方面,江蘇電信力推營銷服務一體化,注重發揮服務在發展和維系中的作用,進一步彰顯服務價值。今年,江蘇電信將實施“五優服務”行動計劃,天翼移動業務堅持4G引領,著力在網絡更優質、流量更透明、渠道更便捷、產品更適用、服務更人性化等方面下功夫;寬帶業務重在樹立差異化品牌,深化落實寬帶“五心服務”,以提速引領品質,以應用創建差異。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全業務運營,服務集約化的效益日益凸顯。經過數年布局,中國電信江蘇公司建成包括天翼客服、易信客服、微信客服、QQ客服、10000知道在內的線上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互聯網自助、互助服務能力,讓客戶擁有及時、互動、便捷的服務感受。截至2014年底,江蘇電信天翼客服注冊用戶數達372萬戶,易信、微信客服注冊用戶數達206萬戶,QQ客服好友數為381萬戶,新型渠道全年服務量達2784萬次。
在客服知識生產、運營、管理方面,江蘇電信也走上了集約化之路。江蘇電信省客戶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他們推進知識生產專區化運營,建立多維知識分類體系,打造“類淘寶”知識搜索引擎,支撐知識多渠道輸出應用和共享;通過完善短信庫、郵件庫、場景化知識等,提供無縫的多渠道客服協同,確保客戶獲取信息的一致性;引入機器人、語音識別、聲紋認證等技術,實現便捷的質量管理、運營分析,在提升后臺管理效率的同時,也實現了即時的觸點價值輸出。
“致廣大而盡精微”,江蘇電信順應互聯網服務的即時、互動、開放等特征,建設即時客戶滿意度測評系統,強化服務過程管控,提高服務各觸點的客戶滿意度。從測評手段、系統平臺、閉環管理等方面,采集實體渠道、10000號、118114、網上營業廳、掌上營業廳、裝移維服務等六大服務觸點的即時客戶滿意度信息,制訂即時客戶滿意度測評業務規范,強化測評結果閉環管控;及時分析測評結果,診斷服務觸點短板并發出預警督促整改,促進了服務能力提升和客戶滿意度提升,目前全省主要觸點即時客戶滿意率達97%以上。今年,江蘇電信將進一步拓展即時測評系統使用的廣度和深度,加強即時測評結果的運用,落實服務責任“劃小”考核,進一步增強員工服務意識,整體提升客戶滿意度。
大數據炙手可熱,大服務時代已然來臨。“我們力爭用兩年時間實現服務互聯網化轉型。在此過程中,我們將采用新技術提升服務能力,基于大數據開展精準、差異化服務。”江蘇電信客戶服務部主任曹小忠告訴記者,今年將在服務工作中“試水”大數據,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將大數據分析應用于客戶維系,自動篩選續約客戶,匹配維系策略;開展精準提醒,提高續約提醒到達率,組織基于用戶信用的差異化服務;拓展渠道分流、投訴預警、服務質量評估等大數據服務使用場景。
“大數據帶來的變化不是驚天動地的,而是潛移默化的,現階段主要體現在細節服務、精準服務上,想客戶之所想,給客戶之所需。”曹小忠補充道。
隨著客戶需求多樣化,客戶期望日益提高,服務工作對一線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要求一線員工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外,中國電信江蘇公司還發起服務領域的倒三角改革,提高服務支撐效率,切實為基層一線減負。
倒三角改革的核心是面向客戶和基層一線,建立由上而下的服務支撐體系,由過去層級制管理轉向扁平化管理模式。組織架構方面,江蘇電信基于省級投訴處理中心,在市分公司試點成立專門的投訴處理中心,加強省市兩級服務與投訴集約化管理職能,強化服務支撐,為基層一線減負;在能力建設方面,著力提升集約的IT能力、業務能力、處理能力,推進投訴處理的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在激勵手段方面,通過劃小、激勵、崗薪優化等市場化運作方式,激發基層一線的內生活力和創造力;在運行機制方面,建立面向客戶和基層一線的快速響應機制,理清工作界面,優化服務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切實減少一線非生產性工作量,釋放一線生產力。
作為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倒三角”服務支撐體系試點單位,常州電信開發上線了“一點響應支撐平臺”,客調中心依托平臺接應全區營業人員在業務受理、寬帶維系、拆機挽留等過程中遇到的裝維、網絡、服務等問題,并牽頭相關后端部門快速處理和全程跟蹤,成效明顯。平臺日均使用量超過3000人次,上線以來共支撐營業人員1萬余單,支撐裝維人員800多單,平均響應歷時僅8分鐘。今年春節前,“一點響應支撐平臺”手機版上線,一線人員無需安裝額外軟件,通過手機關注指定的易信公眾號,即可實現系統實時發單,此舉進一步提升了支撐服務一線的效率。
今年全國“兩會”催熱“互聯網+”,寫進頂層設計的“互聯網+”,意味著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已經到來,基礎電信運營商無疑是其中重要一環。作為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中國電信在傳承積淀的同時,牢記企業使命,不忘銳意創新,全面深化改革,力促服務轉型,為的是把更精致、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呈現給客戶。
“客戶服務牽涉方方面面,頭緒繁多。抓服務,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透。”肖金學表示,面對客戶服務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內涵,江蘇電信將堅持原則、堅守底線、堅固防線,始終如一,誠信服務,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傾情為客戶創造“滿意消費”的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