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貴州肇興民族手工藝作坊考察傳統手工藝展示及帶動產業扶貧情況??偫韺C娘們說,“你們一針一針繡出自己的幸福生活,既繡出了侗寨之美、民族之美,也展現了你們的勤勞之美。你們足不出戶為家庭創造財富,是家庭功臣,更是侗寨文化傳承的功臣!”
傳統工藝紋樣大型工具書《中國紋樣圖典》出版
由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原秘書長、高級工藝美術師陸曄和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藝術系講師陸原合編的《中國紋樣圖典》三卷,近日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本書依據傳統紋樣的題材品種分類,配以文字注釋,是一部歷代紋樣題材圖典工具書。書中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歷代裝飾紋樣中各種動物題材和植物題材紋樣的基本面貌,縱向展示了各種題材紋樣從古至今的發展演變脈絡。
黟縣百工民間手工藝展覽走進臺北誠品書店
2015年2月12日,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B2的藝文空間,上演了徽文化民間手工藝的展覽大戲。以展示徽文化深厚底蘊,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為主題的“行動中的民藝:從黟縣百工出發”展覽,跨過海峽,給廣大臺灣民眾帶來包含歷史深度和原生態手工藝絕活的視覺盛宴。海峽兩岸出版界、文化界、設計界人士近百人濟濟一堂,見證了展覽開幕,為這個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好活動現場點贊。
冀派內畫與學校聯手試水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光大傳承,如何破解后繼乏人的窘境?近日,河北省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與當地的衡水職業技術學院聯手簽約推行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鑒,引起了廣泛關注。
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習三創建的冀派內畫,在全國首創文化產業的博物館模式,不僅把博物館作為普及內畫知識的平臺,同時作為實現銷售的便捷終端,以深化展覽促進營銷,再以行銷提升展覽檔次和品位,從而形成展銷互動的良性互動,被專家譽為“衡水內畫模式”。
據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冀派內畫藝術傳承人王自勇介紹,近年來伴隨著就業途徑的日益廣泛,以及產業環境發生的劇變,高素質的內畫創作后備人才尤其匱乏。而全國為數不少的高職院校,卻面臨著生源不足的現狀。2014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加快發展高職教育”的意見建議后,習三內畫公司與當地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衡水職業技術學院嘗試進行聯合辦學,最終形成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王自勇稱,實現校企深度合作,不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優秀后備人才來企業就業,同時他們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平臺,公司還將實習作品現場收購,實現了學生上學期間就有收入,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