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萍
7月1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意見》,同時公布《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規劃綱要(2014年-2023年)》和《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2014年行動方案》,這標志著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這一戰略部署正式啟動。
按照規劃綱要,新疆計劃通過十年時間分階段實施,使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吸納就業人數從目前的近20萬人達到100萬人。
7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閆勤介紹,目前新疆每年有近60萬人的城鎮勞動力需要就業,有約300萬人次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其中有7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由于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企業容量以及語言文化、從業技能、就業觀念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當前就業矛盾十分突出,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特別是南疆地區經濟欠發達,企業少、規模小、就業空間狹窄,企業數量不到全疆的三分之一,就業人數不到全疆的五分之一,企業吸納就業能力非常有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胡開江表示,為實現百萬人就業的宏偉目標,確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確定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實施就業第一戰略,把增加就業尤其是南疆少數民族群眾就業作為首要任務,在強調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在南疆四地州把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與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二是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政府為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提高企業競爭力;三是堅持有效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抓住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南亞國家轉移的時機,積極吸引東部優秀紡織服裝企業來新疆投資,把新疆資源、區域優勢和東部的品牌、市場、管理、技術優勢結合,打造產業鏈綜合優勢;四是堅持全產業鏈高起點、高水平發展,發揮后發優勢,做到高端發展、技術領先,嚴禁淘汰落后設備轉人新疆;五是堅持重視拓展中西亞和歐洲市場,建沒面向中西亞、俄羅斯和歐洲市場的紡織服裝出口加工區和商貿中心;六是堅持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建設國家新型數碼印花技術應用示范基地,集中適度地發展節水型印染技術,并確保印染污水100%處理和達標排放,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發展的約束性指標,企業只有在環保達標的前提下才能享受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
為此,國家和自治區出臺一系列特殊的產業政策,包括設立規模為200億元左右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印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改造等;實施稅收特殊優惠政策,將紡織服裝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全部用于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實施低電價優惠政策,支持具備條件的紡織工業園區建設技術先進的配套電廠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用電價格;實施紡織品服裝運費補貼政策,擴大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實施南北疆差別化的補貼政策;實施使用新疆棉花支持政策,對疆內棉紡企業使用新疆棉花按實際用量給予適當支持;實施企業社保補貼政策,對紡織服裝企業新招用的新疆籍員工和南疆四地州享受低保待遇的在紡織服裝企業就業的人員,均制定了特殊補貼政策;加大對南疆地區支持力度,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在資金安排、項目布局上向南疆地區傾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等。
毫無疑問,這些政策將大大降低紡織服裝企業生產成本,提高新疆紡織服裝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助于加快新疆紡織服裝產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