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玉芳
“我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紡織廠的機修工”,凱特軒紡織有限公司經理張亮這樣開始他的自我介紹。如今已身為凱特軒柯橋門市經理的他,一頭板寸干凈利落,沉穩中仍可見一股沖勁。從機修工做到廠長,又從山東闖到柯橋,從線下進軍電商,張亮憑著自己這種敢闖敢拼的性格,不斷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升級。
張亮是山東人,當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紡織廠做機修工。因為肯吃苦肯干,很快老板就把他提升為車間主任。之后,踏實工作的張亮又在2005年升任為生產廠長。從機修工到廠長,張亮說,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升級。但他并不想安于現狀,—直把這個廠長當下去。
于是,從來不缺干勁與沖勁的他,在2008年毅然放棄廠長職位,做起了跑市場的業務員?!凹徔椘肥乔思彙⑷f人織,一人賣。”回憶起當時改跑市場時的場景,張亮頗為感慨,“在紡織廠工作多年,我非常清楚紡織品是怎么生產出來的,也更看到一個嚴酷的事實,產品生產得再好,能賣出去,才是實現其價值的最重要一步?!笨礈柿丝聵蜻@塊重要的紡織品市場,張亮從山東只身來到柯橋,開始他的淘金路。
如果說在山東紡織廠的不斷提升靠的是踏實肯干,那么,在柯橋這個充滿商機又競爭激烈的紡織品市場,要成功就不那么簡單了,機遇、思考、努力都顯得必不可少。
終于,張亮做成了一筆坯布訂單,十幾萬的收入對于當時的張亮而言,足以讓他能在柯橋真正扎根下來。但這筆訂單的意義并不僅僅在此,“我在柯橋淘到的第一桶金,就是我現在的老板給的?!?/p>
原來張亮跑坯布訂單時,遇到了也剛來柯橋不久的許文軍。許文軍當時在廣東的坯布、面料生意已經做得風聲水起,來柯橋是為開拓新市場。兩人因此結識,后來張亮便加盟了許文軍的坯布生意,從2010年開始,一起合力把他們在柯橋的坯布門市生意從幾千萬的年銷量做到十幾億,打開了市場。
在坯布生意步入正軌后,他們又開始開拓成品面料。張亮自然成了面料門市經理的最佳人選,他開始全權負責面料品牌“凱特軒”在柯橋地區的門市經營。這是張亮人生中的第二次升級。
面對不斷升級的人生,張亮從沒改變過他的想法,這也是他一貫的性格——繼續闖。
2012年,張亮與許文軍接觸到電商。雖然是首次接觸,但他很快在網上輕紡城開通了坯布、面料兩家網上商鋪。
“我總喜歡試一試。兩年來,來自網上促成的交易大約占到我們總交易額的兩成。”比例雖小,但張亮卻十分看好電商的營銷推廣渠道。
“做什么事都需要穩扎穩打,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彼榻B說,目前,網上輕紡城坯布市場的商鋪“聚林”經常接到來自南非、泰國等地詢盤,成交訂單最高達幾百萬人民幣。而主銷成品面料的商鋪“凱特軒”則多以小訂單為主。
現在,張亮主管的凱特軒門市已做得有聲有色,他一方面從生產加工人手,以特供工廠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狠抓產品質量,并為客戶量身定做所需的面料。
“不管是做實體還是做電商,我們都很重視誠信問題。絕不因為我們的過失而讓客戶遭受損失。”張亮說得很認真。的確,他們一直以來奉行“全賠”原則——如果貨物出現質量不合格,所有的生產成本、物流費用等,凱特軒將全部承擔。也因此,凱特軒被客戶信任,擁有了一批穩定的客群,“有時候一天十幾個訂單也會有。”張亮不無自豪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