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永
(廣東省西江林業局平崗林場,廣東 封開56545)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社會對于各種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作為林業生產中一種非常常見的樹種,桉樹生長周期短,產量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加強對于桉樹種植管理技術的研究,以保證桉樹林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桉樹也稱尤加利樹,是對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稱,屬于常綠高大喬木,品種多達600余種,生長于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區域,在我國的南部和西南部均有栽植。桉樹的樹冠小,透光率高,蒸騰作用小,屬于節水樹種,不需要經常澆灌,在年降水量500~1000mm的區域中能夠正常生長,如果年降水量超過1000mm,則生長較好。桉樹適生于酸性土壤,如紅壤、黃壤,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較好的區域,生長良好。在我國廣東地區,具有典型的熱帶、亞熱帶氣候特征,光照和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年降水量達到1500~2000mm,是我國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與桉樹的原產地自然氣候條件相近,適合桉樹人工林的大面積種植。因此,這里以廣東省為例,對桉樹種植管理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桉樹造林一般需要在前一年的8~9月份,進行相應的煉山整地,為桉樹的種植提供相應的土地基礎,而在廣東地區,由于自然氣候條件的特征,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備耕。針對桉樹生長速度快,對于肥力需求較大的特點,應該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區域作為造林地,造林坡度應該控制在35°以下。根據坡度的大小,可以選擇不同的墾地方式,當坡度小于15°時,可以進行機耕全肯,之后人工挖坑;當坡度在15°以上時,需要進行人工帶墾,在疏松土壤的同時,防止水土流失;當坡度更大時,可以結合桉樹林種植密度,直接人工挖坑。
良種壯苗是桉樹造林成功的重要前提,也是后期速生豐產的關鍵所在。從目前來看,比較常用的育苗方法包括實生育苗和無性育苗兩種,前者主要是播種,后者則是通過扦插、組培和以苗繁苗的方式進行育苗。一般情況下,如果條件允許,無性育苗是最為常用的方式,可以通過相應的容器進行育苗。以扦插為例,一是應該對采穗母株進行選擇,以雜交優良品種或者通過組織培養微繁技術獲得的微繁苗為最佳;二是需要對采穗圃進行整地和消毒,在栽種前,需要進行機耕整地,對土壤充分進行暴曬,清除其中的雜草和雜物,同時按照80kg每畝的比例,撒施石灰,并利用2份鈣鎂磷肥加上1份復混肥作為基肥,每畝50kg;三是母株栽種,可以采用地栽、苗袋和盆栽等方式;四是在母株栽種15~25d后,進行截頂,保留8~10cm的高度,催動側枝萌芽。桉樹育苗如圖1所示。

圖1 桉樹育苗
在對桉樹進行種植前,需要切實做好土壤的消毒處理,并撒施基肥,提升土壤肥力。在苗木種植時,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指導的桉樹技術規程去開展工作,新造林桉樹株行距規格為2.2m×3.3m,即92株/畝,打穴規格為70cm×50cm×35cm,進行回表土,要求回表土鏟下穴邊1m半徑范圍的表土,鏟除干凈芒草,這樣桉苗種植后,穴邊草不會那么快蓋過桉苗,影響生長。在栽植時,應該保證根系平直,均勻舒展,然后扶正苗木,進行填土壓實固定。需要注意,應該確保苗木的栽植密度,以桉樹自身的長勢確定密度,如果密度過大,會影響光照以及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如果密度過小,則不僅會導致土地的浪費,還會影響造林的經濟效益。桉樹種植密度如圖2所示。
春季種植桉樹后,應盡快進行除草工作。否則芒草高過桉苗就會抑制桉樹的生長。除草通常采用化學除草,考慮到桉樹苗藥害敏感,為做到除草質量保障,可以采取買幾十個塑料桶,每3個工人一組,每組分配10個桶,其中一個人蓋住桉樹,另兩個人噴草。如果芒草剛剛生長,密度較小,也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以桉樹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除草,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除草成本,還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土穩定。

圖2 桉樹種植
桉樹追肥是營林的重要環節。為保證追肥下得夠深,下得均勻,首先選擇林地最偏遠的地方開始,開好夠下一車肥料的坑,生產人員檢查坑打得夠深后便運肥。肥料運至林地后,要求工人先將肥料從山頂開始,沿著種植帶背夠每行肥料之后才開始下肥,檢查每個坑夠肥量便回土蓋實。最后,回收肥料袋子至廠棚,工程結束后驗收數量。以保證從山頂到山腳每棵桉樹夠肥量,防止少下、漏下肥。
在桉樹生長過程中,主要病害包括青枯病、焦枯病和桉樹紅葉枯梢病等,主要蟲害在包括白蟻、桉小卷葉蛾等。針對這些病蟲害,應該改進林地管理,改善其生態環境,盡可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加強檢疫力度,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盡可能將病蟲害消滅在萌芽階段。對于已經發生的病蟲害,則應該做好相應的監測,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消除。
一陣大風,可能就會嚴重影響桉樹林的產量和效益。對此,林場管理人員應該充分重視,不放過能拉起的任何一棵桉樹,吹彎了拉起來,樹木兩個月之后又恢復正常生長,對產量影響不大,不拉則是“廢材”。相關統計顯示,對于各個年齡的桉樹幼樹吹彎拉起成本在5~8元/株,以一畝80株全部被風吹彎計算,拉桉樹費用為600元/畝,拉起桉樹生長影響不大,采伐時也可以賣到3000元/畝,不拉起來也許就賣得1000元/畝,“拉”與“不拉”桉樹效益差別顯而易見。
對于桉樹種植管理技術的探討,有利于提高桉樹成活率以及單位面積產量,提升林農的經濟效益。合理到位的管理,能夠有效節約成本投入,減少病蟲害對于桉樹的影響,實現速生豐產,獲得最大的收益。因此,林業管理部門應該開設相應的技術推廣站,將各種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傳授給林農,使得桉樹造林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張富元.桉樹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2(6):124~125.
[2]張昌仁.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10):391.
[3]梁甫年.廣東桉樹種植管理方式探討[J].吉林農業,2013(8):71~72.
[4]黃錦芬.淺談桉樹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4(2):105~106.
[5]張富元.桉樹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2(6).
[6]徐大平,張寧南.桉樹人工林生態效應研究進度[J].廣西林業科學,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