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中林
(江蘇省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江蘇 南京210000)
環境監測是通過行之有效的監測方法獲取有用的環境信息,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科學技術活動,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礎,是環保執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科學的環境管理工作提供技術和數據的支撐。同時,監測數據和信息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環保部門環境管理的水平和政府環境決策依據的科學準確,也關系到整個社會賴以生存的環境的發展取向。隨著兩高關于污染環境罪解釋的出臺,環保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進一步迫使環境監測的全過程要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各類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分析方法標準,遵守分析監測程序和質量管理要求。做好監測工作的有效手段就是要做好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工作,從而確保環境監測數據更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1]。
質量控制主要包括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和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實驗室內已形成了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方法如密碼樣、平行樣、加標樣、全程序空白樣、試劑空白樣、標準樣品控制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人員比對、期間核查、加標回收率實驗等[2],從而確保實驗室分析數據的精確性。但是對現場采樣中的質量控制工作目前還重視不夠,這也是環境監測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然而現場采樣的誤差可以導致監測結果數量級的差別,例如現場點位布設不合理,采集的樣品不具有代表性和準確性,即使實驗室分析的再精確,也不能真實反應現場的污染情況。
因此現場采樣中的質量控制非常重要,是保證樣品的代表性和準確性的有效措施,而現場采樣工作是一個動態過程,其環境條件較復雜,不可預見性較強,給執行監測技術規范、實施監測技術方案等帶來了許多困難。因此,加強環境監測現場采樣中的質量控制,可以保證獲得可觀公正的監測數據,在新形勢下也是規避監測工作人員法律風險的有效措施。
采樣方案是采樣過程的指導,制定采樣方案前應首先要充分了解采樣的目的和要求,建立監測任務,監測任務一般包括任務來源、聯系人、主要內容、要求完成時間、項目負責人、監測項目等幾項內容,通過監測任務的確定,來合理地布置現場監測任務,能夠使監測工作有效進行,從而一定程度上控制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
其次要通過查找資料和現場調查的方式收集需要的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對資料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制定出全面合理的監測方案。完整的監測方案應包括監測的點位、監測項目、監測的頻次、采樣設備、樣品的保存和運輸、現場采樣記錄以及監督管理方法等內容。另外采樣方案中應將具體監測工作分配到人,從而使每個人在采樣前能夠有的放矢地學習相應的監測規范,從而保證現場采樣的規范性。
采樣人員應按采樣計劃和相關標準要求規范采集水質樣品,使用正確的采樣器和采樣容器,有特殊要求的項目要按相關標準要求單獨采集樣品,同時做好現場測試項目,采集的樣品要用規范的采樣標簽予以標識,需要加固定劑的保存的樣品按要求加入相應的固定劑。監測人員業務素質質量意識責任心是保證監測工作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采樣操作不當導致的樣品誤差是比較常見的監測人員責任心不強的問題。
尤其是在實行績效工資后,監測工作人員的收入大幅降低,從而導致大家工作積極性不強。雖然現在引入了第三方實驗室監測,但是其監測人員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實驗室質控措施目前都已經比較完善,現場采樣有哪些質控措施,只能從平時的工作經驗中總結積累,除了現場空白樣、平行樣的采集外,現場工況的調查、儀器檢定、保存劑添加、低溫保存、現場記錄的完整性等等都可以是現場質控措施的一種,應當把現場采取的質控措施都體現在現場記錄中,而在實際監測中具體采取的質控措施在現場記錄中根本沒有體現,一旦監測數據進入法律程序,很容易使監測單位陷入程序不合法的泥潭中,從而使監測數據失去法律效應,最終導致的是環保公信力的下降。
環境監測采樣過程是一個受個人主觀因素較多的工作,不通過的個人責任心和個人素質,都可能影響采集樣品的代表性和準確性,所以應當完善現場質量控制措施,減少人為因素對監測工作的影響。
工況核查工作是樣品采集前的必要工作,工況核查是為了確保采集樣品的準確性,同時也是為了解污染物排放的規律。尤其是在進行“三同時驗收”時不同的行業對生產工況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火電廠要求生產負荷75%以上,水泥行業要求80%以上等等,多以工況核查工作也是監測人員執行法律要求的標準程序。工況核查的方法有很多種:調查統計法、物料衡算法、額定功率計算法、能量推算法等等,工況核查的方法需要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來總結,從而能夠更加準確地為監測數據服務,也是為生產企業服務。
現場監測人員操作技能的高低、責任心的強弱、工作態度的好壞將會主觀地導致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由于采樣操作不當導致的樣品誤差是比較常見的,監測人員操作不規范或對監測技術、方法規范了解不到位也是帶來結果誤差的最大因素。隨著多元化環境監測體系[3]的引入,監測人員的能力更是層次不齊,這就使得對監測人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監測人員首先應經過培訓,按照《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要求持證上崗。其次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來提升監測人員的技能和責任心。第三應當加強業務的培訓和交流,不能因為監測工作的繁重而疏于對標準規范的學習和交流。
監測數據沒有絕對的準確,某個監測數據只是針對特定的現場情況而言的,而現場環境監測環境是不可逆的,想要重復當時的監測條件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現場監測人員應當盡量詳細的記錄現場情況,通過現場記錄來盡量溯源當時現場情況。另外現場記錄也是檢查現場監測人員操作規范性的一個手段,例如采集化學需氧量時,使用什么樣的容器?有沒有添加保存劑?添加保存劑后有沒有測試pH≤2?樣品有沒有低溫保存等等一些細節性的東西都應該在現場記錄里有所體現。其次現場記錄是最重要的法律依據,也是現場監測最重要的質量控制手段之一。
建立完整的現場采樣質量管理體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現場采樣各個環節制定詳細餓質量監督檢查表,并對每次的現場采樣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做好記錄,將其作為現場采樣記錄的一部分,以保證現場采樣的質量,將監測室的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納入年度考核[5],同時建立監測科室內部的質量例會,定期或不定期就現場監測采樣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操作或影響監測質量的問題進行培訓學習,從而加強現場監測采樣人員的質量意識,保證現場采樣過程的規范性,保障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和準確性。
現場采樣工作是整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始,也是監測工作的基礎和核心,而現場采樣工作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加強現場采樣的質量管理工作,是保證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的前提條件,只有將現場采樣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認真進行,才能從源頭上保障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尤其是在目前多元化監測體系的情況下,環境監測現場采樣中的質量控制就顯得更為重要。
[1]王心芳,尹 改,劉啟鳳,等.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劉開國.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對策和建議[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6):179,188~189.
[3]杭維琦,王合生,張哲海.建立適應環保新形勢下的多元化環境監測體系[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2,24(4):6~8.
[4]聞 欣,王合生,楊麗莉,等.對社會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與環境現場監測活動管理模式的思考[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4,26(3):1~4.
[5]耿勇超.加強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2(23):414,439.